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級中學曹鳳山☉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教育局教研室 陳朝陽
年年新氣象歲歲求本真
——2015年浙江高考試題評析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級中學曹鳳山☉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教育局教研室 陳朝陽
2015年浙江省高考數(shù)學試題秉承自主命題以來的成功經驗,依據(jù)最新的《考試說明》,以有利于高校選拔新生、有利于中學數(shù)學推進課程改革為命題原則,體現(xiàn)了“起點低、落點高、入口寬、方法多樣、區(qū)分度好”等特點,試題在考查雙基的同時,全面檢測考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和進入高校繼續(xù)學習的潛能,既考慮目前中學數(shù)學教學的實際,具有良好的評價功能,又充分體現(xiàn)新課改的主流方向.
(一)新
1.創(chuàng)新試卷模式
由附表1可以看出,自2004年浙江省自主命題以來,今年是試卷模式變化最大的一年.相比2007~2014年,總題量減少兩題,與2005、2006年總題量相同,但格局又有變化,減少了選擇題、解答題數(shù)量,增加填空題數(shù)量、填空數(shù).伴隨題型數(shù)量的變化還有賦分調整,相比2007~2014年,選擇題分數(shù)減少10分,減少的分數(shù)加在填空題8分,解答題2分.
附表1:2004~2015年浙江省高考數(shù)學試卷模式對比
2.引進新題型
出現(xiàn)一題多空填空題,有一題兩空、一題三空兩種形式,填空題單空4分,多空6分.這是浙江自主命題以來第一次采用這種題型,在全國各省市試卷中使用這種題型的也不太多.
(注:標注的為2015年浙江省理科試卷中的題序,下同)
1212
12
(xe1+ye2)|≥|b-(x0e1+y0e2)|=1(x0,y0∈R),則x0=_____,y0= _____,|b|=______.
簡析:一題多空的形式是在一個主題下分解出兩個(或者三個)答題點.第9題作為填空題第一題,試題相對簡單,對雙曲線的標準方程中的基本量a,b,c之間的關系,焦距、漸近線等知識點加以考查.由于粗心、基礎不扎實等因素,仍然可能出現(xiàn)一些錯誤,如焦距與半焦距混淆,a,b,c的關系混亂等,一空出現(xiàn)問題不影響另一空得分,考生“學有所得,各得其分”.第10題第一問求分段函數(shù)下的函數(shù)值,第二問考查基本函數(shù)圖像、圖形變換、復合函數(shù)性質,以及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等,具有一定難度,通過考生“分步得分”,體現(xiàn)考生之間的差異.第15題作為填空題的壓軸題,一題三空,試題以空間向量為背景,文字語言與符號語言結合,主要以符號語言構筑新穎的問題情境,首先考查對單位向量、數(shù)量積、向量運算的幾何意義等的理解,考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選擇自己的解法,當然,閱讀理解不過關直接就被擋在門外,具有一定的選拔功能.
由于填空題與選擇題在解題要求上的差異,增加填空題數(shù)量與空數(shù),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準確、熟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空題一方面增加了考查知識的廣度、深度,也有助于在降低試題難度的同時保持一定的區(qū)分度,開發(fā)、拓展了題型的功能.
3.靈活編排
相比考試說明中參考試卷的編排方式,高考試卷體現(xiàn)了高度的靈活性,不拘泥于固定形式,根據(jù)選材內容、試題難度等特點擺放其位置,一題多空沒有排在一起,前面三道一題一空,最后一道一題三空;考前大家比較關注理科解答題中各知識板塊的排列次序,特別是函數(shù)與數(shù)列問題.自主命題之初(2004~2006年)壓軸題位置都是數(shù)列,在以后8年中只有2008年出現(xiàn)在這個位置,2009、2010、2012三年沒有在解答題中出現(xiàn),其余年份出現(xiàn)在解答題第一、第二位置,給人以數(shù)列要求逐漸降低,甚至淡出的感覺,今年又卷土重來,重新占據(jù)壓軸位置.函數(shù)題則在解答題第18題,不過,分析函數(shù)試題考查內容不難發(fā)現(xiàn),這類試題具有極大的彈性,稍加改動出現(xiàn)在壓軸題的位置也屬正常,今年的編排模式也為以后試卷編排模式留下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4.試題出新
試題繼承浙江省一貫風格,情景新穎,表述簡捷脫俗,理科第5、6、7、8、14、15、18、20題等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理科第6題,取材于集合的知識背景,素材直接見教材中的閱讀材料,考生看到的可以是集合基礎上的新定義問題,又有深厚的背景等,試題似信手拈來又內涵豐富,規(guī)避題型套路,充滿數(shù)學味.
