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惠
【摘要】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閱讀教學,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生拓展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對于如何促進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進行方法論的研究,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 ?拓展閱讀 ?教學研究
前言:小學的語文教學,閱讀作為老師與學生比較關注的方面。作為語文老師應該積極的實施有效的拓展閱讀教學。本文主要針對于此,對語文老師在教學中實施合理的教學策略進行思考與探究,為小學生的閱讀學習打下基礎。
一、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有效措施
(一) 拓展閱讀氛圍的積極營造
在小學的閱讀拓展教學中,作為語文老師應該為學生積極營造一種閱讀氛圍,因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是實現有效閱讀教學的基礎。環(huán)境能夠給人帶來一種精神上的刺激,激發(fā)閱讀動力與興趣。因此,語文老師在課堂中應該積極的引導,活躍課堂的氛圍,可以在新知識的講解之前,巧妙的導入問題。例如在講解《長江之歌》這篇文章之前,老師可以在進入新課前先向學生提出問題“亞洲第一大河是哪條河?它是與黃河共同作為我們的‘母親河”等。接下來學生的思路被積極調動起來,能夠激發(fā)他們踴躍的回答問題,并且沿著這個思路能夠為老師講解長江的有關知識做鋪墊,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1]。
(二) 豐富學生拓展閱讀的內容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生活閱歷比較淺,而且對于一些深刻的哲理以及文學知識的豐富性還有待提升。所以,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能夠積極地對學生在閱讀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通過老師正確的指導,能夠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擴大。例如在對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講解中,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前的任務,讓學生對魯迅的資料進行相關的查閱與研究。接下來,老師引導學生進行默讀課文,了解文章中所發(fā)生的事情是什么,然后再對每一部分進行小標題的設置,給學生講解小標題的擬定是比較簡練的,我們通過小標題能夠得知每一部分所講的內容就說明小標題的擬定比較成功。通過借助課前資料的查閱使學生對文章有一定的了解,就能夠充分的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能力[2]。
(三) 通過閱讀活動的開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要想使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極大提升,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而通過一定的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提升。因此,可以進行一些課外小活動,例如讀書心得座談會的開展、文學小知識的競賽問答活動等等。在活動的舉行中,老師要注重對每位學生的參與能力進行關注,并且積極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使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素質得到極大的增強。
結論:綜上,小學語文的閱讀拓展訓練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夠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在努力提升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應該積極在教學中做出適當的調整,為學生的課外拓展閱讀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喬亞娟.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3,(85):46-48.
[2]曹兵江.語文拓展閱讀的策略[J].讀書文摘,2015,(10):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