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小學 何 祎
持一顆童心,與孩子同在
——記 “故事爸媽進課堂”活動
◆湖北省武漢小學 何 祎
閱讀是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方式?!肮适掳謰屵M課堂”的活動實踐,通過與家長的通力協(xié)作,形成活動模式;引領(lǐng)輻射,營造整個學校的共讀環(huán)境;拓展外延,豐富閱讀生活;實施閱讀課程,促進學生發(fā)展。
閱讀;“故事爸媽進課堂”活動
說到“故事爸媽進課堂”活動,可以從一封信開始說起。這是一封家長的感謝信:
轉(zhuǎn)眼間一年多過去了,這段日子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因為有了故事爸媽而變得更為豐富和多彩。 ‘故事爸媽進課堂’活動一開始,也許很多家長不理解,覺得我們花時間、花精力做這件事,大約是有所圖。但圖的是什么,恐怕又說不出來。我們只是隱隱約約知道,孩子的閱讀很重要,積累到一定的量,就可以顯現(xiàn)出非凡的質(zhì)。但是,慢慢地,參與到其中,我們做這樣一件事情的目的越來越明晰:那就是給自己的孩子做表率。我們都希望孩子有寬闊的胸懷,懂得去關(guān)心別人。我們正在做的事,正是在教他們?nèi)绾蚊鎸ι?、理解社會,讓他們知道一個人活著不僅是為了自己。因為我們到班上來講故事,因為有這樣一個家長,我們孩子的內(nèi)心應(yīng)該是感到自豪的。再則,我們在給班上的孩子講故事的過程中,自己也獲得了很多快樂。每當孩子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哈哈大笑時,每當他們睜大了眼睛、伸長了脖子、貪婪地盯著我們手中的書時,我想,每一位 ‘故事爸媽’都會特別開心,我們帶給了孩子們快樂,自己也得到了快樂。相信故事里爸媽們的名字,將和那些美妙的故事一起被孩子們記在心間!這個活動開展之后,孩子們的表現(xiàn)有目共睹,讀書聽故事時的投入與專注,課堂上獨到的見解,率性的表達,各種競賽獲獎碩果累累,日常生活中孩子們表現(xiàn)出來的寬容、禮讓、涵養(yǎng),這不正是讀書活動帶給他們的進步與成長嗎?我們班是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班上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凝聚著所有老師和全班家長的心血。感謝何老師精心的組織和安排,感謝所有故事爸媽對班級活動的熱心和支持。我以身在這個溫暖的集體為榮,也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去關(guān)注孩子的成長,我們的孩子一定可以走得更遠,走得更穩(wěn)。
這位家長的話也是筆者的心聲?!肮适掳謰屵M課堂”這幾個字,早在三年半以前就和筆者及筆者的學生聯(lián)系在了一起,融入了現(xiàn)在乃至將來筆者所有的教育生命之中。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①孩子受益,精神生活得到豐富,語文素養(yǎng)得以提高;②家長受益,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和孩子共同成長;③教師受益,活動很好地推動了語文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④班級受益,活動凝聚了班級人心,把學生、家長、老師團結(jié)成了一個真正的整體,心往一塊兒想,勁兒往一處使。所以,我們堅持了下來,將它開展得有聲有色。
筆者班上的家長層次是很高的,更關(guān)鍵的是,家長有心為孩子、為班級出力。所以,利用好了家長資源,班級工作事半功倍?!肮适掳謰屵M課堂”活動的提議來源于一位家長的建議。這位家長也是小學教育工作者,經(jīng)常有機會見識全國各地的教育。有一次,她外出參加一個全國性的小學生閱讀推廣活動,回來后,我倆專門見面就這個問題進行商討,并決定效仿外面比較成熟的“故事爸媽”的模式,在班上進行實驗。接下來,我們吸納了班上另外一名也曾經(jīng)當過小學語文老師、現(xiàn)在全職的媽媽,組成了一個工作組。這位全職媽媽負責組織管理工作,如:統(tǒng)計成員、排課表、家長來校的協(xié)調(diào)工作等;提議的那位家長主要負責選故事,安排內(nèi)容;筆者就負責家長來校的接待工作和班級的組織工作。首先,我們在班級QQ群上發(fā)布活動通知,征集家長志愿者當“故事爸媽”,家長反應(yīng)熱烈,短短兩天報名近二十人。雖然都是不同職業(yè)、不同特點的家長,但對孩子們來說,他們都只有一個身份——“故事爸媽”。接著,“故事爸媽”開始進入課堂。講故事時間定在中午1:00—1:30之間,主要講繪本故事,用了幾個月的時間,講了近百個。同時,涉足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講完了《三國演義》 《水滸傳》,而后是歷史叢書《吳姐姐講歷史故事》。