(二)活
1.知識綜合靈活
不斷尋求新的知識綜合方式,第14題線性規(guī)劃結合圓(面),第15題向量與立體幾何綜合,文科第7題立體幾何與平面幾何、解析幾何有機結合,考查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論證能力,理科第20題以遞推數(shù)列為背景,表面考數(shù)列,深層考函數(shù),對思維能力的要求達到較高層次.
2.設問角度活
示例2第7題:存在函數(shù)f(x)滿足,對任意x∈R都有().
A.f(sin2x)=sinxB.f(sin2x)=x2+x
C.f(x2+1)=|x+1|D.f(x2+2x)=|x+1|
第5題:如圖1,設拋物線y2= 4x的焦點為F,不經過焦點的直線上有三個不同的點A,B,C,其中點A,B在拋物線上,點C在y軸上,則△BCF與△ACF的面積之比是().
圖1
簡析:第7題依托三角函數(shù)的周期性、對稱性,以及二次函數(shù)的對稱性,考查函數(shù)概念.抽象的概念考查以具體函數(shù)為依托,試題題干簡樸,惜字如金,符號表述內涵豐富.存在:只要有就行;對任意x∈R,都有且僅有唯一的實數(shù)值與其對應,直接判斷思考不太順暢,反向思維,考慮反例,對于同一個自變量有不同的實數(shù)值與其對應!如取以判斷B,C錯誤;文科第8題與理科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深刻考查了對函數(shù)概念的理解與思維的深刻性.第5題表面是定量形式,考查直線與拋物線的位置關系,實際上,從點A、B向y軸作垂線,記垂足分別為M、N,
故選A.問題考查的是拋物線的概念,以具體的問題為背景,考查對概念的理解與運用.以上兩題都體現(xiàn)出:數(shù)學是玩概念的,概念是數(shù)學的根本.
3.布局謀篇活
在難度排列上既繼承傳統(tǒng)優(yōu)點,又不斷創(chuàng)新,三個平臺共同壓軸:第一平臺選擇題的第7,8題,第二平臺填空題的第14,15題,解答題第18,19,20題各有特點,降低單題的絕對難度,每題都有“節(jié)點”,共同實現(xiàn)區(qū)分.另外,文理試卷只有三道試題相同,五道姊妹題,保持了較大的差距.一些姊妹題既同根同源又形態(tài)各異,如文科第13題與理科第15題,兩題命題思路一致,一個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一個是空間向量基本定理,但涉及知識范圍差別大,解答能力要求懸殊.
(三)實
附表2:2015年浙江省高考數(shù)學理科考查內容分布
平面向量156向量運算的幾何意義64數(shù)列352015等差等比數(shù)列、前n項和公式;數(shù)列與不等式證明2013.3不等式144線性規(guī)劃(其他板塊中幾乎都有不等式滲透,解、證、性質運用、求最值等都有考查)42.8立體幾何2,8 5,51341715三視圖,體積計算;三角形翻折、二面角等;異面直線所成角;線面垂直、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2919.3解析幾何55961915拋物線的概念、雙曲線性質;橢圓與直線位置關系,三角形面積、函數(shù)最值2620 403674150100
1.全面考基礎,突出主干知識
根據(jù)2012年版浙江省教學指導意見,高考對試題考查內容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從附表2可以看出,理科試題覆蓋了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三角函數(shù)、函數(shù)、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數(shù)列等板塊的主要內容,知識點分布合理,雙基仍然是考查的重要目標,支撐中學數(shù)學的主干知識,如函數(shù)、數(shù)列、解析幾何、立體幾何、三角函數(shù)等,在試卷中占較大比重.不等式內容沒有解答題,實際上細細分析,不等式滲入到了各個板塊內容,理科20道題中有11題與不等式相關;從附表3可以看出,文科試卷與理科試卷在試題知識點覆蓋、突出主干知識等方面具有類似的特點.
