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雁
【摘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渠道,而思想政治的教育對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與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大學生作為我國未來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我國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上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其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是當代社會主義大學發(fā)展的本質要求。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真正的發(fā)揮作用,本文針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創(chuàng)新措施。
【關鍵詞】高校 ?實踐教學 ?思想政治理論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042-02
實踐教學是當代教育教學單位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很多學科上都很適用,包括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運用對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非常強大的功能和意義,這是理論教學所無法比擬的。但是當今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使得市場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僅要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而且在個人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方面要求也變得更高,所以為了提高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必須對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含義概述
根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模式自身的特點和要求,以及實踐教學的一般含義,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含義的解釋是,教師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教學作為基礎,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對實踐活動的親身體驗,幫助學生深刻、全面的理解所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并能夠熟練的運用這些理論知識來實現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體系的自主構建,進而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屬于一種教學活動。
二、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
近年來,國家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越來越重視,并在有關文獻中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所有課程要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探索實踐教學的長久有效模式,建立與完善實踐教學的保障機制。由此可見,實踐教學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當中所發(fā)揮的巨大作用。要想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建立與完善實踐教學的保障機制,就必須對當前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1]。
因為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不同,而且實踐所具有的特點使得實踐教學也具有實踐的特點,即實踐教學具有開放性、參與性和創(chuàng)新性,這就為實踐教學模式需要創(chuàng)新提供了理論依據。馬克思主義對實踐的理解是人類對客觀上的所見在主觀上形成的活動,隨著實踐方式的不斷改進、人們對實踐對象認識的不斷深化,以及實踐主體能力和素質的不斷提升,實踐本身也會跟著不斷發(fā)展。
另外,實踐教學對象的特殊性也要求實踐教學模式必須創(chuàng)新,因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對象是90后的大學生,這些學生所具有的最顯著特點就是思想積極活躍、敢于嘗試,充滿探索精神、冒險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針對這樣的實踐對象,為了迎合與發(fā)展他們的特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模式就不得不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實踐教學的作用,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從而提高其思想政治理論水平。
創(chuàng)新是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雖然高校在思政課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中并沒有直接、明確的對創(chuàng)新進行指出,但在理論上創(chuàng)新卻是必須的,而且任何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都需要通過一定的教學模式來實現。所以只有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才能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真正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和要求[2]。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模式單一
實踐教學模式單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長期以來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也是阻礙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效實施和創(chuàng)新的主要因素。實踐教學作為思想政治理論傳播的有效途徑之一,如果其模式單一、缺乏多樣性和創(chuàng)新性,不但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的積極性,而且也無法調動個性不同、專業(yè)不同的學生參與實踐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由于時間等因素的限制,導致目前大多數高校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通常都被安排在寒暑假內進行,進行通過實際考察然后寫一篇調查報告,但是寒暑假是自由的時間,而且教師也無法驗證實踐的真實性,使得部分學生投機取巧,隨便弄篇報告便應付過去,這就使得實踐教學變得毫無意義。
(二)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脫節(jié)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與理解主要就是通過實踐實現的,通過實踐人們可以對知識獲得理解與掌握,同時也能從實踐當中獲取新的知識,但是人們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的主要作用就是幫助學生正確與容易的理解與掌握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體系,并能夠學以致用。但是在實踐教學的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其不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計劃之內,使得其在真正的落實工作中逐漸出現了與理論教學的嚴重脫節(jié)現象,從而導致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無法實現[3]。
(三)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度不夠
由于高校主要進行的是某一專業(yè)的培養(yǎng),這就導致了一些學校、教師和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不重視,且不管是專業(yè)課還是公共課其地位都明顯低于其他科目。因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中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所以導致其實踐教學也無法有效的開展和進行,進而也就無法發(fā)揮實踐教學模式的作用,也無法實現對高校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實踐教學缺乏系統性和規(guī)范性
由于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經費不充足、師資力量不雄厚等情況,從而導致教師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缺乏科學、合理的安排,并且實踐教學的安排和設計缺乏系統性與規(guī)范性。實踐教學的規(guī)范性和系統性能夠保證實踐教學正常有序的進行。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對策
任何事物的創(chuàng)新都需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因此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也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由于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需要滿足的條件是多方面的,所以本文只提出一些相對較重要的條件。
(一)以創(chuàng)新理論作為基礎和前提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模式要想獲得創(chuàng)新,就必須以創(chuàng)新理論作為基礎和前提,因為創(chuàng)新理論是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依據。思政課之所以運用實踐教學模式,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掌握和運用。雖然實踐教學是以實踐為主,但也不能脫離理論教學。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具有一定的系統性,這就要求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始終貫穿三觀教育和培養(yǎng)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思想[4]。
(二)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
實踐教學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主要表現形式有案例教學、視頻教學、課堂討論等,最近又出現了一種研究性的實踐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主要內容是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提出有關課題,讓感興趣的、想要參加的學生積極參與該課題的討論當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有序的組織和引導,并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落實到實踐教學當中去,從而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
(三)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和人文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點不是培養(yǎng)學生的某項技能,而是注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和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樹立,以及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等的養(yǎng)成與提高。為了實踐教學更好的發(fā)揮作用,為了實踐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為了以上目的的實現,教師應該向學生強調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所蘊含的弘揚人文精神和提高學生個人素質的意義。
(四)加強思想政治理論教師的實踐水平
教師作為文化知識的主要傳播者,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加強其實踐水平是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模式實現創(chuàng)新的關鍵。教師在高校人才的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全面的發(fā)展、文化的傳播等工作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同時教師作為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方案的制定者、實踐教學主題的確定者、實踐教學活動的實施者和實踐教學報告的審閱者,這些都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實踐水平,需要教師通過實踐去完成。
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水平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強弱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養(yǎng)成具有很高程度的決定性,培養(yǎng)現代大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現代教育發(fā)展的新要求、新目標。因此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以及較強的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能力。
高校應該為教師提供參與實踐鍛煉的機會和條件,讓教師定期的參與地區(qū)或單位的考察,從而使教師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視野逐漸得到開闊,實踐經驗逐漸得到豐富、實踐能力逐漸得到增強,對書本外的知識了解的更多,進而實現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所具有的巨大作用[5]。
思想政治理論作為高校教學過程中任何專業(yè)都必須學習的一門必修課程,高校與教師必須對其引起足夠的關注與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是為了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給當代大學生,讓他們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質,是為了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意識。通過文章的介紹,思想政治理論的實踐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這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更多的人們意識到思想政治理論對人類教育的重要性,同時文章提出的創(chuàng)新對策對當前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創(chuàng)新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金艷.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究[D].寧夏大學,2014.
[2]朱婷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4.
[3]丁春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及其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思路與對策[J].社科縱橫,2011,01:121-124.
[4]丁春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及其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現狀、問題與原因[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02:108-112.
[5]葉山土.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思考[J].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