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秀(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薛家灣第三小學010300)
談數字化德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效用
石 秀(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薛家灣第三小學010300)
隨著全球范圍的信息數字化、網絡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已逐步進入以數字化為標志的全方位信息化路徑,將數字化的先進手段與德育工作深度整合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由于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數字化技術的自身的特點,數字化德育正逐步展示出其優(yōu)越性。通過數字化技術,將德育趣味化、生動化,將數字德育從校內延伸到校外,還可以搭建家?;悠脚_,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fā)揮效用。
數字化德育小學數學效用
(一)什么是數字化德育
數字化德育是指在社會和學校的德育工作中,利用計算機、數據通信、網絡、虛擬現實、同步互動和數據庫等技術,將可視世界中與德育有關的文字、圖像、語音、活動場景等各種信息加以數字化和系統(tǒng)化,以幫助教育對象實現德育信息的產生、獲取、傳遞和應用,并使學校德育活動的計劃、組織、協(xié)調、管理、服務、溝通等建立在數學化基礎上的現代德育形式、途徑和方法。
(二)故有的德育工作形式需要新鮮力量
故有的德育工作形式較為陳舊,對青少年缺乏吸引力;德育內容空泛,不能貼近學生的情感世界。德育材料來源落后,也與迅速發(fā)展變化的世界不同步,現代信息少,與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不吻合。這都急需一股新的德育力量,利用數字化技術開拓全新的育人環(huán)境,為教育,也為德育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徑。
(三)《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結合數學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是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币虼?,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勢在必行的。但真正的德育不是孤立地在課堂上進行的,它應該是經過教師挖掘,將顯性的數學問題和隱性的德育因素有機結合。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思考如何將這隱性的德育因素巧妙地呈現出來。
(一)小學生的特點
小學的數學教學具有很大的年齡特征,低年級學生具有較強的形象思維,對于形象性的知識比較感興趣,而對于抽象性的知識特別是那些枯燥的知識提不起興趣。要解決這一難題,必須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年齡特點,采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數字興趣,而數字化技術就是有效手段之一。
(二)數字化技術自身的特點
數字化技術極大地縮短了人們之間的時間和空間距離,延伸了德育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并且能為學生提供絢麗多彩的圖片,悅耳動聽的音樂,及活潑生動的動畫或視頻材料,使學生身臨其境,這些效果是傳統(tǒng)的德育方法無法比擬的。
(一)利用數字化技術,將德育趣味、生動化
小學生具有好奇、喜新,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學習目的性、自覺性和注意力穩(wěn)定性差等特點,因此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需要結合課堂引入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誘發(fā)學習興趣。這樣的故事情節(jié)如果單是語言描述,有時略顯枯燥,利用數字化技術將這些故事更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學生更感興趣,更易接受。
(二)利用數字化技術,將數學德育從校內延伸到校外
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還可利用學校的數字青少年宮在校園網上建立班級網頁,一方面發(fā)揮集體協(xié)作精神,另一方面增強集體意識。在這班級網頁上內容也是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如有學習園地、知識窗等,數學教師或其他各科教師可將本學科相關的德育材料上傳至班級網,既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又能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本領,將德育滲透于無形。同時,建立聊天室,在聊天室內,學生可針對數學問題提出困惑,學生之間可互相切磋討論,發(fā)揚互幫互助精神。教師亦可參與其中,增加師生之間的關系。
總之,數字化德育要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注重創(chuàng)新,真正發(fā)揮數字化德育的功能,培養(yǎng)出服務于21世紀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
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研究分會“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小學數字化德育效用與對策研究”群眾路小學課題論證資料.2011.
(責編 趙建榮)
石秀(1976-),女,漢族,大學學歷,小學高級教師,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