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錚
?
微博對我國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
文/胡錚
摘要:微博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文章分析了微博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積極影響和負面影響。認為應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切實發(fā)揮微博的積極作用,防止其負面影響的產(chǎn)生,提出了包括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觀念等內容的對應措施,以期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學生的教育和引導作用得到真正的實現(xiàn)。
關鍵詞:微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對策略
1、增進了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了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微博聆聽學生的心聲,關注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的想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學生可以隨時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溝通,大膽放松地表達現(xiàn)實中不敢、不便或不易說出的話。
同學之間通過微博進行學習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加強溝通、增進交往;教師與學生可以借助微博更加平等自然的交流,擺脫了抵制、負面、被動的心理,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增進師生關系。
2、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目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傳統(tǒng),教學形式單一,效果不明顯。伴隨著計算機網(wǎng)絡的普及,微博在近些年來的興起給我國的思想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希望與生機。
微博雖篇幅不長,卻方便傳播,吸引力強,具有及時、圖文并茂的特色,而且還可以借助聲音、視頻等方式傳達,這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3、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微博具有方便、高效、及時等優(yōu)勢,學生可以通過微博把發(fā)生在身邊的事情分享給他人,教師可以在微博平臺里及時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關注學生的變化,據(jù)此采取有針對性地教育。
此外,學校通過建立微博平臺,發(fā)布各種消息,高校學生也可以通過微博,及時了解學校的相關信息和關注學校動態(tài)。微博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辟了新的渠道,切實地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1]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導性和權威性受到挑戰(zhàn)
教師和學校一直處于學生教育的中心地位。微博作為一種公共平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主導話語權,這就使得教師和學校由以往的中心主導者變?yōu)榕c學生平等的參與者,教師的權威性得到某種程度的削弱。
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低,無法順應網(wǎng)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趨勢,喪失了在微博等平臺下對學生的關注和控制力。要求教育者不斷提升接受新鮮事物和網(wǎng)絡技術的能力,掌握網(wǎng)絡信息技術和運用微博的能力。
2、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
微博作為一種承載網(wǎng)絡信息的新興的、開放的傳播平臺,人們可以在這個空間中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自由的表達情感和情緒,甚至可能發(fā)表一些不恰當言論,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
網(wǎng)絡中不實或垃圾信息橫行,微博內容良莠不齊、真假難辨,對高校學生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和錯誤的引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難以對學生進行高效地監(jiān)督和引導,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了許多問題。
3、沖擊了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傳統(tǒng)的高校教育方式主要是灌輸和說教,教育場所一般局限于教室,教育載體主要包括班會、學生組織、校園廣播和報紙等。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
微博將學生的互動平臺逐步擴大,學生的思維方式、接受信息的方式都在逐步發(fā)生改變。學生開始質疑課堂中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傳統(tǒng)的講座與聽報告等教育活動會使學生反感甚至抵觸。
1、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平臺
高校應開通學校官方微博,加強師生交流互動,改善學校管理。通過微博及時發(fā)布信息,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通微博通過微博與學生交流,關注學生思想動態(tài),平等親切交流,使雙方由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可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2、建立健全監(jiān)管體系,加強對學生的監(jiān)督與引導
微博的興起弱化了高校對大學生的管控力,為了充分發(fā)揮微博對于輿論傳播的積極作用[2],“高校應當建立健全網(wǎng)絡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包括網(wǎng)絡信息發(fā)布、審查、監(jiān)管制度;健全高校網(wǎng)絡輿情預警制度、應急預案和干預措施;健全校園輿情管理的問責機制和快速反應機制等,從各個層面進行約束和規(guī)范”。[3]
3、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觀念
思想政治教育觀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針、靈魂與核心。[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視微博,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觀念,融合微博這一新興互動平臺,充分發(fā)揮其傳播優(yōu)勢。還需全面客觀的認識微博,正確恰當?shù)睦梦⒉?,發(fā)揮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功能。
諸如微博等一大批網(wǎng)絡新興傳播媒介或互動平臺的產(chǎn)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順應時代潮流,改變教育理念,豐富教育內容,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發(fā)揮微博的積極作用,讓微博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真正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學生的教育和引導作用。
(作者單位: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丁媛媛.基于微博傳播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報,2012,04: 149-150.
[2]李明珠.微博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 3) : 144-146.
[3]郭紅明,王永燦.微博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zhàn)及應對策略[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3 ( 1) : 100-103.
[4]楊嶺.微博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紡織教育,2012,( 27) : 105-107.
作者簡介:胡錚( 1993-),女,山東泰安人,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 ( 2015) 08-00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