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淼
【摘要】現代社會的兩大特點是——既充滿著競爭,又需要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在各類生產和研究性活動中,無一不滲透著團隊精神和合作現象,而且合作程度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合作成就的大小。這是一種時尚性潮流和不可逆轉的發(fā)展之勢。社會發(fā)展呼喚著與時俱進的人和精神。學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為了讓學生能夠早日適應社會和生活需要,學校及其教師要本著“以生為本、全面發(fā)展”的指導思想,努力結合學科教學的特點,高度重視并關注對學生進行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為促進他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性基礎。本文結合高職體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試簡要闡述之。
【關鍵詞】高職體育 合作團隊精神 學生健康教育 和諧發(fā)展
隨著社會開放性程度的不斷提升,高度分工又高度整合的團隊合作現象比比皆是。簡單地說,合作就是相互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它既需要為了統(tǒng)一目標而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也需要一種為了集體利益而自我犧牲的精神?!皥F隊”是合作的核心元素和關鍵詞,而團隊精神已成為現代企業(yè)人才的重要特征。對于高職學生群體,無論精神風貌現狀,還是面向未來的生存和發(fā)展,都需要用團隊合作精神進行教育、培養(yǎng)、強化和鍛鑄,逐步形成個性、品質、氣質和性格等精神力量,以有效支撐他們的和諧健康發(fā)展。體育課程以“健康第一”為指導,對于打造高職生的團隊精神而言,確是一種無可比擬的良好載體。
一、簡析體育課程與團隊精神的兼容滲透性
體育課程的全部內容是,在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對學生進行“強體”和“健心”兩大方面。與其它學科相比,體育課程有一個顯著特征——學習活動的集體性。若是舍棄了集體形式,體育課程的許多內容將毫無意義甚至不復存在。比如,幾乎所有的球類訓練和比賽都屬于集體項目。即使乒乓球單打項目,也必須是在“一對一”形式下進行,若是沒有了對手,又如何開展真正意義上的訓練與比賽呢?再如田徑類的跑步運動項目,就算是獨自強化訓練,那也是要以“某些無形對手”為目標,要么把之作為學習目標,或者與之一爭高低。也就是說,體育課程及其教學活動蘊藏著豐富多元的團隊精神和合作元素。在高職體育課程活動中,我們應當充分挖掘教材和教學活動中的這類資源,有意識、有目標、有針對性地滲透和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不僅貫徹良好的品質教育,把健體育心的課程目標全部落到實處,而且為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源源不斷地輸入活力元素。
二、對高職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的簡要實踐
1、 在情趣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高職學生具有個性化群體特征,如以“自我為中心”為典型的“90后”“00后”時代特質,缺乏相應的責任意識和自控能力,對團隊合作的意義和作用沒有足夠性認識等。因此,在高職體育課程活動中,執(zhí)教者要有效把握并充分利用學生求趣、求新和求異的心理需要,努力在情趣化教學中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加強合作的實質性好處,把團隊精神元素逐步植入到他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實踐之中,從中贏得寓教于樂和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三大球類”等集體性項目教學過程中,注重以學生分角色活動的形式,對他們開展“以合作提升質效”的訓練與教育,在形成角色意識中逐步增強“團隊合作取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在競爭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團隊合作的合理性。無論在日常化訓練還是各類競賽性形式中,“競爭與合作”總與體育活動同時存在而且是如影隨形、密不可分。這就必須講求一種“合理分工、緊密合作”的藝術性。如在籃球教學賽中,球感較好、視野開闊的運動員要堅持后衛(wèi),命中率較高且運動速度較快的運動員適合前鋒,而個頭較高、動作靈活的運動員則更適合于中鋒角色。只有進行合理分工,才能在揚其所長中獲得更大的勝算幾率,贏得“遇強則強、遇弱更強”的比賽效果。而在籃球教學比賽結束后,教師還應讓參賽者從各自角色出發(fā),深入交流相應的心得體會。一方面引導和啟迪他們再接再厲、揚長避短,一方面有針對性地讓他們增強合作雙贏的情感態(tài)度體驗。
3、在開放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團隊合作的目標性。科學的思想認識和準確的目標定位是團隊合作的靈魂因素與核心元素。離開了統(tǒng)一而堅定的目標意識,就好比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團隊精神和合作共榮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在高職體育開放性教學活動中,執(zhí)教者要通過各類途徑和方法,有效地“激勵、喚醒、鼓舞”學生,要學會確立共同的努力目標,并圍繞這個目標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以不斷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如在開展籃球運動訓練中,或在組織對外籃球比賽時,要引導學生按照各自所長的類型自行組合,他們自然能夠圍繞“比賽獲勝”主題來討論交流;完成選拔任務后告訴學生——共同目標在團隊合作中的重要性,同組每個成員都必須為這一共同目標而努力進行,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不斷地增強其目標意識。
4、在日常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團隊合作的技術性。團隊合作的目標性和拼搏精神固然重要,其技術性要素也是鼓舞人心的必備之物。只有這樣,才能在合作共贏中不斷增強學生的進取精神和成功信念,否則就成了虛無主義行為和純粹性的精神追求,終究會讓學生對團隊合作失去原有的興趣和信心。因此,在高職體育日常教學過程中,執(zhí)教者要本著戰(zhàn)略性指向和戰(zhàn)術性指導并重發(fā)展的指導思想,注重對學生積極有效地滲透“田忌賽馬”之類的技術性元素,引導他們逐步學會對于體育理論知識與技術戰(zhàn)術的優(yōu)化與整合,不斷豐富合作內容,有效拓展合作形式,把團隊合作活動逐步地引向深入?!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如此而為,團隊合作精神才能滲透到學生的血液之中。
總之,我們要堅持體育課程活動的有效載體和良好平臺,逐步鍛鑄高職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努力培養(yǎng)更有精神內涵的社會建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