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徽
摘 要 在素質教育的全面普遍實施下,社會大眾對教育的重要性認識漸漸得到提高,家長與社會對學校的教育要求也逐漸增高,更對中職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相比較而言,中職學生是一個弱勢群體,學生的基本素質較為低下,認知能力也相對比較差,偏高的厭學情緒使得他們對學校教育有著極大的反感。那么,在面對這樣一個群體的時候,班主任應該使用什么樣的管理工作模式才能幫助學生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是每個中職班主任需要面對的問題。本文主要探討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方法在中職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 中職教育 角色定位 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36
Vocational Teachers' Management Work of Student-centered
LIAO Hui
(Meizhou Agricultural School, Meizhou, Guangdong 514000)
Abstract In the comprehensive, universal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gradually improved, parents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requires schools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but also on the vocational teacher in the management of work put forward some new requirements. By comparison, vocational students are a vulnerable group, the basic quality of students is more low cognitive ability is relatively poor, the weary high school education makes them have a great antipathy. So, in the face of such a group when the teacher should be what kind of management mode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teacher is every need to fa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student-centered management method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role positioning; management methods
鑒于中職學生的特殊性,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科學的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并不斷研究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需求。只有不斷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艱苦奮斗的精神與堅忍不拔的意志,才能使學生增強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的各種能力。
1 班主任要角色定位
中職學生的基礎較為薄弱,有些學生可能都寫不完整一個句子,英語詞匯量較為缺乏,甚至一些簡單的數學運算也不能進行。大多數學生的智力是相近的,極少有超常或者異常智力。從觀察中可以發(fā)現,學生的需要、興趣、性格以及動機等是最主要的問題。再就是學生的認知能力普遍不高,社交能力也比較差,但是相比較普高生而言,他們在音樂、體育等方面的能力較好。還有就是中職學生都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反叛心理”,喜歡跟老師對著干,這也就使得他們沒辦法適應學校的生活、學習、管理等,也很難適應現實生活。很多學生都有厭學心理,與普高生比起來,他們更愛動而不喜歡靜,所以很難靜下心來學習。
班主任在中職學生教育中,一定要將自己的角色定位好。中職生的年齡一般在18歲左右,其心理年齡與其他各方面還并不成熟,所以很多中職生會表現出孤僻、自卑等消極心理,這就需要班主任在與他們的交往中真誠地與他們做朋友,幫助他們改變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并逐步改變學生無心向學現象,從而培養(yǎng)其學習的興趣。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心理有著很大的影響,很多學生都會有“向師性”心理,尤其是班主任,對學生的言論與行動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所以班主任必須要建立自身良好的形象,為學生做表率,從而達到矯正中職學生一些不良行為的作用。很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也沒有好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沒有學習興趣,甚至厭學,這個時候就需要班主任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一種學生為中心的模式構建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新型的關系,創(chuàng)新并設立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幫助他們挖掘學習新知識的潛在力。
2 班主任與學生關系的建立
2.1 民主平等
中職學生相對來說是比較獨立的,他們有自己的尊嚴,更有獨立的思想情感與需要,也就是說,在人格上,中職學生與其他人是平等的。班主任以及其他老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個人人格,維護學生的合法權利。然而,很多中職班主任習慣采取一些專制策略,使得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較為緊張;要不就是采取一些放任策略,不能給學生一些正確的指導,使得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義務關系相當紊亂。所以,無論是班主任還是學生,都必須要做到言行一致、身正為范,從而實現人格上的平等。
2.2 獨立自主endprint
老師在教學中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會判斷并學會選擇,而不是讓學生形成依賴。班主任與學生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起著相互制約、共同提高的作用,班主任可以向學生學習,而學生也可以超越班主任。遵循“教學相長”的教學理念,不僅能夠協(xié)調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還能夠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在中職學生的教育過程中,班主任要用現代化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手段以及思維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獨立創(chuàng)新的精神,定期的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從活動中學會應該怎樣學習,怎樣探討,并使學生學會獨立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3 合諧共處
中職學校的師生之間,普遍存在著一種師生之間情感冷漠的現象,尤其是班主任和學生之間,更是缺乏溝通。班主任對學生會有埋怨、責怪或者遷就;而學生對班主任就會有漠視、反感或者冷淡等心理。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讓班主任深入到學生中了解學生的情況,與學生加強溝通,讓學生學會尊師。和諧共處是優(yōu)化師生之間感情、構建師生情誼的最終目標,所以,提高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與文化素質,增強學生專業(yè)素質與心理素質,是使班主任與學生之間關系和諧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3 準確把握學生心理
只有在班主任對學生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準確把握,制定符合學生心理規(guī)律的教育教學方式時,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3.1 情感投入
情感相通的師長與毫無感情的教師在同樣教育下的效果是大相徑庭的。一般情況下,學生會對情感相通的教師教育采取積極接受的心理狀態(tài)。所以班主任在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感情的投入,而且這種投入一定要是無聲性的,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接納了老師。
3.2 心理調適
班主任不能強硬的把自己的教學方式強加給學生,而是要注意調節(jié)學生的心態(tài),以達到育人的目的。這是一種心理調試過程,也就是說,班主任要通過一些方法與手段,讓學生的心態(tài)發(fā)生良好改變,而這種改變是班主任所預期的對學生自我塑造的過程。
3.3 同甘共苦
在學生有快樂與成功時,班主任要與他們共同分享,當然,學生的痛苦,班主任也要及時分擔,并寬容他們的過錯與失誤。分享成功與快樂比較容易,分擔痛苦則需要一定的經驗與方法。若是不注意分擔方式,則可能會造成學生更大的傷害。所以要求班主任要真誠的與學生溝通,安慰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4 結束語
中職學生的特殊性導致了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工作上的特別化,要使他們不斷增強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生活能力,就必須不斷加強學生心里健康方面的教育,并培養(yǎng)學生艱苦奮斗的精神與堅忍不拔的意志。中職班主任也應該不斷加強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的全面了解學生并愛護學生,用新的教育理念與管理方式來達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 孫曉燕.加強師資培訓,提高中職教師素質[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18).
[2] 王進春.任課教師由學歷教育向職工培訓轉型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4(02).
[3] 梁英揚,倪兵兵.關于中等職業(yè)院校學生干部培養(yǎng)的思考[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