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雯
摘 要:《快樂王子》中的柏拉圖式的愛,排除性別因素,可以被當(dāng)做真愛。故事通過描寫王子和小燕子合作幫助貧窮百姓的過程中展現(xiàn)了王子和小燕子之間患難與共的真愛。雖然故事的類型是童話故事,應(yīng)該是更符合兒童的欣賞水平。但是故事中提到了兩個同性之間的愛情,而且是超越生死的愛戀。
關(guān)鍵詞:柏拉圖式的愛;同性;美;善;真愛
《快樂王子》作為童話故事,很多人討論的都是它作為童話故事的意義,討論王子和小燕子的高尚品質(zhì)。但是很多人都忽視了一個問題?!犊鞓吠踝印肥峭鯛柕碌拇碜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爾德的同性之間的愛。更不容忽視的是,王子和小燕子這兩個同性之間的愛超越了生死和世俗,不容易被摧毀。
柏拉圖式的愛情并不是指一般的男女之愛,而是指發(fā)生在男男之間的同性之愛。(樊,2004:78)在古希臘男子之間的同性戀是很普遍的行為。在希臘各城邦和殖民地中都存在著關(guān)于男同性戀的法律規(guī)定。泡賽尼阿斯說:“在我們這里和在斯巴達,這類法律卻很復(fù)雜。在厄利斯和波俄提亞等人們不善言辭的地方,干脆規(guī)定了這樣的法律:對有情人百依百順是好事,無論老少,沒有人說這有什么不好?!保ò乩瓐D, 這樣看來同性之愛在古代是挺被接受的。所以《快樂王子》中王子和小燕子的愛是可以接受的。為什么說他們之間的愛是真愛呢?可以從美和善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愛和美
愛在誕生之后便迅速使心靈受到美的吸引,它引導(dǎo)心靈從往的丑陋走向現(xiàn)成的美貌。因此愛的情形就是將事物帶往美,把丑陋者融合在美貌者中。美有形式美和靈魂美之分,形式美吸引愛朝向它的主體,在形式美的吸引下,愛者逐漸發(fā)現(xiàn)被愛者的靈魂之美。只有形式美的愛經(jīng)不住時間的檢驗,只有同時具有形式美和靈魂美的愛才才能創(chuàng)造完美的愛情。
快樂王子故事開始描繪的王子形象特別美:城里有一座高聳的大圓柱,上面豎立著快樂王子的雕像,他的身上覆滿薄薄的金箔亮片,兩眼鑲嵌著一對發(fā)亮的藍寶石,腰間的劍柄上則有一顆閃閃發(fā)光的大紅寶石。(p. 1)議員們,母親還有孤兒院的孤兒們都十分喜歡他的外在,情不自禁的贊揚他。另一主人公—小燕子。小燕子在飛往埃及過冬的路上被一根蘆葦吸引了?!爱?dāng)他一眼瞧見蘆葦纖細的身影時,便深深為之著迷,情不自禁地停下腳步。 ”(p. 2) 小燕子和蘆葦陷入了愛戀之中,他們談了一整個夏天的戀愛。但是這段戀愛沒有進行多長時間:
“她從不開口講話, ”小燕子說,“而且我擔(dān)心她是個水性楊花的蕩婦,因為她總是喜歡和風(fēng)調(diào)情。”(p. 2) 此話不假,當(dāng)風(fēng)拂掠而過時,蘆葦就會以最撩人的動作搖曳生姿。
由此可以看出小燕子不喜歡蘆葦?shù)钠焚|(zhì)和德性,這也注定了他們倆愛情的終結(jié)。這一點證明了因為形式的美而產(chǎn)生的愛是經(jīng)不住時間檢驗的。
小燕子離開了蘆葦,來到了快樂王子所在的城市,在快樂王子的雙腳中間住下了。晚上他看見了流淚的王子在月光下照映下特別漂亮,油然生出了悲憫之心。但是這種外在的美并沒有打動燕子,因為他已經(jīng)打定主意去埃及了。后來經(jīng)不住王子的請求,他在王子身邊多過了一夜,幫助了生病的小男孩。后來被王子的善良和央求打動了,又呆了兩天。再后來,快樂王子連做眼睛的寶石也沒有了。雖然冬天越來越近了,但是為了陪伴看不見的仁慈的王子,燕子選擇留下來,呆在王子身邊。他給王子講自己在世界各地旅行時見到的奇聞異事。最后小燕子雖然覺得越來越冷,但是他仍然不愿意離開王子的身邊,因為他太愛王子了。
閱讀完故事我們不難看出,小燕子愛的是王子金子般的心,也就是靈魂美,而不是他外在的美。即使凍死也要陪在靈魂美的王子身邊。而王子也因為小燕子的陪伴和幫助看到了他高貴的靈魂,所以也愛上了這只可愛又可憐的燕子。隨著燕子的死去,他的心也碎了。
市民們對快樂王子的愛也因為他的丑陋而開始嫌棄他,最終拆掉了雕像。因為他們不了解王子美的精髓,所以他們的愛是淺薄的,自私的。
二、愛與善
