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看圖寫話是高年級作文教學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難點。本文從讓孩子學會觀察,讓孩子多讀、多說、多寫幾方面展開敘述,就提高低年級孩子的寫話能力做了詳細解說。
關鍵詞:看圖寫話;多看;多讀;多說;多寫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1-044-1
一、引導孩子學會觀察,讓學生多看
低年級的看圖說話、寫話是高年級作文訓練的基礎,但是低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指導學生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nèi)容,力求學生在看圖說話、寫話時做到語句通順、表達具體,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例如,一年級下冊練習二的口語交際《春天來了》,我先讓孩子說一說圖中畫了哪些景物,同桌之間互相交流;再讓他們把看到的景物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說出來,之后問他們看到的景物是什么顏色的。這樣,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不僅條理清楚,而且變得豐富起來。改成看圖寫話后,將所看到的景物用句子說一說,再將句子連成一段話,這就成了一篇內(nèi)容豐富的看圖寫話了。
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根據(jù)觀察的順序來看圖畫內(nèi)容,先說一說,再動筆寫一寫,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有意注意能力。學生只有先學會了觀察,看懂了圖畫中的內(nèi)容,才能有效地寫好看圖寫話,提高孩子的看圖寫話能力。
二、活用語文教材中的插圖,讓孩子多說
課文插圖是文本內(nèi)容的濃縮,是靜止的直觀,它直接訴諸人的視覺,是語言文字形象直觀的反映,能加深學生對課文語言材料的感悟。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觀圖比讀文更有興趣,學生看著圖片,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印象更為鮮明、深刻。
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到二年級的教材中,幾乎每篇文章都配有單幅或多幅組合圖片,這些精美的圖片編排,體現(xiàn)了低年級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及年齡特征,他們往往因為喜歡這篇文章的圖片,而喜歡讀這篇文章。生動形象的圖片既誘發(fā)了閱讀的興趣,也啟迪了思維的火花。此時,我們教師就抓契機讓學生仔細觀察插圖,接著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激發(fā)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興趣。
如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9課《三個小伙伴》中有插圖(一)和(二)。這兩幅圖內(nèi)容不同,動物的表情不同,是訓練學生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好材料。
師:“你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幅圖上畫的是誰,在干什么?”
王志艷:“第一幅圖上畫的是大象、袋鼠和小野豬,他們一起上山栽樹?!?/p>
徐欣然:“大象扛著小樹苗,他們排著隊去栽樹?!?/p>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我們接著說一說第二幅圖上的內(nèi)容?!?/p>
學生紛紛舉手發(fā)言……
在上面的這個案例中,我引導學生從兩幅圖中去發(fā)現(xiàn)不同,小樹、大象、袋鼠、野豬在前后兩幅圖中發(fā)生了什么樣變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養(yǎng)成做事細心的好習慣。
三、利用美圖一寫的方式,讓孩子多寫
蘇教版低年級語文教科書中插圖豐富,顏色鮮艷,內(nèi)容精彩,深得低年級孩子喜歡。我在教學時,抓住每一課中的插圖,讓孩子堅持寫話,開始時只要寫一句,后來要求寫兩句,再不斷提高要求,孩子在不斷地訓練中,提高了寫話能力。如《識字1》,這是一幅兩頁連圖,上面畫了美麗的春天來了,各種代表性的景物,色彩鮮明,景物優(yōu)美,非常富有童趣。孩子打開書本后,就很喜歡這幅圖。我先讓他們說,說過以后,再動筆寫一寫。在這里,我放低要求,只要寫一句話就可以,并且告訴他們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孩子們很快就寫好了。如:“春天來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p>
“春天來了,梨花開了,很香很香?!?/p>
“春天來了,花兒開了,蜜蜂在采蜜?!?/p>
……
看,孩子是不是很聰明呢!
這樣在教學中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鼓勵學生多看多寫,通過不斷地積累,他們的進步是巨大的。后來,孩子只要看到圖,都會在本子上寫一寫自己看到的內(nèi)容,他們的寫話能力提高了很多。
四、開展讀書比賽活動,讓孩子多讀
要想讓孩子提高寫話能力,最離不開的就是閱讀。閱讀和聽、說、寫一同構成語文教學的四大重要組成部分。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得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睂W生知識的獲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啟迪、情感的熏陶、品質(zhì)的鑄就很大程度上來源于閱讀。
我利用孩子有《走復興路,圓中國夢》這本書,上面圖文并茂,從三個章節(jié)講了中國昨天、今天、明天的故事。在講昨天的故事時,我讓學生收集解放戰(zhàn)爭時發(fā)生的英雄故事,并把看到的故事生動地講給別人聽。然后在每個星期的班會上,我都會舉行講故事比賽,并且評出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鼓勵孩子回家多讀書,多背誦,以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在講到今天的故事時,我讓學生去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調(diào)查小時候,他們是怎么過的,然后讓他們在班級里說一說,三代人童年生活的不同,人們的生活一代比一代好,通過比較,讓孩子感到現(xiàn)在的少年兒童生活的真是無比幸福。這樣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愛惜現(xiàn)在的生活。在講到明天的中國時,我讓他們搜集我國現(xiàn)代科學家的故事、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故事,在尋找的過程中,學生了解了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我們祖國的強大、富強、繁榮,激發(fā)了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通過自己的誦讀品味,進入課外閱讀的生活領域里,學生自己開辟了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