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超峰
摘 ? 要: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復習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以線串珠”的方式,通過編制故事或是以實驗情境的方式把要復習的知識點串接起來,使零碎的、分散的知識點形成有一定順序、梯度和懸念的知識鏈條,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并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使相關知識系統(tǒng)化,從而提高物理課堂復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物理復習;以線串珠;以點帶面;復習有效性
“知識就如珍珠,如果不會整理,恰如一盤散沙,沒有太大的價值,只有串成美麗的項鏈,才會價值連城 [1 ]?!眳钦龖椑蠋煹倪@句話充分說明了復習方法的重要性。
1 ? 概念界定
“以線串珠”指在物理復習中通過編制故事或是以實驗情境的方式把要復習的知識點串接起來,使零碎的、分散的知識點形成有一定順序、梯度和懸念的知識鏈條。
“以點帶面”指在物理復習中引導學生把與某一知識點有關的例題進行歸納整理的過程,不僅有利于學生強化本章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還可以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有效復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加深對以住所學知識的理解,強化對以往知識的記憶,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理清知識的脈絡,取得盡可能好的復習效果。有效復習的成效不僅體現(xiàn)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也體現(xiàn)在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2 ? 當前物理課堂復習的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當前中學物理課堂復習存在的問題有:有些教師在復習時將要復習的知識點羅列出來,講述給學生聽并要求他們記住;有些教師在復習課中過分依賴多媒體,一屏一屏的展示復習內容,看似課堂容量大,但多數(shù)學生記不住展示的內容;有些教師在復習課上以練習代替復習,大搞題海戰(zhàn)術……這樣的復習,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收效往往甚微。
造成物理課堂復習低效的原因是部分教師過多關注自己“教什么”、“教了什么”,沒有關注學生應該“學什么”、“學會了什么”,以為講完了,學生就學會了。教師在復習課中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復習低效的主要原因。
3 ? 物理課堂有效復習的實踐與研究
要提高物理課堂復習的有效性,我們要重點關注三個問題:一是要明確復習目標,明確學生“復習什么”;二是要講究復習策略,引導學生“怎么復習”;三是要注重復習評價,關注學生的“復習到什么程度了”。下面我就以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八章《壓強》為例,談談“以線串珠,以點帶面”復習模式的應用。
3.1 ? 依據(jù)課標挖掘考點
俗話說“目標是行動的導向”。要提高物理課堂復習的有效性,就必須明確課程標準的要求,因為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guī)范和質量要求。所以復習之前教師一定要認真解讀課標和考綱要求,依據(jù)課標考綱要求明確各章考什么?怎樣考?考試難度怎樣?然后結合物理課本詳細列出考查目標和考試內容之間的雙向細目表。
比如,在復習八年級物理第八章《壓強》時,我們首先要明確課標對本章的要求是:通過實驗探究學習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通過實驗探究知道液體壓強的特點和影響因素;能用液體壓強進行簡單計算;知道連通器的特點和帕斯卡原理;能用實例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了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2 ] 。在明確課標要求后,教師要根據(jù)課標要求再次回歸課本挖掘出本章詳細的考點并以雙向細目表的形式呈現(xiàn),明確本章要復習的內容。
例:第八章《壓強》考點雙向細目表(表1)
3.2 ? 以線串珠理解內涵
“以線串珠”的復習模式就是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或是實驗情境把要復習的考點用問題的形式串接起來,一個問題和一個問題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零碎的、分散的考點形成有一定順序、梯度和懸念的知識鏈條。這種復習方式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便于學生理解、記憶,提高課堂復習的有效性。
比如,在復習第八章《壓強》時,我們可以以一個圓柱形薄平底容器,把本章所有的考點通過這個容器為載體串接起來,形成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知識鏈條,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實踐操作等方式去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復習相關考點,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發(fā)展自己的實踐能力和探究精神。
例:第八章《壓強》“以線串珠”復習題設計(表2)
3.3 ? 以點帶面觸類旁通
“以點帶面”是指教師在復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把與某一知識點有關的例題進行歸納整理的過程,這個學習過程必然會在他們大腦中形成一個比較完整而又系統(tǒng)的認識結構,不僅有利于學生強化本章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還可以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比如,在復習第八章《壓強》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時,我們就可以通過“以點帶面”方式把生活中常見的流體壓強的例子通過自我總結、組內合作等方式進行歸納。例如,生活中常見流體壓強的例子有:火車安全線、飛機機翼、跑車尾翼、軍艦前后護航、用力吹兩張紙的中間、用吸管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兩個乒乓球中間、吸管噴霧等。
總之,有效復習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以線串珠,以點帶面”的復習思路,采用“依據(jù)課標,挖掘考點”“以線串珠,理解內涵”、“以點帶面,觸類旁通”的復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復習興趣,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歸納知識、應用知識,提高物理課堂復習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啟萬.談初中物理總復習課的有效性[J].中學理科園地,2011(11).
[2]吳正憲,周衛(wèi)紅,陳鳳偉.吳正憲課堂教學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