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瓔
摘 要:幼兒時期的美術教育活動能引導幼兒尋找并發(fā)現(xiàn)自然界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毒V要》對藝術教育目標定位要求我們的觀念從強調知識技能的學習向運用知識技能表現(xiàn)生活、表達情感轉變。
關鍵詞:線條畫;教學;生活情境化;探索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9-070-01
在繪畫活動中,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線條畫是幼兒最感興趣的畫種之一,特別是自由畫畫時,他們熱衷于用線條來裝飾畫面,這引起了我們的思考,為什么孩子如此喜歡線條畫?通過分析幼兒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與線條畫特點,我們認為原因有五個方面:一是幼兒的感知發(fā)展已具備了發(fā)現(xiàn)事物內在與外在的關系以及發(fā)展事物間具有共同性的能力;二是幼兒的思維發(fā)展已經(jīng)具備了對各種概念的掌握和判斷,對于各種形狀的線條可以正確識記;三是線條是繪畫的基本要素;四是線條有富于變化并且簡單易學的特點;五是線條黑白畫獨特的審美效果以及在幼兒豐富的彩色畫中獨樹一幟,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可,絕大多數(shù)幼兒對畫畫積極性來之于創(chuàng)作出成功的作品,渴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可與欣賞。
一、線條畫的內容生活化
教師著手整理以往繪畫中的線條畫內容,在實踐操作中我們遵循:
1、生活化的內容。在線條畫教學中,我們從幼兒身邊熟悉的物體入手,選擇那些能喚起幼兒已有經(jīng)驗的物體作為幼兒學習的教材,使幼兒更容易也更愿意去表現(xiàn)和表達。在小班從畫身邊的物體(水果、餅干、毛線團、魚、蝸牛等)開始,還有畫自己的身體(小手、頭發(fā)、腳丫、自畫像、爸爸媽媽等);在中班我們選擇:花仙子、毛毛蟲、烏龜、刺猬、孔雀等動物為主的內容,在大班我們根據(jù)幼兒想探索周圍世界的特點,選擇如:海底世界、飛鳥王國、外星人、阿拉丁神燈的故事等等。所表現(xiàn)的內容是幼兒生活中的物、象,比較生活化,這樣就容易喚起幼兒的先決經(jīng)驗,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更能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學習。
例如在大班幼兒線條畫《外星人》中,由于幼兒剛好進行主題《我們的地球》,孩子們在主題中已急于了解外星人的秘密,因此當老師拿出一張長相奇怪的“人”時,幼兒就產(chǎn)生了觀察的興趣:“老師,宇宙中真有外星人嗎?外星人真的長這樣嗎?”“老師。我在電視里見到的外星人不是這樣的......“在幼兒的熱烈討論中,老師順勢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各種樣子的“外星人”,因此理解起來很容易。最后每個幼兒也信心百倍地畫出心中的外星人。
2、尋找生活中的線描花紋,使幼兒發(fā)現(xiàn)線描與人們生活的關系。興趣有了,可對孩子來說:為什么要學習線描畫呢?簡單的線條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好處呢?答案就讓孩子到生活中自己尋找吧!那是孩子們學畫線描畫的動力。孩子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蝸牛身上的花紋就是螺旋線,電話繩也是螺旋線,由此孩子經(jīng)常自己命名線條,如:蝸牛線、花生線、太陽線(放射線)、蜘蛛線、海浪線、山坡線等等,畫上自己發(fā)現(xiàn)、命名的具有生命的的線條,孩子畫得特別高興。
平時被忽略的花紋一一展現(xiàn)在了孩子的眼前:衣服上、布料上、家具上、撲克牌上、餐具、裝飾品上都有著豐富多樣的線條花紋,線條與圖形花紋的有機組合,產(chǎn)生了神奇的美感。孩子采集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我們的墻面上又多了道風景,孩子的感官受到了沖擊,學畫的積極性持續(xù)升溫。
二、教學過程生活情境化
1、變“抽象語言”為“具體語言”,運用故事,調動學習興趣。教師的語言直接影響著幼兒的學習情緒與效果。因此,在線條畫教學中,合理巧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述、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極大地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
運用具體語言的描述創(chuàng)設情境。因為幼兒時期的具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因此他們往往喜歡具體形象的東西,也比較容易進入游戲情景。所以在線條畫教學中,線條是比較抽象而又單調的“語言”,我們就必須變“抽象語言”為“具體語言”,實施在教學中就是過程的情景化。
例如,在“認識點、線”中,把點擬人化為“點寶寶”,并以“點寶寶變魔術”的情節(jié)貫穿始終,把枯燥、單調的點變成了形象的胖子、瘦子、愛睡覺的點寶寶、會跳拉手舞的點寶寶……,激起了幼兒極大的學習欲望,“你想變魔術嗎?”教師的一句話更是引發(fā)了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主動性。接下來的認識線中,以“線寶寶跳舞”的情景設置,激起幼兒積極大膽的想象,幼兒已能把直、弧、曲線形象地想象為會跳圓圈舞、拱背、向左右扭腰等各種線寶寶,并且幼兒都積極愿意去嘗試學習。
2、巧用聲音創(chuàng)設情境,喚起表現(xiàn)欲望。比如幼兒畫《漂亮媽媽》,放上抒情的歌,那優(yōu)美的旋律,讓幼兒充滿了對媽媽的愛意,幼兒在愛的情感驅動下,在特別歡樂的氛圍里首先有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在學習過程中又緊密圍繞表演情境進行大膽想象,從而喚起幼兒的表現(xiàn)欲望,產(chǎn)生靈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突破過去一貫的傳統(tǒng)臨摹的教學模式。
3、玩游戲創(chuàng)設情境,展開想象翅膀。孩子都喜歡玩,游戲就是一種玩耍。游戲是幼兒美術活動賴以進行的最好載體。在繪畫教學中,能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游戲實踐活動情境,就是給幼兒提供一次直接接觸生活和自然的機會,使幼兒在動中有趣,動中有情,從而提高感性認識。如在《形體想象畫》中要求幼兒將自己在地面的形體畫下來,如果讓他們坐在教室里光憑記憶、想象去畫,或僅靠一張范畫依葫蘆畫瓢臨摹,那不僅效果不佳,更抹滅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使多姿多彩、各種形態(tài)的體態(tài)機械化了。為此,在畫畫前,教師可以組織幼兒玩“木頭人”游戲,讓幼兒親身體會在一聲“不許動”的條件限制下,擺好各種體態(tài)造型,讓幼兒相互印畫的愉悅心情。幼兒在這種意境情緒的驅使下,展開想象翅膀,從而自覺、積極地投入到畫畫中去,體驗創(chuàng)造快樂。
4、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鋪設思維通道。比如,幼兒畫《陶罐人》,教師可在投影儀或幻燈屏上隨意移動、拼疊圖形組裝陶罐的外形的,屏幕上就出現(xiàn)皮影戲般靈活多變的陶罐剪影效果,幼兒的思維得到了開拓。這種運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既便于幼兒觀察,又生動形象,課堂氣氛活躍,幼兒興致勃勃,增強了教學活動的活力,從而變教師用外力強迫式教學模式為內在誘導思維式教學模式,不僅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而且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