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祎家
摘要:進入新世紀以來,伴隨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我國現(xiàn)代教育建設(shè)面臨著更為重要而艱巨的任務(wù)。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對話式語文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理念,越來越被課堂教學實踐廣泛的接受和認同。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對話;假對話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6-0295-01
一、何謂語文對話式教學
1962年,美國科學史學家托馬斯·庫恩在其名著《科學革命的結(jié)構(gòu)》一書中最早提出“范式”這一概念。[1]因此我們可以把語文教學范式界定為:語文教育工作者對語文教學活動共同的認知、公認的價值和通用技術(shù)的總和。[2]
巴西教育家保羅·弗萊雷說過“沒有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3]對話作為一種重要的活動形式,是我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對話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理念。有時,即使教學內(nèi)容全部是教師在講解,但只要這堂課具有對話性質(zhì),也是一種對話而非形式。
二、語文對話教學理論的思考
對話式教學中,教學是師生共同合作進行專題的討論研究和解決問題式學習,師生在教學中融為一體,組結(jié)成為學習的“統(tǒng)一體”,他們在合作中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對現(xiàn)代教育而言,教學主要解決的是培養(yǎng)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問題。在對話式教學中,可以先由學生自己提出符合個人發(fā)展意向的問題,然后通過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來幫助解決。這樣一來就使得學生也參與到問題中來,從單方的問題變成了雙方的問題。
三、語文對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閱讀教學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間展開的對話。語文對話教學的實踐模式多種多樣,另一方面,在對話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1、脫離文本的對話
語文對話教學中最重要的形式是師生與文本視界的融合。[4]我們??吹竭@樣的情形:
案例一:某教師執(zhí)教《論雷鋒塔的倒掉》時,一個學生起身問:“文中結(jié)尾處,魯迅花大量筆墨僅講述一個吃螃蟹的事,有必要嗎?”這位老師不但沒有提醒學生跑題,反而說:“好!下面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
這是一篇贊揚反抗精神的雜文,寓意深刻。但是,課堂圍繞“螃蟹”展開討論,整整一節(jié)課不僅沒有抓住教學主題,而且完全背離了教學主題。
2、獨白式對話
教師早已預(yù)定好答案,卻以對話形式來進行對話,強求學生接受唯一的“標準”答案。
案例二:《歸去來兮辭》有這樣一個經(jīng)典教例,說課堂上,老師要求學生僅用一個字來形容陶淵明回歸田園的內(nèi)心感受?;卮鹫f:怨。老師不滿意,又一個同學起身:急。還是不滿意,于是只得換個問法:我們高興時會用什么詞形容心情?第三位同學起身,答:悅。這時老師臉上表現(xiàn)出不滿和失望,點了下鼠標,標準答案——“樂”。
這種用設(shè)定好的答案將學生硬拉入對話中的獨白式對話,是教師獨霸式的對話,缺乏對學生意見的尊重,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3、不具實質(zhì)的對話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明顯是為了對話而對話,在一些文學常識上繞來繞去,也是一種假對話。
案例三:一位教師在教學《背影》一文時,與學生進行了一段問答——
師: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
生:朱自清。
師:朱自清的職業(yè)有哪些?
生: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
師:朱自清生活的年代是什么時候?
教學確實是圍繞著問題進行得,但教師因為沒有理解對話教學的內(nèi)涵而不能提出具有深度的引導性問題,這樣的對話是對學生在學習上的不負責,是教師的教學水平不足導致的不具實質(zhì)的對話。
四、避免教學假對話的措施
1、及時規(guī)勸對方回歸對話教學主題
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在課堂討論時出現(xiàn)游離主題的問題時,教師需要自覺地幫助學生回歸主題,站在正確的立場上將學生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正題上。
2、選擇有價值的話題對話
對話總是要有一個話題才能展開的,有價值的話題才能引發(fā)對話。這樣的話題應(yīng)該有深度和探討價值,比如《淮陰侯列傳》,互動討論蕭何此人的過人之處。這樣的話題就是可以牽動全文的話題。
3、教師還應(yīng)注意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在我國,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者。課堂教學對話的水平體現(xiàn)了教師對話的水平,因此教師應(yīng)該加強駕馭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對話水平。
結(jié)束語
對話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每個教師與學生都應(yīng)有意識培養(yǎng)并形成對話品質(zhì)。對話教學作為一種較先進的教學范式,和其他方式教學結(jié)合進行,必然會發(fā)展成為語文教學的主流范式。我們相信,對話范式教學會使語文教學局面更豐富多采。
(作者單位:西華大學)
參考文獻:
[1](美)托馬斯·庫恩著.金吾倫、胡新和譯.科學革命的結(jié)構(gòu)[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
[2]倪文錦、謝錫金.新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Z].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
[3](巴西)保羅·弗萊雷.顧建新等譯.被壓迫者教育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41頁.
[4]黃福艷.關(guān)于語文對話教學的再思考[J]語文建設(shè).2010,(4)
[5]劉耀明.從教學對話到對話教學[J]上海教育科研.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