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華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7-0109-02
新課改倡導的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只要教師不主觀,以學情為主導,以教師為助推,用學生的思維主導教學,用教師的思維引導學生,學生思維活躍了,也就彰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放低姿態(tài),和學生一起學習,準確地了解、估計學情,創(chuàng)造思維訓練的機會
某次上《種樹郭橐駝傳》前,為了準確估計學生初讀的收獲和困難,我拋開注釋讀原文,讀了兩遍,設(shè)置了幾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
郭橐駝故鄉(xiāng)的人們都爭著干什么?(在哪里買?生意如何?原因?)——種樹 郭橐駝 很好 他的樹苗容易種活
疏通文意后我才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會誤導學生。原來是我把“凡長安富豪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相取養(yǎng)”錯誤地理解為“郭橐駝的故鄉(xiāng)人(富豪及賣果者)都爭著買郭橐駝的樹苗”。老師出錯的地方就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我把問題改為:
“凡長安富豪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相取養(yǎng)”一句中誰“爭相取養(yǎng)”誰?目的?——“富豪人及賣果者爭相取養(yǎng)” 郭橐駝 讓他幫忙管理果園 富豪為了觀賞游玩 賣果者為了賣果營利
吃透文本后備課,很容易拔高學生的能力,設(shè)置的問題偏難,教師引導的辛苦,還覺得學生啟而不發(fā)。這樣一來,教師和學生的注意力都凝聚到問題的正確與否上,而忽略了的思維活動,這樣的教學只關(guān)注知識而忽略思維訓練。
我認為,要準確地了解學情,更好地預設(shè)思維引導的方向和方法,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放低姿態(tài),用學生的方式和思維零教參地學習文本,考考自己讀第一遍、第二遍能獲得什么信息,會遇到什么困難;
第二,用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和收獲預設(shè)學情,有針對性地點撥引導。
放低姿態(tài),和學生同步學習,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預測學情,設(shè)置的問題既有引導作用,又不至讓學生產(chǎn)生畏難情緒,還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思維。
二、用夸張的鼓勵和夸獎幫學生樹立即時思維,踴躍展示的自信,激發(fā)學生的膽識和思維
我在同課異構(gòu)實踐中發(fā)現(xiàn),沒有注釋,沒有譯文,沒有課前準備,要求學生課堂上即時學習,即興思考,即時展示時,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而有課本,有注釋,有充分地自主學習時間時,學生在展示反饋課上的積極性明顯高漲。原來,在學生的意識里,能展示都是有充分準備的,展示出來的都應該是正確的或者基本都是正確的,這樣他們覺得安全、自信。我要給學生樹立一種意識——準備不充分也可以展示,即興思考,即時展示才是訓練思維的最好方式。有注釋有準備的展示只是知識的重復,記憶力的考察,沒有思維的訓練,課堂生成才是思維訓練的最好方式,我從兩方面來改變學生的認識。
第一,幫助學生樹立即興思考、即時展示的自信
我告訴學生:大家都知道,高考不會考課本上的死知識,靈活的考試考的是能力。課堂沒有演練,人生也沒有演練。人生中,大多事都是在我們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就開始了,所以說,你們需要的是一種正確思維的能力而不是正確的知識,思維能力的訓練才利于你們?nèi)松拈L遠發(fā)展。
第二,適時地鼓勵,激發(fā)學生的膽識和熱情
在學生想展示又猶豫膽怯時,我用鼓勵的話推學生一把,消除學生準備不充分、不確定展示是否正確的顧慮,給學生展示的安全感和信心;學生展示時,我善于撲捉閃光點,不吝嗇我的夸獎,帶有激情的語言、夸張的語調(diào)和鼓動性的掌聲都能激發(fā)學生的膽識和思維;當學生見解獨到,超出我的預設(shè)時,我不用疑問的語氣問:“是這樣嗎?”這樣會把學生嚇得不敢說,我用帶著吃驚的、意外的、期待的口吻問:“你為什么這么認為呢?”學生從我的語氣和語調(diào)里獲得了鼓勵,他們思考地更積極了,思維也就更活躍了。
隨著我的努力,學生的展示更積極了,課堂生成的內(nèi)容也多了。有時候?qū)W生說的并不一定很有道理,但是我覺得,學生動腦了,思考了,有了思維訓練才是最重要的。
三、帶著問題的朗讀才能以讀促悟,才能激活思維,引導思維
曾經(jīng)上《齊人有一妻一妾》時,課堂氣氛很好,學生展示積極踴躍,但是出現(xiàn)了讓人意外的問題:初讀三遍后,學生概括的故事情節(jié)完全偏離了文本。很多學生不知道齊人最后到底去哪里了,去干什么,甚至有學生認為齊人是一個體恤妻妾、值得托付終身的人。通過回看課堂實錄,我找到了原因:沒有目標的反復朗讀只是重復,沒有思維活動,也就不能實現(xiàn)“以讀促悟”。上課時,我看似給了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自由讀、單獨展示、齊讀,但我沒有引導學生在朗讀時思考什么,每讀一遍沒有明確的目標。學生只關(guān)注讀通了沒有,讀準了沒有,讀完了沒有,而沒有思考讀到了哪些信息。學生讀的自主,但是沒有思維的自主是無效的。因此我認為,帶著問題的朗讀才能以讀促悟,才能激活思維,引導思維。
四、認真、虛心傾聽,積極思考、判斷、質(zhì)疑、點評,才能獲得思維的發(fā)展
課堂上,學生積極提問、踴躍答疑,但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前面同學展示解答過的問題,后面依然有同學重復提問。通過課堂觀察,我發(fā)現(xiàn),學生都急于表現(xiàn),急于提問,急于展示,關(guān)注點都在自己的問題或解答上,忽略了傾聽,忽略了對同學展示內(nèi)容的思考和判斷。這樣展示的積極性不但不能提高課堂效率,反倒會降低課堂效率。我認為,既要有積極展示的習慣,更要有認真、虛心傾聽的習慣,思考、判斷、質(zhì)疑、點評的習慣,這樣學生才能獲得思維的長遠發(fā)展。
教育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目標,思維導學才是真正符合當前能力培養(yǎng)的教育。因此無論是哪種課堂模式,都應該以思維訓練為導向。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思維導學,以訓練學生思維為依托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