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艷紅
【摘要】語文教學需要提升,借助信息技術這樣一個全方位的平臺,實現(xiàn)了二者的交替。整合帶給我們的有優(yōu)勢、有誤區(qū),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撥云見霧 ,多尋找整合的切入點,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全新飛躍。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語文學科 整合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052-02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就是把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學習的基本工具與語文學科的教與學有機地融合?!罢稀笔且粓雒嫦蛭磥矶至⒆阌诂F(xiàn)在的教學改革。力求把語文教學中許多該做卻難以做好的事情真正做好,是讓過去一切寶貴成果得到更好的繼承發(fā)展,并真正實現(xiàn)共享。
一、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優(yōu)勢
(一)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豐富了語文學習情境
信息技術教學具有形象直觀、內容豐富、動態(tài)呈現(xiàn)、信息容量大等特點,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圖片、動畫、聲音、文字等等是多樣而豐富的,學生對具體形象事物感興趣的心理特點,非常有利于他們知識的獲取、建構與存儲。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比如在教《我最喜歡的電視欄目》時,我讓學生在多媒體上自由地搜索自己喜歡的欄目,如《焦點訪談》《開門大吉》等,了解各主持人的風采,了解欄目的特色,說說喜歡的原因,既鍛煉了他們的口才,也培養(yǎng)了他們合作學習的意識。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使多媒體計算機的視聽功能全部展現(xiàn)出來,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
現(xiàn)代社會對閱讀、寫作、識字能力提出了新的目標。預習課文時,讓學生自己上網(wǎng)瀏覽搜索相關資料,既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又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在學完課文后,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領悟文章的內涵,拓展其他方面的知識,適當?shù)刈寣W生從網(wǎng)絡中再多掌握些內容,也是相當不錯的。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為語文知識的獲取提供了條件。
二、語文教學應用信息技術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近年來,課件制作成了多媒體工具的主要方式,甚至幾乎成了能否運用信息技術的標志。
(一)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應富有特色
把靜態(tài)的書本教材,變成由聲音、文本、圖像、動畫構成的動態(tài)教材,如在講授《岳陽樓記》時,我運用多媒體先展示江南三大名樓,然后引出岳陽樓,配上古箏曲,引出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給文言文教學帶來廣闊的空間。課件設置的目標是有利于記憶,為深入理解課文張本。是審美的過程,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藝術素養(yǎng)。
(二)要選點切入,適當拓展,化難為易
(三)不可因此全盤否定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不能懷疑語文老師存在的必要性
各種手段都具有各自的特點和獨特的功能,在教學中是相互補充、取長補短的關系。粉筆、黑板和口授,永遠也不可能退出歷史舞臺。多媒體教學只是教師授課的教學手段之一。語文教師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三、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誤區(qū)
(一)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在整合過程中的角色錯位
在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過程中應以語文學科的學習為主,信息技術只是學習語文過程的一種輔助的課堂工具。我們要防止在整合過程中角色的錯位,必須分清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到底以誰為主的問題。
(二)在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過程中,語文學科特點的缺失
語文教學主要是聽、說、讀、寫,就是要求學生背誦、記憶、理解、掌握并加以運用。所以在整合過程中不能忽視學生語文基礎和語文素養(yǎng)。
(三)整合過程中教師主導性或學生主體地位的喪失
在整合過程中要防止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只是作為一名旁觀者極少言語,缺少必要的引導;或者老師只是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體現(xiàn)自主學習的裝飾,當學生坐在多媒體教室中上課時,老師依然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侃侃而談,此時多媒體電腦就成了投影儀,只是放放圖片與課件而已。這樣做不僅是教學資源的一種浪費,更使得教師主導地位學生主體地位喪失。
要解除這些誤區(qū),就必須了解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各自的本質特點與內在要求,使兩者之間達到高度契合,深化整合的程度。
四、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之間的整合對教師教學提出的要求
在觀念上要改變: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以下幾個方面的觀念要轉變:教師角色由教轉向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課堂教學整合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由以教師為中心到師生互動的主動學習方式;真正向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角度轉變。
在教學方法上要創(chuàng)造:在教學方法上以單純的講授式,已越來越不適應教育的需要。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之間的整合得到了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支持,又符合學生的主動學習需要,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在教學模式上要創(chuàng)新: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讓學生利用校園網(wǎng)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資源在教師指導下收集和整理、分析信息。對學生制定出不同的發(fā)展層次,使學生在學習中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的設計核心是立足于人的發(fā)展,要同時注意與傳統(tǒng)教學有機結合。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努力探索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不斷提高中學語文教師的現(xiàn)代信息素養(yǎng),要與時俱進,促進學生有個性的、全面的發(fā)展,更好的完成黨和國家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
參考文獻:
[1]顧德希.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J].中國遠程教育,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