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曉娟
【摘要】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寫作水平往往體現(xiàn)了其綜合語文素養(yǎng)。在語文新課改不斷貫徹落實的形勢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質(zhì)量也面臨著更高的要求。為此,本文論述了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對策,以期促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改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整個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語文起到基礎性作用。而在小學語文中,寫作教學往往集中體現(xiàn)出學生的語文功底和情感態(tài)度,所以必須予以重視。在語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不但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而且要促進學生真情實感的表達。尤其是通過寫作教學,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善、美,初步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和情感態(tài)度。為此,筆者結(jié)合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論述了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對策,以期為相關教學的改進提供一定的建議。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寫作教學過于形式化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不少語文教師相對急于求成,強調(diào)作文形式的規(guī)范性和統(tǒng)一性。尤其為了突出作文的文采,而要求學生在作文中運用平時積累的精美詞句。但是,這種生搬硬套的方法往往脫離學生寫作的實際需要,也不利于學生情感的表達,從而造成小學語文教學形式化和短效化,長此以往,還會降低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
(二)部分學生的語文水平有待提高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不少學生都出現(xiàn)寫作如同“擠牙膏”的情況。究其原因,學生由于沒有充足的語文知識積累,在寫作中出現(xiàn)詞句的匱乏,學生一旦長期陷入這種狀況,將會對語文寫作教學形成一定的恐懼或者抵觸情緒。同時,不少小學生為了完成寫作任務,往往生搬硬套,寫作空話、套話連篇,沒有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寫作文,進而所寫的內(nèi)容也就不是自己的真實感悟。
(三)學生的寫作思路過于狹窄
小學生由于閱讀量相對較少,加之生活體驗有限。所以在寫作教學中,學生的寫作思路過于狹窄。在對寫作內(nèi)容進行構思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雷同的情況。比如在寫“我的父親”這篇文章時,很多人都是從自己父親比較嚴厲、沉默、忙于工作等角度寫起,該情況往往制約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擴展與創(chuàng)新。同時,不少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也沒有注重學生個性思維的引導,從而造成學生寫作思路缺乏靈活性和獨特性,最終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zhì)量的對策
(一)寫作與生活緊密結(jié)合,取材于生活
對于寫作來說,生活永遠是寫作靈感的源泉。教師只要將寫作教學與生活緊密結(jié)合,促使學生在寫作內(nèi)容上取材于生活,才可以有效解決學生無話可寫的問題。在語文寫作教學中,不少學生的文章往往晦澀干癟,沒有真情實感作為支撐。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寫作前沒有深入觀察生活,尤其是沒有在寫作中融于自己的情感。小學生由于受外界的影響較大,其感情也相對豐富。而在激發(fā)學生的感情上,教師需要掌握每一個學生個性特點,特別是了解學生興趣愛好。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以將寫作教學的課堂放在課外特別是了解學生興趣愛好。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以將寫作教學的課堂放在課外。比如,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布置一個以“我喜愛的體育運動”為主題的作文。那么,就可以將學生帶到操場上,鼓勵學生找尋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并參與進去。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指導學生全面認識各個體育運動,并形成自己的真實體會,從而抒發(fā)在自己的文章中。
(二)增加閱讀量和知識面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往往和其閱讀量以及知識面存在緊密的關系。也就是說,課外閱讀豐富,知識面寬廣的學生往往寫出來的文章文采飛揚,并嵌入了不少優(yōu)美的詞句。正如蘇軾所言“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引導利用寫作教學課堂,鼓勵學生多讀優(yōu)秀課外書籍。不僅要閱讀作文類的參考讀物,還可以適當閱讀《讀者》《意林》等優(yōu)秀雜志。并且,教師可以布置閱讀課外文章的任務,每節(jié)課選取一到兩名同學朗讀自己閱讀的文章,并要求其他同學談談自己的體會。通過這種寫作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閱讀量和知識面的擴展,也鍛煉了學生聽、說、讀能力,從而為“寫”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對寫作教學課堂精心設計
在寫作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自己興趣的提高,尤其是從“要我寫”向“我要寫”的轉(zhuǎn)變,促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收獲快樂。教師可以對寫作教學課堂精心設計,通過創(chuàng)造一定的情景來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并促進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收獲樂趣。比如,在有關動物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計一個游戲環(huán)節(jié),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選派一名同學到講臺上,由教師給予5張卡片,每張卡片上都有一段關于某種動物的描述語句,講臺上的同學只能說出該動物的特征,然后該小組同學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猜出動物的名字,并在多個小組之間比賽競猜。通過該游戲的開展,學生會自覺聯(lián)系生活實踐,對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等特點展開聯(lián)想。在游戲進行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多設備播放有關動物的視頻資料,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于描寫動物的興趣,進而達到愉快進行寫作的效果。
(四)勤于動筆,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對于小學生來說,寫作教學不應當急于求成,而且良好的寫作能力需要長期的訓練,尤其是學生長時間的積累而逐漸形成的。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保持寫日記或者寫周記的習慣,對于自己突發(fā)的靈感,或者某件比較有意義的事情進行記錄,而且對于語文教學中收獲的優(yōu)美詩句也可以摘抄記錄。
總而言之,寫作能力的提高貴在堅持和積累。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自覺性,給予學生布置針對性的寫作訓練任務,并在課堂上及時檢查指導。相信通過良好寫作習慣的形成,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金平.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幾點感悟[J].讀寫算,2013(24).
[2]陳國柱.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探究[J].科教文匯,2014(3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