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芙蓉
【摘要】在小學語文中,古詩詞表達中有著獨特的內(nèi)涵,在傳統(tǒng)文化中古詩詞是語文中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古詩詞有利于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文化和文學發(fā)展的傳播。目前,在新課改的基礎(chǔ)條件上,隨著古詩詞的研究和探討,古詩詞教學越來越受重視。教師在古詩詞的課堂上,想要獲得好的效果,就需要講究教學方案的技巧,通過挖掘古詩詞的背景資料。使學生更好的了解詩詞,同時激發(fā)小學生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詩詞意思,掌握好古詩詞的教學方式。
【關(guān)鍵詞】古詩詞 小學語文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64-01
目前,很多學校的教師已經(jīng)開始意識到古詩詞在語文教學上的重要性,但是教學方法枯燥乏味過于簡單,猶如滔滔江水的背誦模式和枯燥無味的翻譯。這些古詩詞詞義的梳理以及詩句背誦,學生無法真正體會到詩詞的蘊藏的美感。要想在古詩詞教學中取得好的效果,就要讓學生掌握古詩詞的真正含義。
一、小學生古詩詞的教學分析概念
古詩詞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其只分析了古詩詞的基本內(nèi)容,并未注重小學生古詩詞的音韻美感,在新課改的背景情況下還沒有意識到古詩詞在小學生教學中傳遞的情感。為了使小學語文古詩詞得到更有價值的語文教學模式應采用新課改中新型教育策略,引導小學生在學習古詩詞作品時可以深入了解作者的感受。
二、古詩詞教育在小學生語文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學生的興趣,注重古詩詞背誦
在應試的教育基礎(chǔ)上,死記硬背成為教師教學古詩詞方法的主要手段,背誦雖然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力同樣也可以抹殺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語文課堂上,通常一個課時就可以搞定一篇古詩詞包括學生背誦、講解以及背景介紹等,之后布置作業(yè),通常第二天教師利用課前幾分鐘對學生進行抽查,這種教師慣用的模式會使學生失去古詩詞學習的興趣。
(二)忽視學生意境理解,注重古詩詞的內(nèi)容解說
古詩詞作為古代優(yōu)美的古言,是多姿多彩的一種意境及心情,詩詞是用自身的感受去理解古詩詞的含義?,F(xiàn)在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籠統(tǒng)分析古詩詞的詩意,而忽略了去品味古詩詞的意境和美感的介紹,在傳授學生基礎(chǔ)知識時教師也要讓學生懂得如何鑒賞和品味古詩詞的意境及方法。
(三)忽略詩詞文學鑒賞,注重古詩詞翻譯
在小學古詩詞教育中,教學只側(cè)重于掌握古詩詞的背誦、背景、介紹和翻譯等基礎(chǔ)知識,從而忽略了詩詞的一些特點:詩詞鑒賞、審美感受、意境體會,從一節(jié)趣味橫生的古言課變成乏味的講解課,這樣一來對學生來講都是枯燥的,學生除了記住重點詩句和詞語根本沒有了解古詩詞的美感;而有的教師恰恰相反,只側(cè)重鑒賞而忽略重點,在古詩詞描繪中繪聲繪色的鑒賞忽視了詩詞的基礎(chǔ)講解,把情感氛圍渲染排在教學首位學生根本沒有掌握基礎(chǔ)知識。
三、小學古詩詞教學方法和策略
根據(jù)小學生語文古詩詞的教育,以學生為主,通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給出幾點教學方案建議和策略:
(一)采取朗讀的方法體會詩詞的文字美感
在教學進行時,古詩詞課文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句子,教師可以重點畫出以朗誦的方式,讓學生重點背誦朗讀。例如,唐朝著名詩人王維,他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的詩句,一首簡單的送別詩作者并未采取復雜的方式表達,學生在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就可以看出詩人借助時間的飛逝,營造出惜別的氣氛達到藝術(shù)效果的渲染,通過送別友人表現(xiàn)出作者的惜別之情。前兩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寫出了送別友人的風光景物,在平平常常的景色中,卻充滿了濃厚的詩意。
(二)構(gòu)建詩詞歌賦的情感畫面
古詩詞是古代人對事物的一種表達方式,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構(gòu)建詩詞的情鏡,通過情鏡教學的策略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古詩詞的意境美感。例如,唐朝詩人李白《望廬山瀑布》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描繪當時的情鏡:“在溫暖的陽光普照中,香爐峰頂盤旋著紫色云霧,我在遠方看到廬山瀑布就如一條白色絲綢懸掛在山川面前,從高山中飛流直下形成幾千尺,猶如天邊的銀河飛奔而來”,通過特殊的視野作者描繪出廬山波瀾壯觀的瀑布。
(三)分析整體彰顯作者感情
我國多數(shù)古詩詞都是寄托作者的情感,在幫助學生方便記憶和理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整體分析古詩詞使學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例如,三國曹植的《七步詩》中,詩人通過豆子、豆莖來做比喻,通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來表達作者對兄弟相殘的無奈,以及對現(xiàn)實的不滿。起初詩詞都是圍繞豆莖、豆子來描寫,利用豆莖與豆子比喻自己和兄弟的處境,表達了作者對兄弟的斥責。教師可以利用文章的直接表達的方式來讓學生體會詩人的感情。
(四)鑒賞名詞名句,體會詩中富含哲理
在博大精深的古詩詞中,古詩詞的種類也是多樣化的其中包括抒情、贊美、言志、歌頌詠物等都是富有重要的哲學理論[1]。例如,宋朝王安石《泊船瓜洲》的七言詩,同時也是一首抒情詩,作者在規(guī)劃大好前程時突然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詩人通過一語雙關(guān)表面上看詩寫思鄉(xiāng)之情卻又暗示自己將踏上政治的舞臺。教師在小學語文古詩詞中可以結(jié)合詩詞的背景分析以及哲理的引導。
(五)以誦讀為本,體會古詩詞音樂、語言美
語言是古詩詞表達的精髓,蓄含豐富的哲學道理,根據(jù)有獨特的音韻美。誦讀可以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增加語感,同時可以體驗詩詞的審美感受。為了使學生更好的了解文意教師可以加強以下幾點:第一,學生在誦讀的時候盡情的讀,要放的開。第二,讀對古詩詞的節(jié)奏步驟,教師可以提供一些節(jié)奏的知識給學生參考。例如,五言、七言的規(guī)律,音節(jié)與意義的朗讀策略。第三,融入自身的情感,朗誦出詩人的感情,隨著詩人的情感提高自己的審美價值。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朗誦方法。如:組織學生整體讀、點名讀、角色扮演讀、散讀等方法,貫穿于整個課堂[2]。
五、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古詩詞在我們中華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中有著不可代替的影響,是我們現(xiàn)在教學的教育源頭,是后人在學習和研究古詩詞中的寶藏,教師在古詩詞的教學中要不斷創(chuàng)新,豐富知識,帶動學生一起去感受古詩詞中的博大文化,促使小學語文教學在古詩詞更加完善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陶文翠.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對學生人文素質(zhì)培養(yǎng)的作用[J].教育文化論壇,2012(02):44-47.
[2]陶文翠.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對學生人文素質(zhì)培養(yǎng)的作用[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2(01):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