班上開展的此項活動得到了同年級組老師的關(guān)注和欣賞,他們紛紛表達出也想在自己班級中開展的這個活動的意愿,筆者毫無保留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體會、感受,希望所有的語文教師都能在工作中找到屬于學生的路,能夠讓語文之路越走越寬。
在集體備課時,筆者分享了“故事爸媽進課堂”活動的感受,并提出可以在年級中推廣此項活動。這一提議立刻引起了組里老師的興趣,大家都覺得,這個活動是豐富學生語文學習、加強課外閱讀的一個非常好的載體,大家一起商議了活動的組織形式、時間安排及其他各方面的事宜,并舉行了“年級課外閱讀推廣活動暨‘故事爸媽進課堂’活動”啟動儀式。在啟動儀式上,請來了各班的“故事爸媽”代表,共同聽取了一節(jié)“故事爸媽講故事”示范課,講課的是筆者班上的媽媽代表,她有豐富的講臺經(jīng)驗和較高的講故事水平。她講的故事是《兩棵樹》,學生聽得如癡如醉,家長們也被故事的講述吸引其中,接著,老師代表給家長頒發(fā)了“聘書”,聘請她為班級“故事媽媽”,以便激發(fā)家長們參與活動的熱情。啟動儀式后,各班家長就開始在各班開展活動了,由一個帶多個,以內(nèi)行帶外行,慢慢鋪開了活動面。在學校讀書節(jié)活動中,老師們利用一個班會課時間,各班開展了“故事爸媽進課堂”活動,選出家長代表,在學術(shù)報告廳舉行了一次全年級的“故事爸媽進課堂”活動,為全年級孩子呈現(xiàn)了一次經(jīng)典故事的盛宴。
“故事爸媽進課堂”活動只是一個載體,承載的是孩子們課外閱讀的豐富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所以,以這個活動為核心,我們不斷擴大它的外延,讓讀書活動飽滿起來。比如:
舞臺劇表演。隨著聽“故事爸媽”講的故事越來越多,元旦聯(lián)歡會時,孩子們把這些故事搬上舞臺,自由組合表演自己喜歡的課本劇。從準備到最后表演,全部是學生自己完成的,共演出了12出劇目:繪本故事《我們是一家》,經(jīng)典童話《小紅帽》,迪士尼成長故事《小熊維尼》,歷史劇《荊軻刺秦王》,老劇新說《新女媧補天》,等等。作為演員中的佼佼者,學生張樂添還榮登了琴臺大劇院,與“新月姐姐”及別的小演員一起演出了繪本劇《就做你自己》;參加武昌區(qū)“蒲公英閱讀小鎮(zhèn)嘉年華”活動,讀中玩,玩中讀,快樂閱讀;參加著名作家董宏猷、楊紅櫻簽售會,與知名作家面對面交流,近距離接觸;連線電臺“新月姐姐讀書會”,講故事、談感想、交流讀書感受;學生張悅晨和媽媽作為代表參與校會,國旗下講話,向全校師生發(fā)出熱愛讀書的倡議;“親子講堂”活動中,孩子和“故事爸媽”一起講故事,增進了親子感情;參加學?!敖?jīng)典誦讀”活動,用特別的形式展示古詩詞的誦讀成果;參加“好書漂流”活動,同學間相互推薦,共同閱讀,書籍成為溝通彼此的橋梁。組織班級“讀書會”,每每聽了一個好聽的故事,讀了一本有益的書,學生總是有許多話想說,班級給學生們提供了暢所欲言的舞臺。
班級里有“丫丫伢伢活動社”,有自己的??堆狙矩筘笤聢蟆?,這是一份屬于學生自己的報紙,以幾人小組為單位辦,刊登每個人的最佳作文,然后張貼出來,集體評議。這對于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打消寫作顧慮非常有好處。
還有家長會上的經(jīng)驗交流,親子閱讀專訪。
隨著活動的開展,筆者已經(jīng)不滿足于把這個活動僅僅當活動來做了。作為一名有思考的教師,筆者在考慮把活動做成課程。其實,開展這個活動的過程中的一些做法,本身就具有了課程的性質(zhì)和特點。比如:從讀書內(nèi)容上來看,首先講的是繪本故事,然后講名著故事,再到講系列叢書。在繪本故事里,也嘗試做了專題故事研究,比如在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了一套《中國百年經(jīng)典童書》,將中國的名家名篇改編成淺顯的繪本,于是就選擇了一套魯迅先生的文章:《百草園》《三味書屋》 《社戲》 《故鄉(xiāng)》,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春》 《荷塘月色》。同時還邀請了班上在科學、歷史方面擅長的爸爸,講科學系列故事和中國歷史典故故事。在年級活動時,講的是“與大師相遇”系列——《蘋果的引力——牛頓》 《真理的追求者——蘇格拉底》 《太平洋之王——庫克船長》的故事。古典名著選擇適合孩子的版本,分章節(jié)講,活動內(nèi)容的安排是有選擇性和序列性的。
