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雄 董 杰 張 旭
遼寧省大連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內科部,遼寧 大連 116000
高血壓多發(fā)生于中老年人,是嚴重的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已逾2億,占所有心腦血管患者30%~40%,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1-4],并給人類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可引發(fā)心肌梗死、腦卒中以及腎衰竭等極其嚴重的并發(fā)癥,與高血壓高發(fā)病率、高病死率以及高致殘率相對應的卻是低知曉率、低治療率和低達標率[5-6]。流行病調查顯示,我國大陸老年高血壓患病率達40%~60%,是一個極大發(fā)病群體,因此高血壓預防應積極前移,要將血壓控制在 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并無新增危險因素,因此對高血壓老年人群社區(qū)護理干預十分必要,防治工作極為迫切,已成為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護理研究的重點[7-9]。本研究通過對100例高血壓實施社區(qū)護理干預,經過1年觀察取得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2年3月~2014年1月大連市某社區(qū)轄區(qū)內65歲以上老年人確定高血壓779例,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選擇100例高血壓患者,男45例,女55例,年齡 65~85 歲,平均(62.15±13.07)歲,高血壓病程1~15 年,平均(9.56±6.12)年,臨床診斷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本)》,在未使用高血壓藥物的安靜狀態(tài)下,收縮壓≥140 mm Hg和舒張壓≥90 mm Hg單列為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選擇非同日的3次血壓平均值,其中高血壓Ⅰ期為140~<160 mm Hg/90~<100 mm Hg Ⅱ期為 160~<180 mm Hg/100~<110 mm Hg,Ⅲ期為 180/110 mm Hg[10]。排除標準:①急慢性疾病、自身免疫炎性疾病、惡性腫瘤、嚴重心腦血管和肝腎臟疾病等老年患者。②認識和語言障礙,不能配合本研究,無法堅持1年的老年患者。③進行其他護理干預老年患者。
分別成立高血壓慢病防治干預小組和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小組,干預組以醫(yī)護人員為主體,全科醫(yī)生3名,全科護士6名,居委會專干1名,負責高血壓常規(guī)管理,一級管理至少3個月隨訪1次,二級管理至少2個月隨訪1次,三級管理至少1個月隨訪1次。對高血壓Ⅰ級,無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低危高血壓患者,至少3個月隨訪1次,了解血壓控制情況,針對患者存在危險因素,采取非藥物治療為主的健康處方,當單純非藥物治療6~12個月效果不佳時,增加藥物治療,根據(jù)病情調節(jié)治療方案。對高血壓Ⅰ~Ⅱ級同時有1~2個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中危高血壓患者,至少2個月隨診1次,了解血壓控制情況,針對患者存在的危險因素采取非藥物治療為主的健康教育處方,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當單純非藥物治療3~6個月效果不佳時,增加藥物治療,并評價藥物治療效果。對高血壓Ⅲ級或合并3個以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或合并靶器管損害或糖尿病或并存臨床情況者,高危和很高危高血壓患者,至少1個月隨訪1次,及時發(fā)現(xiàn)高血壓危象,了解血壓控制水平,加強規(guī)范降壓治療,強調按時服藥,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發(fā)展和藥物治療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向患者提出靶器管損害的預警與評價,督促患者到醫(yī)院進一步治療。自我管理組以患者為主體,患者10~15例,健康志愿者1名,指導醫(yī)師1名,居委會書記擔任小組長,定期組織開展活動,中心醫(yī)生授課及現(xiàn)場指導,每月1次小組活動,幫助患者制訂自我管理計劃評價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包括對高血壓防治知識、技能的了解情況。培訓患者自我監(jiān)測血壓的能力及自我評估的能力,患者對藥物作用及副作用的了解,患者對藥物治療的依從性,防治管理依從性,掌握行為矯正的基本技能,合理膳食,適量體力活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嚴格控制食鹽等技能,使患者樹立對高血壓可防可治的信念和信心?;颊呋ハ嘟涣髯襻t(yī)行為,根據(jù)患者血壓、血脂、血糖、體重指數(shù)等,醫(yī)生給予指導,一對一進行診斷和建議,提高患者治療和隨診管理依從性能力,開展多類健康促進活動,完成患者全年血壓控制情況。
對100例患者除了接受門診治療基礎上再實施社區(qū)護理干預,由干預小組成員定期組織健康教育,家庭訪視,通過評估,進行動態(tài)觀察并制訂個體化干預措施。具體干預如下:
1.3.1 心理干預 由于高血壓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病期較長,長期服藥患者出現(xiàn)厭煩、焦慮情緒,由于老年人社會因素具有特殊性,受到空巢、獨居因素的影響,其社會支持情況會顯著低于正常老年人,且依從性低,易產生消極悲觀的心理情緒反應,使血壓升高,加重病情[11]。通過采用心理支持和放松療法、興趣培養(yǎng)、音樂治療以及催眠暗示等方式緩解患者緊張的情緒[12],消除焦慮或減輕精神壓力,指導自我放松或取得家屬的配合,保持平穩(wěn)心理。在社區(qū)全科醫(y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現(xiàn)有疾病,如高脂血癥、肥胖癥,緩解高血壓患者情緒和精神壓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來改善效果。由社區(qū)護士每月組織1次心理疏導課,時間40 min,集中講解和個別溝通相結合,對年老體弱患者入戶面對面講解,幫助患者消除孤獨、抑郁、絕望緊張的心理,并給予針對性的心理指導和心理護理,通過改變患者認知來達到改變行為的一種心理干預方法,可以幫助患者糾正不良行為,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自我控制[13-14]。
