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興琴
【摘 要】高中生物,是理科中很重要的一門基礎學科,也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離不開概念和實驗,當然更重要的是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關鍵詞】高中生物 復習 記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35
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復習方法進行一些探討。
一、生物概念的復習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的生物概念和生物原理,這些都是教學目標中明確規(guī)定學生必須掌握和熟記的。但是,有些概念比較的枯燥,學生在理解和記憶的時候會有困難,死記硬背的現(xiàn)象比較常見。學習的時候雖然已經(jīng)記住了,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和考試中,卻會出現(xiàn)很多的錯誤,這是因為學生缺少對概念和原理的重視,在復習的時候往往一帶而過甚至忽略不計,因此教師要給學生講授一些基本的熟記概念的方法,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首先就是直接記憶法,這個方法適用于一些普通的生物概念和生物原理,即我們從字面就可以理解概念,記住了概念和原理的名稱也就能夠聯(lián)想到具體內容。比方說食物鏈、消費者、生產(chǎn)者這一類的概念,非常有利于學生直接記憶。但是要注意有些概念的特殊性,其名稱和含義是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的,教師要特別提醒學生,不要混淆。例如我們學過的“單倍體”這個概念,雖然名稱中有一個“單”字,但是實際上這個“單”不僅指的是一個,有可能是兩個,三個等多個染色體組。對于類似的這種概念,是教師在課堂上所要強調的重點之處。要督促學生將這些特殊概念整理出來,記在筆記本上,專門在早自習的時間拿出來背誦和記憶。還有一種方法是強化記憶的方法,也就是我們將要記憶的知識點進行濃縮和提煉,記住最精華也是最基礎的部分,每個概念都有它的關鍵詞,記住了關鍵詞,再加上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學生就會比較容易記住了。其實不管是什么樣的記憶方法,都離不開重復,熟能生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理解的基礎上盡量的多去重復,反復記憶,即使再復雜的概念和原理,也會留在腦海中的。
二、生物實驗的復習
考試中的實驗題往往考查的是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與理解能力的結合,因此格外的重要。教師在上實驗課的時候可以配合多媒體教學手段,形象的使用流程圖和表格等形式,加深學生對實驗的了解,還可以把詳細的實驗步驟做成幻燈片的形式在課上給學生播放出來,這樣會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那么在做實驗的時候,學生會不由自主的聯(lián)想起來幻燈片上的內容。每次實驗結束以后做好一個小的總結,比如說這次實驗有什么收獲,學到了什么新的內容,或者實驗失敗了,那么我們就要及時的總結出失敗的原因是什么,這些總結在學生最后復習實驗的時候是很珍貴的復習資料,教師一定要強調好其重要性。在生物實驗中,有一部分學生經(jīng)常是只看實驗結果,卻忽視了實驗的分析過程,只一味地追求實驗的成功,但是在實驗失敗的時候并沒有冷靜的分析失敗原因。而生物學又是實驗性非常強的一門學科,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都是同樣重要的,同樣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實驗過程的分析對于生物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和促進作用,既能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有利于下一次實驗的成功,還能使得學生學會在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收獲到的比付出的要多得多。細心的學生有可能還會有意外的發(fā)現(xiàn)也是很有可能的。
在復習實驗的時候可以用到一種很有效的復習方法,那就是專題復習。很多實驗都是有關聯(lián)性的,把相似和關聯(lián)性強的實驗放到一起進行復習,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們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學習基本的研究方法。教材上有所有基礎實驗的推理過程和研究方法,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特別留意,身為生物教師,更要幫助學生有目的的進行課堂學習。抓住實驗的重點和難點,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注意回歸教材,因為教材上的實驗原理和實驗分析都是很基礎也是很經(jīng)典的實驗素材,學生必須時常查閱教材,反復研究,這樣每一次看書都會有新的收獲。在逐漸熟悉和理解教材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也要自己琢磨實驗步驟,學會能夠獨立的完成整個實驗,而不是依靠教師。高中生物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自主實驗、建立科學研究的思維和方法。
實驗主要分為觀察類和操作類,比如說我們實驗中最常用到的儀器——顯微鏡,科學觀察的基本要求是學生要能夠客觀的觀察實驗對象,并詳細的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對實驗結果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我們在講到“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這一課題時就需要學生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實驗。這一實驗的主要原理是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具體的觀察過程是:在這個實驗中,學生不僅要親自動手操作顯微鏡,還要仔細的觀察實驗對象,記錄下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實驗結果。教師在這個實驗中要注意引導和提醒學生注意顯微鏡的操作和使用。
三、歸納和總結
在生物的新課學習過程中,一般都是將知識分塊學習。但當學完一部分內容之后,就應該把各分塊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歸納整理成系統(tǒng)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在腦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記憶。要想做好平時的歸納和總結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就是要注意歸納和總結的順序,也就是說我們要在復習的時候把握好課本上的邏輯和空間順序,按照順序來把各個知識點串起來,最好能讓學生專門拿出一個本子來,列出詳細的知識框架和知識體系,這樣才能更加有利于系統(tǒng)的復習。第二是要注意每節(jié)課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要在備課的時候注意每節(jié)課之間的關聯(lián)性,要讓學生在學習新課的時候也能聯(lián)系到以前學過的舊知識,順便可以鞏固,這樣一舉兩得。第三點是要注意抓住重難點知識的特點和規(guī)律。簡單來說就是教師要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理清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知識,不能沒有側重點。另外,教師在課堂上和課下要多給學生一部分練習的時間,這樣可以大大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對待經(jīng)常出錯的地方,學生要注意整理錯題,多反思,多總結,這樣在下次遇到同樣的題目時就可以減少出錯的幾率,增加正確率。在考前的生物復習課上,教師要講究練習和復習的形式和效率,抓住學生最常見的一些錯誤和知識點進行鞏固加強,可以適當?shù)某鲆恍┫嚓P的題目讓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因為很多學生同樣的錯誤往往還會再次出錯,有了強化訓練可以更加使得學生印象深刻,這樣的話針對性也會更強,既有效的利用了時間,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有利于學生在考試中的穩(wěn)定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