遼寧省本溪市實驗中學 陳素敏
歷史學科是一門智慧的學科,它貫通古今。歷史教學也是一門藝術的教學,它豐富多彩。初中歷史教學不是簡單地向學生傳授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運用歷史的借鑒作用。我們初中歷史教師面對的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在新一輪課改中,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要不斷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文明積淀為人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那么,今天的初中歷史教師如何更新觀念,如何做學生的引路人,肩負起引領中國青少年不斷尋夢的重任呢?
新課程改革的初中歷史課堂,對教師來說,似乎“輕松了”,但實踐證明,教師教學比以前更難了。
首先,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自身知識結構,高屋建瓴,知道自己該教什么。因為初中生,不論其掌握的知識、擁有的經驗,還是其智力水平都很不成熟,需要教師耐心引導和幫助,這就要求教師用心研究符合學情的教學方法,知道自己要教給學生什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認識、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如初中歷史教師要利用有效的教材資源,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歷史,并將愛國情感轉化為學習動力。如學完中國近代史,我引導學生總結分析,中國近代史是怎樣的一段歷史?通過學過的史實,學生異口同聲回答:是一段屈辱的歷史。我接著問:還是一段怎樣的歷史?沉思一會兒后有的學生舉起了手,回答:也是一段抗爭的歷史。我接著問下去:那么從鴉片戰(zhàn)爭到八國聯(lián)軍侵華中國是如何一步步淪陷的?為挽救國家的危亡,一些中國人又是如何開始艱難探索救國之路的?一些以孫中山為首的知識分子發(fā)動了辛亥革命,拉開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序幕,它為什么會失???它給了中國革命一個什么啟示?學生結合課堂學過的歷史知識一步一步分析得很透徹,所以歷史不是死記硬背的,而是用心去感悟。
其次,教師要有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讓學生愛屋及烏,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歷史思維空間。通過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歷史思維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感受,做一位有思想的歷史教師。有思想的歷史課堂應該是靈動的,在思維火花的碰撞中,學生的個性和見解應該得到尊重和張揚。
在歷史教學中“教無定法”,絕不可以千篇一律。學會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做一位教會學生會學習的智慧型教師。
首先采用問題教學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史興趣和求知欲望,強烈的問題意識,是推動個體思維、個體能動的強大動力。我在教學《探險者的夢想》一課時,讓學生探究哥倫布與麥哲倫是強盜還是偉大的探險家,為什么?通過問題意識的引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成就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此時,教師應從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亮點,及時捕捉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并對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給予充分肯定。
其次,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要求學生學會親自繪制圖表、撰寫小論文等。我在教學《探險者的夢想》一課時,就鼓勵學生自制動畫展示四位航海家航行的路線圖。學生通過自制航海路線圖動畫,能更加形象而直觀地了解新航路開辟的經過(如出發(fā)地、代表哪個國家、航行時間、到達地、航行路線等),學生興趣來了,積極性高了,不用背,通過動手親自制作一下就記住了很多歷史知識。
我認為一節(jié)好的歷史課必須是學生身心愉悅、情緒高昂,師生互動和諧得當,教師在課堂上必須是情緒飽滿,有激情。那么,教師如何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如何做一位有激情的歷史教師呢?
首先,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有位教師告訴我:“課堂教學中,當我的心與學生的心融在了一起,教學肯定成功!”我也有同感,一節(jié)課當我的心與學生的心融在一起時,總會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如學習《鴉片戰(zhàn)爭的烽煙》這節(jié)課時,精心截取電影《林則徐》《鴉片戰(zhàn)爭》等經典片段,將學生帶到一個清政府腐敗落后、列強恃強凌弱的情境中,通過對史實的情境感受,經過學生探究分析,得出“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的結論。比教師自己說出結論,讓學生記住效果好得多。因為這節(jié)課教師激情滿懷學生情緒高漲。
其次,對于教師來說,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接受“自己”永遠是教師的事實,能夠在教學中、課堂上去獲得樂趣,請記住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闭嬲\地愛這一行,才能在課堂上激情無限。師生之間在課堂的活動,不應該是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而應是民主的、平等的、和諧的、愉快的、互動的。因為教師尊重了學生的人格和權利,也就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另外,還要做一位與時俱進會享受幸福教育的教師,教師應該是教育的享受者,享受著教育成功的愉悅與幸福,跟學生一起演繹歷史課堂的幸福。
以上是我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實踐中一點體會,歷史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知識掌握程度,都與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密不可分。必須轉變角色,做一位有思想、有智慧、有激情、會享受幸福教育的歷史教師。只有這樣我們歷史教師才能肩負起引領中國青少年不斷尋夢的重任,做學生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