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芳
摘 要: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可以使學生了解數學的悠久歷史,懂得數學文化的人文價值;可以使學生享受數學的發(fā)展歷程,感受數學文化的科學價值;可以使學生欣賞數學的無窮魅力,理解數學文化的美育價值;可以使學生感悟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文化的創(chuàng)造價值。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數學文化,是數學教學改革的新視角,是進行數學素質教育的突破口。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文化;滲透;策略
一、中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必要性
1.對數學文化的基本認識
我們通常情況下所說的“數學文化”,也就是從一個文化的角度來滲透和了解數學。即不僅包含數學的精神、數學的思想、數學的觀點、數學的方法、數學的語言以及它們的發(fā)展和形成,還應該含有數學史和數學美,數學的教育和數學與人文方面的交集、數學和各種人類文化的相關鏈接。初中的數學并不單單只是數學科學的一種教學,它其實更是數學文化的一種教學課程。當我們從數學文化的立場和角度來看待數學這項教學活動的時候,我們才可以對數學這類教學的本質能有一個深刻而且完整的理解,才可以把數學教學的價值體現到最完美化
2.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必要性
⑴數學文化演繹著人類進步的文化,它是數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更是一種精神,不掌握數學文化和數學的民族是注定要滯后甚至滅亡的,因為它會與社會脫節(jié),讓自己的發(fā)展變的沒有了前途。
⑵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可以使學生了解數學的悠久歷史,懂得數學文化的人文價值;可以使學生享受數學的發(fā)展歷程,感受數學文化的科學價值;可以使學生欣賞數學的無窮魅力,理解數學文化的美育價值;可以使學生感悟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文化的創(chuàng)造價值。
⑶學生在適當的時候去接觸數學文化,其實是他們促進和發(fā)展數學的學習行為和健康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可以激發(fā)學生們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并且加深學生們的數學興趣,能夠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問題和觀察問題的能力,也會鍛煉學生們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增強它們的主動性,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上具有一定的推進作用。
二、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
1.聯系生活實際,滲透數學哲學思想。宇宙與數、形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18世紀法國科學家馬拉爾琪測得蜜蜂房頂部菱形的兩個角分別為109°28′和70°32′,后來神學家麥克勞林用極值的方法計算得:要使蜂巢頂部菱形的表面積打到最小,這兩個角應該是109°28′16″和70°32′44″。初中數學中蘊涵著大量的辯證唯物主義因素,如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作用于實踐的認識論,數學內容中普遍存在的運動變化、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辯證法和方法論等。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是既來源于實踐又應用、服務于實踐并受實踐檢驗的,事物內部的矛盾性是促進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在“一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中滲透了運動、發(fā)展的思想,曲線與方程的數形結合更是矛盾轉化的范例。在直線和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圓冪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線定理)等內容中,通過運動、發(fā)展、普遍聯系的觀點,揭示了事物量變引起質變的質量互變規(guī)律。通過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與滲透,引導學生探索相近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優(yōu)化認知結構,把握數學中蘊涵的本質規(guī)律,可以使學生逐步形成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增強他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進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形成。
2.在數學教學中引入數學歷史,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感?!皵祵W史實際上是與人類的各種發(fā)明與發(fā)現、人類經濟結構的演變、以及人類的信仰相互交織在一起的。”——著名數學家霍格本。確實,打開數學發(fā)展史,見到的分明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完全有理由、也有必要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使得數學的學習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的傳播?!巴ㄟ^恰當地插入一些數學發(fā)展的歷史故事、數學家的名言傳記,用那些帶有情感色彩的數學史實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比缭谥v圓周率時,講述祖沖之在計算工具極其簡單的條件下進行了繁雜的運算,得出了準確的結果,劉徽應用割圓術得出球的體積公式,華羅庚只讀到初中畢業(yè),因家庭經濟困難而中斷學業(yè),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他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研究數學,20歲時他發(fā)表了“蘇家駒之代數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清華大學的幾年里他發(fā)表了20多篇數學論文,多數在國外雜志上發(fā)表,其中有一篇在世界著名的德國雜志“數學年鑒”刊登,一時轟動整個清華園,通過他們的事例來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3.在數學教學中感受數學之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羅素指出:“數學,如果正確地看,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高尚的美。”數學美主要是指結構美和形式美,具體說來,主要有簡潔美、對稱美、統一美、和諧美、奇異美等。通過初中數學教學,充分展示數學美,是對中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從而陶冶情操、鍛煉性格、提高素質的重要手段。數學中的數學美,不僅是外觀上的美,如圓、正方形、擺線、三角函數的圖形、幾何中有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對稱圖形,代數中有對稱多項式,等常用的幾何圖形體現了對稱美,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許多優(yōu)美的商標圖案,如北大方正、聯想集團、北京電信、中國聯通、工商銀行等,更是對稱美的活教材。從美學意義上講,任何一個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都可視作一個美的鑒賞過程。我們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發(fā)現、挖掘、展示數學之美。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習興趣,啟迪人們的思維,開闊人們的視野,并帶來美的享受。
4.滲透經濟學,適應社會發(fā)展力。在今天的信息化時代和知識經濟中,數學知識的應用更加廣泛,“問題解決”教育呼之欲出,數學建?;顒诱脚d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