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薇
【摘 要】近年來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開展,高中英語教學模式逐漸走出只注重書面作答能力培養(yǎng)的桎梏,聽,說,讀,寫四方面的教學失衡狀態(tài)得以糾正,但在一些教學細節(jié)方面還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本文中,我將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對英語教學工作進行探究,并結合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幾點自己的意見。
【關鍵詞】高中英語 教學工作 聽說讀寫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79
眾所周知,英語是現(xiàn)今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語言,是國際間交流與對話的官方指定語言之一,因此,自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制度,英語一直在我國高中教育課程設置中占據(jù)著一席之地,和語文數(shù)學并列為高中主修科目,并在高考中占據(jù)著絕對重要的分值比重,因此對于高中生來說,英語是師生教與學過程中的重點學科之一。
聽,說,讀,寫是語言教學的四大基本任務,尤其是對于高中生來說九年義務教育在字詞語法方面給學生打下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因此高中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開展,從國家制定高中英語教學大綱大綱來看,新時期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實現(xiàn)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工具性和交際性功能,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應試教育時期只注重培養(yǎng)學生書面作答能力的教學理念的教學模式,在日常教學階段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均衡性的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總體上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一、聽,注重規(guī)律性
對于一門語言學習來說最基礎的部分就是要能夠聽懂對方在說什么,這樣才能催生出相互交流的可能,因此對于英語教學來說首要的任務就是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
對于學生來說,從聽到一知半解再到完全聽懂是一個漫長過程,學生能夠在此期間內(nèi)最重要的是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對于高中生來說學習上的自我控制能力明顯不夠。聽英語是一個相對單調(diào)的過程,因此學生聽力過程中容易因乏味感而半途而廢,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相應的督促,通過固定聽力時間等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條件反射,幫助學生在英語聽力初期逐漸適應時間規(guī)律。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調(diào)查信息表明,一般要兩到三個月,學生在聽英語方面就能形成學習慣性,即使不用教師監(jiān)督大部分學生也能夠自覺的進行聽力訓練。堅持規(guī)律性的聽英語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還能增加學生的詞匯敏感調(diào)度。聽力往往伴隨著相應的問題,因此學生在帶著問題聽的過程中會集中注意力尋找中心詞匯,久而久之也會鍛煉學生閱讀過程中快速發(fā)現(xiàn)重點內(nèi)容的能力。
二、說,克服開口障礙
語言的學習是一個反復重復的過程,只有不斷的運用才能更為熟練地掌握,為更加深奧語言層次的接觸打下良好的基礎。就以我們的母語漢語來說,雖然不是每個中國人都能夠寫對漢字但能夠確定的是不存在生理缺陷的中國人都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情感表達,人類并不是天生就具有運用熟練運用語言的能力,而是經(jīng)過后天一步步培養(yǎng)起來的,尤其是說話的能力。我們在日復一日的交流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文字和語法的重復,最終達到熟能生巧張口就來的程度,但在我國英語是一門外語,基礎的缺乏使得學生本身在心理上就不自覺地產(chǎn)生退縮情緒,并且對應的語言運用環(huán)境的缺乏,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開口說話的機會僅僅局限于四十五分鐘的課堂上,練習量的缺乏大大降低了學生說英語的勇氣和信心,怕說錯以至于干脆閉嘴不說,進而導致“啞巴英語”的教學現(xiàn)象。因此,英語口語教學的重點任務就在于重新喚回學生開口說話的勇氣。
在我看來,要想幫助學生克服開口說英語的學習障礙,對于教師來說要做到要增加學生開口說話的機會,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滿足感和自信感。以往的教學制度對于學生的說話能力進行了無形中的限制和壓抑,長此以往大部分學生不僅說話能力得不到鍛煉,并且主動開口的積極性也大大降低,導致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氛圍的死氣沉沉,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提問、討論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生主動思考,然后利用回答問題的機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口說英語,對于答案的標準與否教師不用太過在意,主要是對學生主動開口的勇氣給予肯定和表揚,在這種表揚為主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虛榮心和自信心都得到相應的滿足,從而導致學習動力加大,主動參與課堂的欲望加強,如此良性循環(huán)下,民主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會逐漸形成。
三、讀,掌握分析技巧
對于英語來說,閱讀體現(xiàn)在英語學習的方方面面,不僅僅局限于文章閱讀的本身,聽力和寫作方面也對英語的閱讀理解能力有著相應的要求,但從高中學生學習實用性的角度來說,閱讀理解最重要的作用還是體現(xiàn)在高考中。雖然這種說法在素質(zhì)教育過程中表面上來看不符合發(fā)展性的教學理念,但在如今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考試在我國選拔人才的過程中占據(jù)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尤其是對于高考來說,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可能性。而閱讀理解在高考英語中占據(jù)著近一半的分值比重,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著英語的成績高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依舊注重問題的解答,教給學生正確的解題技巧。如中心句子主要隱藏于首尾兩段,作者的觀點一般會通過轉折句式和他人語言的引用中表達出來,每段的第一句話往往代表其段落大意等等,從而幫助學生在做題過程中提高速度和準確度。
四、寫,遣詞造句的靈活性
在我看來,寫作是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難度最大的部分。聽、說、讀三個方面主要側重于考查學生某方面的突出能力,而寫作這是對所學英語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考察和鍛煉,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僅要對單詞短語知識的意思及用法掌握精確,同時對于整篇文章的結構性也要進行總體上的把握,在情感展現(xiàn)方面也要具有層次性。因此對于寫作教學來說,主要培養(yǎng)學生靈活處理知識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聽說讀三方面單獨能力的基礎上教給學生知識的綜合及分離運用能力,如在遣詞造句方面要注重精確性,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詞語的辨析與區(qū)別;而在語法使用方面又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獨特性,盡量避免如單純的主謂賓等“爛大街”式簡單語法的使用;文章骨架構建方面則要著眼于文章整體,促進文章更加具有層次性。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增加文章的可讀性。
以上文章中我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對英語的教學工作提出了幾點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也許在某些方面還存在這一定的教學思維狹隘性,但希望其中具有可行性的部分可以對其他英語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啟發(fā)和幫助??傊?,希望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英語教學的明天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