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鳳
【摘要】近幾年,隨著高職教育的蓬勃發(fā)展,高職院校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且有繼續(xù)壯大的趨勢,作為高職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的英語教學將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培養(yǎng)有一定英語水平且素質(zhì)良好的高等職業(yè)技術人才,是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這就需要英語教師根據(jù)教學實際,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為此,本文就高職英語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高職 英語 教學 現(xiàn)狀 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06-01
一、我國高職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
1.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目標不明確,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生源大都是重點院校和本科院校沒錄上的學生,高考成績相對較差,英語水平更是參差不齊,學生英語詞匯量低,聽說能力差,缺乏興趣,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動力,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且學習的方法普遍存在問題,大都以應試為目的學習英語,嚴重缺乏英語的運用和寫作能力。
2.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教學壓力過大
近幾年,隨著高職教育的發(fā)展,不少高職院校連年擴招,教師隊伍卻少有增加,使得現(xiàn)有的教師教學工作量成倍增加,老師們疲于教學工作,少有時間學習充電,或脫產(chǎn)進修培訓,使得教師的教學水平得不到提升,難以達到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
3.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
教育部高教司對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教學內(nèi)容及教學要求等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即:高職英語教學應以“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nèi)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講授為主,滿堂灌,注重知識的講解,教學手段和過程較單一枯燥,忽視語言聽說寫能力的訓練,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實用能力不強,難以滿足社會的需要。
4.評價體系不能充分提醒教學目標
目前,高職院校對英語的考核,多數(shù)還是以期末筆試為主且比率較高,平時成績比率較低,且注重考勤、筆試作業(yè)。期末考試且只有聽力、語法、閱讀和寫作,沒有說的內(nèi)容,更談不上互動交流方式的考核。二、三、四、六級考試也多趨向于應試,這樣的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促進英語實用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優(yōu)化高職英語教學的幾點建議
針對目前高職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特提出幾項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水平的改進措施。
1.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確立學習目標,針對參差不齊的英語水平實行分級教學。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英語基礎薄弱,只能理解部分課堂教學內(nèi)容,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積極性不高,學習氛圍不濃,針對這種現(xiàn)狀,教師要努力制造課堂教學的興奮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幫助學生獲得學習英語的成功體驗,并根據(jù)自己的實際,確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實施計劃,這對學生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而分級教學是解決這樣問題的最佳方法。
“英語分級教學”(概念)是指在課堂教學中依據(jù)課程要求,從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出發(fā),確定不同層次的要求,就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條件來看,在全院或全系實施分層教學還是有一定的難度,但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實際進行有意識的分層教學。在課堂上,教師首先要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分層,即知識難易的分層。如在設置英語任務時應該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讓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然后再一步步加大任務的難度,多給予鼓勵及表揚。對基礎較好的學生,重在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注重在基礎知識的掌握,加強他們在詞匯、語法等方面的積累,使他們能更好理解英語,并在教師的引導激勵下,有能力參與到課堂的各種教學活動中,提高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作為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應具備過硬的英語基本功,較強的聽說讀寫能力,了解學生的心理及英語教學規(guī)律,了解現(xiàn)代化的教學技術,能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余不斷學習充電,更新知識,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然而,目前很多高職英語教師實際并不具備以上能力且因為種種原因而少有學習。所以高職院校有必要加強師資培訓,開展具體教學方法的研究,或讓部分骨干英語教師脫產(chǎn)進修學習,然后充分發(fā)揮傳、幫、帶的作用,從而帶動全體老師來提高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3.轉(zhuǎn)變教學模式
教師應根據(jù)學生情況,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強調(diào)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著重突出聽、說和寫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交流的實際能力,克服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的弊端,教師的角色從講授者轉(zhuǎn)變?yōu)橹笇д?、組織者、督促者、信息提供者和評價者。比如可以給學生一個主題,提出要求,讓學生分工合作,利用網(wǎng)絡查資料,做調(diào)查,寫報告,再到課堂分享討論。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將語言的學習和應用結(jié)合起來,新的教學模式重在引導,注重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更為不同基礎的學生確定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確立科學合理的英語考核模式
考核內(nèi)容要多元化,既要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查學生聽說讀寫實際應用的能力。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想結(jié)合,平時考核注重聽、說,以交流互動的方式和學生自身發(fā)展過程中的進步作為標準,考核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期末則側(cè)重考查學生的讀和寫能力,以統(tǒng)一的課程標準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是改進教學的必要措施,也是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關鍵。還可以考慮讓學生參與到考核中來,自評或互評,促使學生自我提高。
參考文獻:
[1]盧丹,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 藝術科技 2012年第3期第21卷
[2]俞柳英,淺談高同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J]. 科技文匯.2011.12(中旬刊)
[3]丁煥婷,孟慶蘭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幾點建議[J]. 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年 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