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晶 房俊龍 馬文川
【摘要】根據(jù)我國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對電氣類專業(yè)“電力系統(tǒng)分析”課程進行了改革,改變以往只注重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的重要性的現(xiàn)象。希望通過改革,可以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人才,滿足國家對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力系統(tǒng)分析 ?課程改革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高等學校教改工程項目:農(nóng)業(yè)院校電氣工程類專業(yè)綜合改革與實踐(JG2012010062)。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251-02
一、改革背景
電氣工程是21世紀社會生活、經(jīng)濟發(fā)展、國防安全、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的重要支撐學科領域。各高校電氣工程專業(yè)是電氣工程領域科技發(fā)展過程中人才培養(yǎng)、科研創(chuàng)新、行業(yè)發(fā)展的中堅環(huán)節(jié)。
而電力系統(tǒng)分析作為電氣類專業(yè)的重要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在整個專業(yè)課中屬于重中之重,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電力系統(tǒng)分析理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整個電力系統(tǒng)的認識,因此,對于這門課程應予以高度重視。面對現(xiàn)在教改過程中,存在的課時少,內容多的問題,如何讓學生能夠真正的理解這門課程所包含的深層內容具有重要意義。
二、電力系統(tǒng)分析改革方案設想
第一,教育方式的改革。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以引導式為主進行授課,保證與學生互動的同時,增加與實際生產(chǎn)相關的應用實例,生動課堂,拓展學生視野,保證學生將理論應運用到實踐中去。第二,考核方式的改革。學生期末成績包括試卷成績(滿分100分)占55%~60%,平時作業(yè)成績占5%,實驗成績占10%,課程設計成績占25%~30%四部分。重視課程設計跟實驗成績,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實驗的過程中,老師根據(jù)每組隊員的表現(xiàn),給出不同的成績。進行調研跟仿真的小組可以根據(jù)其完成情況,酌情加分,促進學生的積極性。
三、具體實施方案
新技術的推動,需要我們在原有課程體系上進行變革,以先進的課程體系幫助學生站在學科發(fā)展的最前沿去了解最新的知識。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努力成為社會需要的動手能力強、思維靈活以及綜合素質強的高素質人才,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以下改革:
1.教學方式的改革
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的同時,要時刻保證與學生互動。由于課時減少,教師在授課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抓住重點,而不再是泛泛講解,以精煉的語言總結每個知識點,給學生一個完整清晰的思路,讓學生能夠理解整門課程。為了提高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將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實例融入課堂進行解析,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而對于內容相對簡單的部分,將學生分組,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查找相關資料,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由學生來進行講解,這樣做的優(yōu)勢:第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夠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中;第二,學生需要查找大量資料,鍛煉了查找資料的能力和動手能力;第三,由于每個知識點需要學生自己查找,在這個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第四,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好的團隊合作和討論,會促進學生的交際能力,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2.考核方式的改革
電力系統(tǒng)分析一般采取筆試閉卷的方式,來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試卷一般分為選擇題、簡答題和計算題三大部分進行考核,以基本概念和理論為基礎,適當提高難度,對學生進行考核。但是,這種考試形式存在許多弊端:首先,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往往死記硬背,就無法達到國家培養(yǎng)新型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其次,試卷的答案單一,尤其是選擇題,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計算題也是照著固定流程生搬硬套,忽視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因此,這種考試方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需要。
改變以往的考試模式,在筆試的基礎上增設答辯式考核方式,根據(jù)學生作業(yè)的完成情況,確定學生最終的期末成績,進而達到對學生的整體素質進行考核的目的。在課程設計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選擇老師擬定好的題目或者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課題,進行實驗、仿真,將所得成果以PPT的形式進行匯報,并撰寫論文作為成果展示。整個過程,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應用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對學生整體素質的考核,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3.實驗課的增開
為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增開實驗課。以往為了節(jié)省課時,未開設實驗課,長期的教學發(fā)現(xiàn),學生的動手能力、思考問題的方式都比較弱,實驗課可以彌補不足。為了使理論與實踐結合密切,理論課和實驗課均由同一位教師來擔任,不配置專門的實驗課教師,這樣,教師可以根據(jù)授課的進度,靈活調整實驗課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完理論后,及時進行實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老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理解程度,結合生產(chǎn)實例,適當增加實驗難度。將理論與實際結合,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對問題思考的深度。
四、考核方式改革的效果
由于原來的考核方式形式死板,而新的考核方式彌補不足,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考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希望借助新的考核方式,達到以下效果:
1.拓展知識,開闊視野
為了能夠讓學生擺脫枯燥的課本知識,教師需要在課前進行充足的準備,聯(lián)系工程應用實例,對知識點進行深入、形象的講解,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2.處理問題能力的提高
長期的教學發(fā)現(xiàn),未開設電力系統(tǒng)分析的實驗課是不明智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綜合素質得不到鍛煉,因此,增設實驗課和課程設計是必要的。在進行實驗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問題,結合所學理論知識,靈活變通,及時解決問題,完成實驗,不僅是對學生思維的鍛煉,還可以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達到鍛煉提高的目的。
3.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提高
課程設計的完成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而課程設計的題目可以選擇老師規(guī)定的題目,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行設計課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設計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整體思維得到鍛煉,首先要對設計內容有整體的認識,然后查閱資料、確定方案,應該能構件整體框架,思維得到鍛煉;期間還會遇到許多問題,只有學生擁有創(chuàng)新思維、大膽實踐才能解決問題。
4.團隊合作意識的提高
在課程設計和講解知識點的部分,都以小組為單位,就變相的考察了學生之間團隊合作意識。由于兩個部分的設計,工作量很大,出色的完成設計光靠一個人是不夠的,就需要同學間明確分工,每個人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最后進行整合,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團隊合作意識是學生步入社會的基礎。
5.自學能力的提高
為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增加的課程設計和課程講解,需要學生通過網(wǎng)絡、書籍,查閱大量的文獻才能夠完成,將查閱的內容進行總結歸納,鍛煉了學生整理歸納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學到許多課外知識,理解和掌握更多知識點,提高了自學能力。
五、總結
根據(jù)任教多年的經(jīng)驗,對現(xiàn)有教育方式進行改革,重點是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考核方式力求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考查,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達到國家要求的應用型人才要求。新教育方式的探索和實踐證明,強大的理論只有應用到實踐中去,才能體現(xiàn)其價值,而實踐能力才是培養(yǎng)學生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高嬿,張運波等.電氣工程專業(yè)“電力系統(tǒng)分析”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3(20).
作者簡介:
倪晶(1975.06-),黑龍江牡丹江人,講師,從事電力系統(tǒng)分析的教學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