愛的對象是善。愛情簡單來說就是將善的,美的東西歸于自身的一種欲望。(樊,2004:77)柏拉圖認為萬物都來源于善,因此它們天生想要回歸源頭,萬物的一切所作所為都來自善,借助善,為了善。這種萬物天生的根本性渴望就是向善的欲望。這種渴欲不同于人的感官欲望,而是一種根本性的存在傾向,是包含在萬物中最根本的傾向。(斐奇諾,2012: 16)快樂王子在故事中就是善良的化身??鞓吠踝釉谑罆r從來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的景象,因為在他眼前的一切看起來都是美好的。他盡情享受著生活,快樂地生活,快樂地死去。他的臣子們把他鑄成雕像。因此快樂王子得以看盡城市中的一切貧窮和悲苦。雖然他的心是鉛做的,但是他還是忍不住要落淚。正當(dāng)燕子住在他的腳上時,看見了流淚的王子。王子看到一名侍女在為工作操心,而她的孩子正在生病,發(fā)著高燒。王子央求小燕子把他劍柄上的紅寶石挖下來送給他們。第二天,王子又再一次希望燕子留下來幫他把一只做眼睛的藍寶石送給一個撰寫劇本貧窮的年輕人。第三天,快樂王子要求小燕子幫他把另外一只眼睛上的藍寶石送給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寧可自己眼睛瞎掉也愿意把藍寶石送給小女孩。第四天,小燕子給王子講述自己在各國旅游時的見聞。但是王子無心聽這些。他對燕子說:“你對我說了這許多奇特的事,但最令人嘆息的還是世間男女所遭受的苦難,再也沒有比貧窮更令人感到震懾了。所以,小燕子,就請你在這座城市上轉(zhuǎn)一轉(zhuǎn),將你所見的一切景象都告訴我。” (p. 10) 即使看不見了,善良的王子還是擔(dān)心他的臣民。小燕子把在城市上空盤旋看到的景象全部告訴了王子。王子聽到自己的臣民受苦的消息,又開始央求小燕子把他身上的金子亮片一片一片的啄下來送給窮人。
這是王子的善良。小燕子也十分善良。第一晚王子求燕子幫助自己的時候,燕子不是十分樂意,因為他不喜歡小男孩,還想著回埃及。但是經(jīng)不住快樂王子的央求,他留下來了,送去王子劍上的紅寶石。還用翅膀替小男孩扇風(fēng)。之后的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只要王子讓他幫忙,小燕子都會很堅定的答應(yīng)。之后當(dāng)王子身上一件值錢的東西都沒有時,冬天也快來臨時,王子要燕子離開,但是小燕子舍不得留下王子一個人孤苦伶仃地生活。選擇了留下來。雖然面臨他們的是死亡,他們也絲毫不害怕。
三、真愛蒙福
我們把內(nèi)在的完滿稱作善,外在的完滿稱作美。因此那完全是善和美的,我們將他稱作蒙福者,因此“每一部分都是完滿的”。(斐奇諾, 2012: 93)王子和小燕子既是愛者,又是被愛者。他們即享受了外在美也享受了內(nèi)在美。既有眼睛上的盛宴,也有心靈上的碰撞。美是善開出的花朵,而正是通過這些花朵的美麗,如同通過某種誘餌,內(nèi)在隱藏的善才得以吸引注目者。(斐奇諾,2012: 94)現(xiàn)在總有一些感情專家給女生提建議: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外表,沒有人有義務(wù)通過你邋遢的外表看到你美麗的內(nèi)在。這句話很現(xiàn)實也很真實?!皭勖乐娜私杂兄边@句話確實是古今不易的真理。(高,2009:120)斐奇諾的話告訴我們,愛是美且善的。所以要一直走在美和善的路上。
快樂王子和小燕子之間的柏拉圖式的愛是真愛,是愛和美的結(jié)合。斐奇諾生動地描摹了愛將人(靈魂)引入天堂的情景,他說正是愛在分配福樂的等級、賜予永久的歡愉。愛是仁慈的,他首先引領(lǐng)靈魂來到天堂的桌旁,上面盛滿美味佳肴和玉液瓊漿;然后指派給每個靈魂一個座位;最后他使他們永遠甜蜜地留在那里。(斐奇諾,2012: 19)《快樂王子》最后的結(jié)局是上帝讓天使把死去的小燕子和那顆破碎的心帶上天堂,而且上帝還把他們稱作城市里最珍貴的兩樣?xùn)|西。這個結(jié)局是典型童話故事的結(jié)局—美好。也在另一方面反映柏拉圖式的愛被上帝接受,這也能反面證明柏拉圖式的真愛是會得到上帝祝福的。
參考文獻:
[1]樊麗萍, “柏拉圖式的愛情”:一種被后人曲解的愛情觀[J], 河北學(xué)刊,2004(9):77-80.
[2]斐奇諾, 論柏拉圖式的愛—柏拉圖《會飲》義疏[M],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12.
[3]高維杰,柏拉圖式的愛情[J], 哲學(xué)百家, 2009(1):118-120.
[4]王爾德,石津海 & 富彥國譯,快樂王子童話故事集[M],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陳 雯 (1990-),女,湖北省荊州人,云南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英語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