1.3.2 合理膳食 由全科醫(yī)生和護士每周進行家庭訪視,推廣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根據(jù)患者病情和個人特點,制訂個體化膳食處方,采用少量多餐的清淡飲食,合理搭配膳食,每餐熱量分配碳水化合物60%~70%,脂肪20%~25%,蛋白質10%~15%,每天所選食物粗細搭配,多樣混食,選擇優(yōu)質蛋白,低鹽低脂飲食,定期發(fā)放控鹽勺(2 g/勺),指導患者一日不超過3勺,即6 g;控油勺(10 g/勺),一日不超過 2.5 勺,即 25 g[15]。1.3.3運動干預 高血壓患者,根據(jù)患者個體化的運動處方,選擇適宜的運動形式、運動的頻率和持續(xù)時間,循序漸進,并提出注意事項,防止運動損傷和意外。指導患者根據(jù)年齡、生活習慣、心臟功能、血壓水平及狀態(tài)等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有氧活動,最好在飯后2 h開始運動,運動強度因人而異,運動強度指標為運動時,最大心率達到170-年齡次/min,頻率一般每周 3~5 次,30~60 min/次[16]。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劇烈運動。
1.3.4 戒煙限酒 吸煙飲酒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吸煙可以加速動脈硬化。有文獻表明[17],吸煙2支10 min由于腎上腺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增加,引起心率加快,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飲酒30 mL/d,其收縮壓可增加4 mm Hg,舒張壓可增加2 mm Hg[17],向患者講解煙酒對身體危害,鼓勵患者戒煙戒酒。
1.3.5 隨訪管理 制訂具體實施計劃,通過家庭訪視、電話隨訪、信函通知和門診隨訪等方式,指導患者采取非藥物治療的各項措施,提醒下次隨訪時間,了解患者在干預期間合理膳食、體力活動、控制體重、戒煙限酒等執(zhí)行情況,隨時調整和改進個體干預方案每日血壓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規(guī)范記錄在“健康檔案隨診記錄”中,每季度行為因素評估分析結果記錄在“健康評估表”中,每半年進行1次高血壓知識和生活方式調查,并進行年度健康體檢及健康評估并簽訂“家庭醫(yī)生保健合同”,所有資料及時進行分析反饋,不斷調整干預措施。
1.3.6 健康教育 通過宣傳欄、發(fā)放防治手冊、播放錄像、義診、家訪、電話隨訪等式進行社區(qū)糖尿病知識等教育,全科醫(yī)生護士一對一,實施個別教育和集體教育相結合方式,幫助高血壓患者理解疾病相關知識及監(jiān)測血壓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等,每月組織1次采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講解,觀看錄像并進行實際操作訓練,針對患者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危險因素,開展健康指導及護理干預,指導患者正確地進行自我評估,避免誘發(fā)因素,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
1.3.7 服藥及自我檢測干預 良好的用藥依從性及自我檢測血壓是有效控制血壓,減少或延緩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關鍵。2~4次/月家庭訪視,并指導患者依據(jù)血壓水平,隨時調整飲食、運動及藥物治療和判斷療效。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測血壓的操作培訓,協(xié)助制訂家庭血壓測定記錄表,定時檢測血壓并作好記錄。
1.3.8 控制體重 最好控制在正常范圍以內(18.5 kg/m2≤體重指數(shù)<24.0 kg/m2),每日控制總熱量,男性每日攝入量應控制在 1100~1400 kcal,女性 1000~1200 kcal[18]。
1.4.1 一般情況變化 患者干預前后的高血壓知曉率、良好的生活方式、自我檢測血壓、合理膳食、遵醫(yī)行為、心理平衡等。
1.4.2 體檢指標變化 血壓、血脂、血糖、體重指數(shù)。
1.4.3 血壓控制效果評估 每年對患者進行血壓控制評估。按照患者全年血壓控制情況,分為優(yōu)良、尚可、不良3個等級。優(yōu)良:全年有3/4以上時間記錄在140/90 mm Hg 以下(>9 個月);尚可:全年有 1/2~<3/4時間記錄在140/90 mm Hg以下(6~9個月);不良:全年有1/2以下時間記錄在140/90 mm Hg及以下(<6個月)。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7.0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高血壓患者干預后高血壓知曉、健康的生活方式、自我檢測血壓、合理膳食、遵醫(yī)行為、心理平衡等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干預前,差異均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 1。
表1 干預前后高血壓患者一般情況比較[n(%)]
高血壓患者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體重指數(shù)、三酰甘油、總膽固醇、血糖均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高血壓患者干預后各項指標控制比例明顯高于干預前,差異均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2 干預前后患者血壓及其指標的比較()
表2 干預前后患者血壓及其指標的比較()
注:1 mm Hg=0.133 kPa
時間 例數(shù) 三酰甘油(mmol/L) 總膽固醇(mmol/L) 血糖(mmol/L) 收縮壓(mm Hg) 舒張壓(mm Hg) 體重指數(shù)(kg/m2)干預前干預后t值P值1001001.45±0.691.33±0.360.958<0.055.16±1.104.18±0.782.047<0.056.73±2.166.15±1.708.911<0.05164.00±13.42139.00±9.6918.705<0.0589.49±9.3483.50±8.788.147<0.0526.11±3.7224.52±3.707.806<0.05
表3 干預前后高血壓患者指標控制情況比較[n(%)]
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控制效果評估顯示,優(yōu)良、尚可比例均明顯上升,不良比例明顯降低,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Z=10.264,P<0.01)。見表 4。
表4 干預前后高血壓防治知識的控制率比較[n(%)]
高血壓為臨床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疾病的發(fā)展與患者生活方式關系密切,通過實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預、飲食干預、運動干預、治療藥物等相結合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患者學習和掌握高血壓知識及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高,能夠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主動定期隨診和復查,增強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本研究干預后高血壓知曉、健康的生活方式、自我檢測血壓、合理膳食、遵醫(yī)行為、心理平衡等均明顯優(yōu)于干預前(P<0.01),說明社區(qū)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生存質量,與黃彥等[19]研究結果一致。
