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娟
【摘 要】多媒體與物理教學有機整合,可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情境,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探究知識,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 初中物理 課堂教學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041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是物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也是廣大物理教師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然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因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條件等方面的影響,使得物理教學面臨諸多困境,初中物理高效課堂之路舉步維艱。針對初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導,在有利于初中物理高效課堂實踐層面上,去總結、挖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的實現(xiàn)方式。
一、運用多媒體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有些知識比較抽象,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合理利用則可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動態(tài)化。例如:講“眼睛和眼鏡”這一內容時,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及其矯正過程比較抽象,用多媒體動畫模擬出光經(jīng)過近視眼或遠視眼時成像位置的光路圖,學生很清楚地看到像不能落到視網(wǎng)膜上,而當配上凹透鏡或凸透鏡,成像剛好落在視網(wǎng)膜上。整個過程直觀、形象,學生對近視眼為什么配凹透鏡、遠視眼配凸透鏡理解就非常透徹了。再如:在學習“電流和電路”時,電流的形成非常抽象,看不見也摸不著,教師可運用多媒體動畫摸擬出電荷在導線中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使燈泡發(fā)光,很形象化,學生理解的效果很好。在探究“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時,學生對電阻絲是如何繞在瓷筒上、電流是如何流經(jīng)變阻器的,覺得很難觀察清楚,比較抽象??蛇\用多媒體的動畫技術模擬變阻器的組裝過程以及電流流經(jīng)變阻器的路徑,當滑片的位置改變了,電流的路徑就隨著改變,學生看明白后再動手實驗探究滑動變阻器是如何通過改變連入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流大小的。這樣層層透析,難點就突破了。
二、運用多媒體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利用多媒體教學時,課件是按教師的教學思路設計好的,學生只能循著教師設定好的路徑去思考和學習。那么教師在課件的設計中要注意啟發(fā)式的教學,設計一些啟發(fā)式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但不要設置固定不變的答案,鼓勵學生多角度、開放、發(fā)散的思考問題,并可把學生的思維結果用展示臺投影到屏幕,這樣既可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又可以克服課件設置固定不變的弊端。
三、運用多媒體豐富課堂知識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知識的形成來源于自然,來源于生活。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運用學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更便于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最終目的是應用于社會、服務于社會、發(fā)展于社會,所以為了加強課堂物理知識生活化,在物理教學中,要把“生活——物理——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并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體現(xiàn)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思想,使學生不再認為學習物理枯燥無味。例如在學習“發(fā)電機”及“遠距離輸電”時,我在教學中靈活地采用多媒體視頻素材,有效地豐富和鞏固了學生的課堂知識,同時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強烈欲望。
四、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物理知識、物理規(guī)律來源于生活實踐,學習物理離不開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過豐富多彩有趣生動的物理實驗,讓學生分析、歸納物理概念及規(guī)律,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但由于受到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如可視性不強的實驗,抽象物理現(xiàn)象,實驗效果不盡如人意,而通過多媒體技術可模擬完成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難以操作的物理實驗,可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如:電流的形成,電磁感應,失重狀態(tài)等,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再現(xiàn)模擬,是教師用敘述、掛圖等傳統(tǒng)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效果。
五、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教學過程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老師講學生聽,課堂上以老師為主,學生扮演被動接受的角色;調動學生投入學習的方式也很單一,即提問式,這種教學方式有時很難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用形象生動的動畫模擬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過程,直觀地展示出各種物理現(xiàn)象和過程,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和變化過程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增加了物理現(xiàn)象和過程的真實感,使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抽象枯燥的弊端,方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感知和理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地增強了學生的投入意識,在老師的引導下,使學生以最簡捷有效的方法獲得科學知識。例如在講到?小孔成像?這個內容時,如果僅僅用文字敘述學生是很難理解的,而采用多媒體動畫模擬小孔成像的過程,便能讓學生一目了然。
六、運用多媒體應注意
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但它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媒體。能否在教學中使用,完全取決于教學需求。它的角色應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協(xié)作交流工具,代替不了教師的課堂現(xiàn)場教學和智慧。在使用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不能過分依賴于多媒體
不恰當?shù)亩嗝襟w技術應用,往往不僅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而會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不良影響。如:一些老師將主要精力放在制作課件上,整堂課基本是由教師點擊鼠標,由計算機按程序將教學內容一一展現(xiàn)出來,這樣一堂課就成了“流水課”,把原來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演變成“以電腦為中心”的教學,其結果是上課時師生“圍著屏幕看”,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均未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還有些老師在追求豐富多彩的視聽和動畫效果時,過度使用與教學無關的圖像、音樂、動畫,使學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精彩的畫面和悅耳的音樂上,而無法專心于畫面和音樂所蘊含的教學內容,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不能用多媒體模擬實驗完全替代物理實驗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實驗是不可替代的。應盡量讓學生親自操作、親自觀察,讓學生獲取第一手資料,對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是很好的鍛煉.對于一些限于條件,不能進行的實驗,用多媒體模擬,才是可取的。
總之,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地廣泛應用,已經(jīng)成為當今教育領域的發(fā)展主流。我們應當不斷地學習、運用、總結,采用多媒體課件優(yōu)化教學過程,真正完成觀念的轉變,使物理課堂教學改革進入到嶄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