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春輝 蔣捷斐
一、提綱
1.吃透《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寫作要求
2.注重審題立意
3.關注作文的形式
4.重視作文的內容
5.把握近年來中考作文的特點及走勢
二、文本
中考作文奪高分、上重點中學,幾乎成了所有初中畢業(yè)生的理想,但是,競爭日益激烈,實現(xiàn)理想談何容易。要想在中考作文中奪高分,我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工夫。
1.吃透《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寫作方面的要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對寫作提出要求:
(1)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
(2)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chuàng)意。
(3)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huán)節(jié),提高獨立寫作的能力。
(4)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根據表達的需要,圍繞表達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
(5)寫記敘性文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寫簡單的說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做到觀點明確,有理有據。
從以上幾點來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作文教學要求是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對學生寫作的限制少了,更具開放性。
2.注重審題、立意
(1)審題應該從這幾方面考慮。①要善于從限制中發(fā)現(xiàn)“自由的空間”。譬如:“我這個人呀!”(廣西中考題),雖然限定寫“我”,不是別人,但是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寫“我”的自由空間?!拔摇庇心男酆?,品行怎樣,習慣如何等這些都可以寫。②要認真對待多重限制條件。譬如:“在畢業(yè)前夕”中“畢業(yè)”表示內容的限制,“前夕”表示時間的限制。如果所敘事情雖發(fā)生在畢業(yè)前卻又都與畢業(yè)無關,仍然不符合要求。③把握題目的重心。譬如:“一次難忘的考試”,重心在“難忘”,它提示我們這次考試是刻骨銘心的,在人生中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④如果題目是話題作文,應仔細審視提示部分,確定其話題的范圍,研究命題的意圖,不要想到一點就匆匆下筆。
(2)立意,就是確定文章中心。
立意有時與審題同步進行,有時是繼審題而來。文章的立意應該從這幾方面考慮:①要解放思想,勇于創(chuàng)新。要解放思想就要不受定勢思維影響,要勇于創(chuàng)新就要做到不人云亦云。②要對所寫的事物做一些分析。談論一個問題,要想清楚問題產生的背景、原因、性質、影響,探求解決的辦法。經過這樣一番分析,立意就會很容易。③把中心與作者情感聯(lián)系在一起。寫文章是為了表情達意,任何一篇文章的中心都與作者情感不可分,都會滲透有作者的愛憎、喜憂。因此,我們立意時就要考慮這一點,從而達到感動讀者的目的。
3.關注作文的形式
(1)作文的形式就是文章內部的組合與構造,是文章組織安排的具體形式。
開頭結尾要有魅力。開頭的寫法靈活多變,主要有兩種:①“開門見山”緊扣題目的寫法。一開頭就說明寫作的緣由,提出全文中心;或迅速展開故事;或直接提出中心論點。②“曲徑通幽”寫法。根據寫作目的,先運用一些文字或描寫環(huán)境以引出人物故事,這種寫法由遠及近,使讀者不知不覺中進入主要內容,或進入作者的主要觀點等。這種寫法在中考中比較少見,多是用第一種。
(2)結尾和開頭一樣重要,常見寫法有兩種:①呼應開頭,渾然一體。②畫龍點睛,點明主旨??傊?,文章結尾的寫法有很多,以上這兩種結尾寫法,我認為在考場作文中是很容易獲得評卷老師認可的。
4.重視作文的內容
學生作文是學生對生活感受的反映。對初中生來說,他們的生活閱歷并不十分豐富,同時中考作文命題原則是讓每位考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好好說,所以,中考題目所要求寫的內容絕大多數是學生所熟悉的生活:
(1)家庭生活,主要反映的主題是親情的可貴等。
(2)學校生活,主要反映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的感受、認識,他們在學校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等。
(3)社會生活,社會生活廣泛、復雜,可寫的東西特別多,但學生到社會體驗生活少,相對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來說,學生感到這樣內容的作文難寫些。如果學生平時多注意觀察,多收集些關于社會的素材,那么同樣可以寫出很好的文章。
5.把握近些年中考作文命題的特點及走勢
近年來,命題和半命題作文仍然是主流,題目特別注重人情味。廣西人教六地市的作文題有命題、半命題、話題作文三種形式。譬如:“我心中的良師”“這樣做,挺美”“我最想感謝的人是你”“如果讓我重新選擇”“與____一起走過”“不能忘記的_____”等,這些題目越來越傾向開放,對考生的束縛越來越小,讓學生有很大的自由發(fā)揮空間。具體特點有:
(1)作文題越來越傾向表現(xiàn)自我,展現(xiàn)個性。以“我”為中心的題目豐富多彩,展示自我的各個方面:強烈的自信、興趣愛好、讀書感悟、成長煩惱、長大的感覺、親情友情與人際關系等。如:“我最想感謝的人是你”“如果讓我重新選擇”。
(2)題目生活化,引導考生熱愛生活、關注社會。近幾年作文題目旗幟鮮明地引導考生熱愛祖國,關心社會,增強環(huán)保意識,引導考生積極向上、關心別人、把握機會等。這些良好的引導應當得到贊同。
(3)題目“人性化”的設計,與時代脈搏相聯(lián)系,或感恩、或學會欣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無不引領學生站在時代的前沿,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
(4)大部分地區(qū)要求“文體不限”,彰顯精神,這個要求符合90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可以讓學生在最大的空間里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
總之,如果我們能從這五個方面下苦功夫,那么在來年的中考作文中,我們將會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