社區(qū)護理干預可以提高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影響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對社區(qū)高血壓實施護理干預后,患者從心理因素、飲食指導、運動、血糖自我監(jiān)測和服藥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明顯提高,本研究高血壓患者干預后三酰甘油、總膽固醇、血糖、血壓、體重指數(shù)情況均優(yōu)于干預前(P<0.05),表明社區(qū)護理綜合干預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各指標控制例數(shù)也明顯優(yōu)于干預前,進一步說明社區(qū)護理干預可有效控制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甚至可以很好地促進藥物治療效果,王紅嫻[20]研究也表明高血壓患者社區(qū)護理綜合干預后血壓指標正常率明顯優(yōu)于干預前,說明社區(qū)護理干預后結合藥物治療可有效提高高血壓的治療效果。
調查分析表明,社區(qū)護理干預在高血壓治療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1-22],根據(jù)患者評價和管理級別,為每例高血壓患者制訂個體化干預方案,并讓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和存在的危險因素,了解控制血壓的重要性和終身社區(qū)護理干預及治療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采取社區(qū)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提高高血壓老年患者的治療效果,有效控制病情發(fā)展,達到防治高血壓的基本目標。
[1]孟琳.綜合護理干預在社區(qū)老年高血壓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4,(7):277.
[2]李小珍.高血壓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47(2):108.
[3]張小林.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4):616-617.
[4]彭紅萍.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護理對策[J].中華現(xiàn)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11,6(7):406-409.
[5]邱向宇,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護理干預降壓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2):107.
[6]盧幫愛,陶明春.高血壓患者社區(qū)綜合干預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4):652-654.
[7]劉力生,王文,姚崇華,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62.
[8]謝亮球,孔小葉,謝萍.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模式構建及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6):5-7.
[9]熊家慧.對高血壓病人進行社區(qū)專案管理及綜合護理體會[J].貴陽中醫(yī)學報,2012,34(6):203-204.
[10]任艷紅.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病合并主動脈夾層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yī)藥,2011,19(8):1020.
[11]Valerg BT,Grovek.Symptomsin the cancer patient-of importance for their caregivers'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J].Eurjoncol Nurs,2013,17:46-50.
[12]鐘瑜綠.護理干預對老年原發(fā)高血壓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5):9-10.
[13]陳晶華,鄧風清,周月英,等.老年正常血壓人群的社區(qū)護理干預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2,27(3):73-75.
[14]馬金香,容桂榮,陳連香,等.認知行為方法對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行為方式選擇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3A):4-6.
[15]趙占紅,呂文彬.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人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6):259.
[16]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62.
[17]賀惠嫻.高血壓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護理干預及效果評價[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2117-2118.
[18]呂會玲.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6):92-93.
[19]黃彥,陳肖平,唐聰燕,等.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21(17):97-99.
[20]王紅嫻.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2,19(6):24-25.
[21]趙寧.社區(qū)高血壓綜合管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2010,13(3):770.
[22]高喜蓮,田軍,曹麗莎,等.社區(qū)高血壓病例規(guī)范管理的效果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