從讀書形式上來看,基本上采用的是家長講,孩子聽,中間還有互動提問、回答、交流。家長講故事都會做課件,對于古典名著中的語言還會隨機做解釋。很令人欣喜的是,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家長們講課水平越來越高了,越來越對學生“胃口”了,家長講得妙趣橫生,學生聽得津津有味。
真正把課外閱讀做成課程的標志是筆者上的一節(jié)閱讀推薦課《一百條裙子》。這節(jié)課倡導和追求的是“從容、簡約、真趣、至柔、澄明”的“童年悅讀課堂”。該課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如下,首先,由教師簡單講述故事第一章的內(nèi)容,然后,由“故事媽媽”代表為孩子們讀第二章內(nèi)容,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繼續(xù)往下讀故事的欲望。接著,學生分成7個組,每組同學在一名“故事媽媽”或老師的帶領(lǐng)下,共讀一個章節(jié)內(nèi)容,最后,全班分享閱讀感受。到這個時候,大家可以看到,“故事爸媽進課堂”活動已經(jīng)開始向課程化方向發(fā)展了。
活動開展到今天,筆者班上孩子的現(xiàn)實狀況是怎樣的呢?從某個方面來講,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可以檢驗開展活動的成效。關(guān)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在《一百條裙子》推薦課上,孩子有這樣體會:
窮人家的孩子旺達總是遭到瑪?shù)侔:团彗鞯某靶?,可是當她搬家離開此地后,瑪?shù)侔:团彗鲄s又心情低落,想把旺達找回來。某同學說:“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故事里說到窮人家善良的孩子旺達額頭上總是油光光的發(fā)亮,幾個同學們糾結(jié)了幾次這個問題,后來某同學說:“我能解釋這個問題,我覺得這是她的心靈散發(fā)出來的光亮!”
在讀到佩琪和瑪?shù)侔3靶ν_時,一同學提出了,人應(yīng)該學會換位思考,假設(shè)自己是對方,就不應(yīng)該這樣做。
老師讓孩子們自由表達對3個人物的看法,一同學說:“我覺得我還有點矛盾,雖然佩琪不該嘲笑旺達,可是我還是蠻喜歡她的,女孩子就是這樣的,在有些方面就是喜歡比別人強,她是一個真正的女孩兒,我有時候就有這樣的心理。”這個同學絲毫沒有因為是在公開課的課堂上而說出違心的話。
還有同學說:“我覺得物質(zhì)富有的人未必精神就高貴,而恰恰是有些貧窮的人擁有高貴的心靈?!?/p>
四年級的孩子??!他們感性地認識故事中的人物,理性地分析人物性格、心理,率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打動了聽課的老師。當然,筆者也經(jīng)常這樣被打動。在這堂課后的評課環(huán)節(jié)中,筆者說了這樣的話:“我很愿意成為學生的“俘虜”,被學生牽著走,我更享受我的語文課堂?!?/p>
開展這個活動對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幫助就更不言而喻了。四年級參加武昌區(qū)讀書知識競賽,我班16人獲獎,年級選送21人參加武漢市的競賽,我班占11人,并且全部獲獎。這幾年的“楚才杯”作文競賽,我班成績均不錯,六年級的比賽中,全班有15人獲獎,占班級參賽人數(shù)的三分之一,其中一等獎6人,這樣的成績在武漢市名列前茅。這幾年的每一次期末考試,我班語文成績在年級都是處于領(lǐng)先水平。
這個活動還讓一些語言能力強、文史知識豐富的學生脫穎而出,我班劉浚哲、徐哲桐作為學?!皩W生講堂”的主講人,為低年級學生主講中國歷史;學生楊思婧、張悅晨、劉小茹等自己設(shè)計制作的原創(chuàng)書在區(qū)比賽中獲獎;學生萬君儀獲區(qū)“讀書小明星”稱號……正是因為有著濃郁的閱讀氛圍和這樣一群愛閱讀的孩子,我們班多次被評為“書香班級”。
筆者認為,史翠克蘭·吉利蘭在《閱讀的媽媽》一書中的話可以作為對活動最好的闡釋: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
一箱箱的珠寶和一柜柜的黃金。
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筆者將借著“故事爸媽進課堂”活動這股和煦的風,把學生課外閱讀繼續(xù)進行下去,努力做孩子閱讀的點燈人,持一顆童心,與孩子同在。
(編輯:劉金華)
何祎,湖北省武漢小學教師。
G623.2
A
1671-0568(2015)34-00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