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善莉
摘要:讀是學習語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語言,訓練語感的基本方式。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理解課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他們接受情感教育的最好方式。本文從引人入勝的情景激發(fā)、生動形象的范讀引路、恰到好處的言語激發(fā)、靈活多樣的方式訓練、自由生動的表演舞臺五個方面闡述了在教學實踐中對小學低段朗讀興趣的培養(yǎng)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 低年級 朗讀 興趣激發(fā) 訓練
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位置顯赫,舉足輕重,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扎實的語文素養(yǎng)作用重大。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敝恼Z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庇纱丝梢?,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對于幫助學生領悟內容,增強語言感悟,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低年級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閱讀
(一)利用故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
小學生的年齡階段特征之一就是喜歡、喜愛聽故事,而故事也是他們接受知識、收獲知識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們要結合小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利用故事來使學生參與到閱讀過程中來,這樣他們的興趣就會很濃,慢慢地也會培養(yǎng)閱讀興趣。
(二)利用聯想來創(chuàng)設情境
小學生缺乏主動閱讀的意識,甚至有時候他們總覺得閱讀過于枯燥、單調。因此,要想激發(fā)學生的閱讀主動性,必須要開拓學生思維,使學生喜歡上閱讀,這其中利用聯想來開拓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產生一定的興趣,往往是激發(fā)學生閱讀主動性的有利途徑。
例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在指導學生閱讀前一方面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多樣的信息,同時引導學生去聯想冬天雪地里的美景,然后鼓勵學生去說,學生的情感在這種興奮的叫喊中得到了調動,讀起來也會有情感、有興趣。
二、教師要做好規(guī)范的示范引導
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更多的是依靠教師的示范引導,因此加強教師在閱讀過程中的示范性引導,是做好學生閱讀工作的重要途徑。作為教師來說要重視這個環(huán)節(jié),要努力在示范閱讀的過程中聲情并茂,用飽滿的情感和熱情去影響和感化學生對于閱讀的熱情。這樣學生往往會被刺激,也會不自覺地產生閱讀的情緒。
三、適當的言語激發(fā)
小學生朗讀水平不高,當一名學生讀完后,教師應讓學生對其及時作出恰當的評價,盡可能。多予以肯定和激勵,肯定學生的付出和努力,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如“你的朗讀老師自愧不如”“你讀的真美啊”等都可以使學生受益一生。
例如,在教學《雪孩子》一文中,最后寫“雪孩子因救小白兔而飛上了天空,變成了一朵很美麗的白云”一段時,有學生把這段用很高興、很美麗的語氣及表情讀了出來,他說:“雪孩子為了救別人,自己才化的,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它的心多美啊?!倍鄶祵W生都認為有道理,教師充分肯定了這位學生的答案,并且讓他再讀一遍。沒想到教師一句的認可,引來一位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是這樣認為的:雪孩子為了救小白兔,自己化了,我很傷心,想讀一讀?!边@樣,學生的閱讀熱情就會不自覺地被點燃,積極性會大大提高。
四、靈活多樣的手段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感情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闭n堂教學中,教師可變換多種朗讀形式,如齊讀、個別讀、分組讀、自由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進而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例如,在教學《一次比一次進步》時,教師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指導他們用驚奇、高興的語氣讀出小燕子觀察到冬瓜和茄子不同特點后的心情,指導他們用溫柔、和藹可親的語氣,表現小燕子媽媽的耐心,由于有了表現的機會,學生個個都十分樂意,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又如《自己去吧》一文,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了解課文大概內容,教師再進一步指導學生結合插圖進行分角色朗讀的指導,讀出適當的語氣、恰當的語調、緩急的語速,邊讀邊想象小鴨和小鷹在說話時既懂禮貌又略有些撒嬌的神態(tài),而他們的媽媽是既慈祥又不乏嚴肅的樣子,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了。
五、自由生動的表演舞臺
(一)配樂朗讀
小學生喜歡聽歌、唱歌,教師事先準備好與朗讀作品情調、節(jié)奏和諧的音樂,營造音響氛圍,指導學生結合配樂進行朗讀,以音響誘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讀起來也會入情入境。
如教學《雨點兒》最后一段時,我選擇了一段輕柔舒緩的弦樂,音樂一起,立即將學生帶入了一種輕松、恬靜的意境。這樣,學生朗讀起來也就更是繪聲繪色了。
(二)表演朗讀
在課堂上,要留出給學生情境表演的時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自由組合,將課文改編成童話劇,邊表演邊朗讀,配以一定的道具,讓學生完全投入,把自己與文中的形象溶為一體,感情自然流露,十分真切。
例如,教學《自己去吧》一文時,在學生能理解、背誦的基礎上,把課文內容表演出來,既讓學生自己扮演這些小動物,戴上頭飾,身臨其境地體驗情感,在表演中發(fā)展語言,要讓這些“表演者”不光能表演出課文中已寫出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要演出課文中沒有寫出的內容,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體驗、去感受。為培養(yǎng)學生朗讀興趣,還可以擴展內容,如準備一些其他小動物的頭飾,讓學生仿照課文對話形式,進行擴展式表演,以便為課外閱讀打基礎,培養(yǎng)投入角色的習慣和興趣。
總之,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作,而語文學科的學習更是一個長期積累、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語文學科學習中,閱讀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學生的朗讀是教師不斷進行培養(yǎng)才能取得的一項長期性任務,特別是從低年級開始培養(yǎng)他們的朗讀興趣,更符合課標中指出的低年級階段以人為本的宗旨,為以后語文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倪文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郭根福.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J].教育科學研究,2004(3).
[3]黃亢美.小學語文課程理念與實踐 [M]. 廣西師范出版社,2003.
[4]郭元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與實踐 [M].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楊白云.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三法[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劉晟.談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