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
摘 要: 約翰.菲茨杰.肯尼迪是美國歷史上第35任總統(tǒng)。他的就職演講對美國民眾的引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大量修辭的運用??夏岬涎菡f中的三種主要的修辭手法,第一種是排比,排比的使用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能增強語言的氣勢。其實是對照,對照可以增加語言韻律。最后是隱喻,隱喻可以使文章雋永深刻。修辭格作為重要的語言修飾手段,為演講增加了色彩。
關鍵詞:修辭手法;肯尼迪就職演講;影響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在英文政治演講中,美國總統(tǒng)的就職演講是一個重要部分??偨y(tǒng)在就職演說中的演講表達著他或者他代表政黨的觀點,必須得到民眾的信服。作為語言修飾的一個工具,修辭在就職演說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大多數(shù)美國總統(tǒng)都會在就職演講中用到修辭,肯尼迪也不例外。這篇論文將探究肯尼迪演講中三種主要的修辭——排比、對照和隱喻。通過對其修辭的研究,我們能更清楚的了解到在美蘇爭霸時期美國的外交政策。也能知道美國民眾為何輕易接受這位年輕的天主教總統(tǒng)。
第二部分 修辭學的研究
什么是修辭?不同的書籍給出的定義各不相同。Harold.B.Allen稱之為“更有效的說話與寫作的藝術”。我們來更詳細的細述這個定義:修辭是一種藝術,它是表達人的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語言應用。
交際修辭和美學修辭構(gòu)成了西方修辭。前者被認為是消極的言論,后者則被認為是積極的言論。什么是交際修辭?當我們說話或者寫作時,我們需要清楚地表達自己,包括我們的觀點、情緒、目的。只有這樣客觀事物才能被準確的引入,接受者才可以知道我們的意圖。而表述的整個過程叫做交際修辭。美學修辭則是所有修辭格的使用。
人們的邏輯思想可以用交際修辭和美學修辭來表達。交際修辭強調(diào)詞匯的準確性、結(jié)構(gòu)的嚴謹性、上下文的適當性,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語言的交際作用。美學修辭尤其強調(diào)修辭格使用過程中的想象力和協(xié)調(diào)性,以便語言更加多彩,更加富有表現(xiàn)力,刻畫在讀者頭腦中的圖像也就更生動形象。
第三部分 演講中的修辭
3.1 平行結(jié)構(gòu)的意義
“排比”一詞源于希臘語“parallismos”,是并列的意思。排比通常用來表達相關的涵義,幾個句子或是段落中有著相似的結(jié)構(gòu)或是一致的語調(diào)??夏岬涎菡f中的每個語言層面上都有排比的出現(xiàn)。詞語層面有:"The energy, the faith, the devotion which we bring to this endeavor will light our country and all who serve it..."演講者用了“energy,faith,devotion”三個詞,一方面顯示出美國人巨大的貢獻。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人們的愛國情感,激發(fā)了人們的熱情。在第二十二段,"tyranny, poverty, disease, and war itself"這幾個詞形成了排比結(jié)構(gòu),代表了美國人的敵人。
此外,從十四段到十八段,肯尼迪用了五句含有排比的句子,“Let both sides”,分別說明了不同情況的不同處理辦法。用分開的段落來說,可以逐漸增強氣勢??夏岬戏駴Q了一個共產(chǎn)主義國家的建議,真誠地希望在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下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世界。
排比被肯尼迪大量的用到,主要是平行結(jié)構(gòu)使演講莊嚴、正式,且增強氣勢。演講結(jié)束后,每個美國公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2 對照的使用和效果
對照,同樣是源于希臘語,意思是“反對”。作為一種修辭手法,對照在演講中也是被大量使用。對照通常是把意義相反或相對的語言單位放在平行或?qū)ΨQ結(jié)構(gòu)中。如果能很好的使用對照,可以使語言簡潔且節(jié)奏和諧。
肯尼迪的就職演說正是開篇就用了對照。"We observe today not a victory of party but a celebration of freedom--symbolizing an end as well as a beginning--signifying renewal as well as change". 他成功的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此外,肯尼迪,這位天主教總統(tǒng),將競選的勝利說成是自由的狂歡,大大拉近了他與普通民眾的距離。
對照也反應在句子段落上,如"Let us never negotiate out of fear, But let us never fear to negotiate"。在這篇演講中,最著名的是"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通過對比“ask not”與“ask”;“your country”與“you”,肯尼迪想揭示的恰恰相反,他的最終目的是激起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懷。說話者變換了從句中主謂的位置就是激起人們的忠誠、熱情、責任,由此抓住人們的心和關注。
3.3 隱喻的使用和含義
隱喻,作為一種重要的修辭格,是將兩個不同元素進行比較,包括本體和喻體。詞語的隱喻化就是想取得個藝術和修辭效果。
為了增加演講的活力,肯尼迪在演講中使用了大量的隱喻。第九段中,肯尼迪將“the Americas”比作“own house”這其實明顯預示了他想成為大陸的主人?!皊hield”本是一種保護工具,而在這里意味著對于新興和弱小國家的保護,也暗示著美國強有力的國防。
另外一處明顯的隱喻就是十九段的第一句"And if a beachhead of cooperation may push back the jungles of suspicion" ."beachhead"意味著合作的開始,"jungle"意味著懷疑。這個比喻的句子簡潔、含蓄而深刻。
第四部分 總結(jié)
就職演說,是最高領袖的象征,也是聰明才智的匯聚。肯尼迪向世界宣告他將統(tǒng)治美國。閱讀過肯尼迪的演講后,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他的外交政策是反共,并且繼續(xù)和由蘇聯(lián)領導的社會主義陣營冷戰(zhàn)。
本文研究了肯尼迪就職演說中三種主要修辭格。主體部分詳細介紹了平行,對照和隱喻。政治演講中修辭作為一個至關重要角色,會使得演講富有藝術性、煽動性、可增強語言的氣勢。
參考文獻:
[1]L.Pop,I. Laza. Discurs politic si comunicare,vol.I,Editions Universitatii, Oradea, 2004:87-88.
[2]馮翠華(1995)《英語修辭大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
[3]胡曙中(2002)《英語修辭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上海
[4]黃任(2007)《英語修辭與寫作》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上海
[5]束定芳(2011)《隱喻與轉(zhuǎn)喻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上海
[6]王玉龍(1996)《英語修辭與寫作》青島出版社,青島
[7]向雅莉(A)肯尼迪總統(tǒng)就職演說辭修辭探析,1006-6365(2003)03-0112-02
[8]謝祖鈞(1988)《英語修辭》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