附表3:2015年浙江省高考數(shù)學文科考查內容分布
數(shù)列1061715等差、等比數(shù)列通項;等比數(shù)列通項公式,前n項和Sn與an關系,錯位相減求和2114不等式65144不等式性質;線性規(guī)劃96立體幾何2,4 5,51815三視圖,體積計算;空間線面位置關系判斷;三棱柱的性質、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2516.7解析幾何751541915橢圓綜合立體幾何、線面角、線線角等;橢圓離心率;直線與拋物線位置關系、三角形面積2416 403674150100
2.突出通性通法,兼顧特技
試題突出通性通法,又給不同思維層次的考生不同發(fā)揮空間,讓每個考生都能發(fā)揮自己的水平,得到不同的分數(shù).整卷讓人感覺沉穩(wěn)又不失活力,試題不偏不怪,均可以用常規(guī)方法來解決,但是要想完整、準確地解答則需要扎實的雙基和良好的數(shù)學素養(yǎng),若要快速解答則需要數(shù)學智慧和特殊方法.
示例3第15題(見示例1)
簡析:考后都反映本題難度比較大.難在何處?首先概念理解不到位,基本定理不熟練,對向量運算的幾何意義不理解,符號看不懂,后面便無從談起,然后是運算技能不過關,不能設計有效的運算途徑.實際上,由空間向量基本定理,可以更簡捷、順利地求解.設b=x0e1+y0e2+ e(3其中e3⊥ei,i=1,2,x0,y0∈R),由b·e1=2,b·,解方程組得到x0=1,y0=2,進而有|b|=2.以無招勝有招,強調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重要作用.
示例4第18題:已知函數(shù)f(x)=x2+ax+b(a,b∈R),記M(a,b)是|f(x)|在區(qū)間[-1,1]上的最大值.
(1)證明:當|a|≥2時,M(a,b)≥2;
(2)當a,b滿足M(a,b)≤2時,求|a|+|b|的最大值.
簡析:函數(shù)試題的位置在解答題第三題,按以前的難度情況,應該位于中等難度.今年按常規(guī)套路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1)實際上,當|a|≥2時,明顯有:M(a,b)≥|f(-1)|=|1+b-a|①,M(a,b)≥|f(1)|=|1+b+a|②,由①、②得2M(a,b)≥|1+b-a|+|1+b+a|≥|2a|≥4,即當|a|≥2時,M(a,b)≥2.
(2)當x∈[-1,1]時,由f(x)=x2+ax+b,ax+b=f(x)-x2,|ax+b|=|f(x)-x2|≤|f(x)|+x2≤2+1,故|ax+b|≤3恒成立,由|a+b|≤3,|-a+b|≤3,得到|a|+|b|≤3,當a=2,b=-1時,|a|+|b|的最大值為3.
3.強調數(shù)學思想方法考能力重選拔
注重數(shù)學思想方法、數(shù)學能力的考查是浙江試題一貫的特色,今年這方面的考查明顯進一步加強.如理科第5,6,7,8,9,10,13,14,15,18,19題考查數(shù)形結合思想,第3,10,14,15,16,18,19題則涉及函數(shù)與方程思想,至于轉化與化歸思想則在大多數(shù)問題中都有體現(xiàn),根據(jù)近幾年浙江省高考命題情況,分類討論思想一般在解答題的最后一題出現(xiàn),考查的頻數(shù)也不高,今年位置提前,在第6,7,8,18,20題等問題中都有體現(xiàn),特別是第18題中深度考查.第8,13,17題突出考查空間想象能力,第19題考查運算與推理論證能力,特別是運算能力,第20題重點考查推理能力,通過新定義試題、新情境試題既考查考生的基礎,同時檢測考生繼續(xù)學習的潛能.
1.閱讀理解類試題的合適題量
抽象是數(shù)學的特色,符號化是其重要體現(xiàn),符號語言、圖形語言及文字語言之間的轉譯與理解是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內容,是考生數(shù)學學習能力的體現(xiàn),適當數(shù)量的閱讀理解類問題是必須的,但是,今年的試卷中第3,4,6,7,14,15,18,20題的“數(shù)學味”十足,是近幾年中符號化比較突出的一年,由于考生在理解上會花費比較多精力,試卷難度也就自然提升;
2.關于知識點重點考查、重復考查與知識點考查的缺位
2012年版教學指導意見中必修部分的學習內容減少,重點知識的重點考查勢在必行,但是重點考查與重復考查還是要注意區(qū)分.理科試卷中涉及不等式的問題有第1,3,4,6,8,14,15,18,19,20題等,有十道之多,涉及最值、范圍的試題有第6,10,14,15,18,19,15題,大有不等式一統(tǒng)天下之勢;第11題、第16題都在考查二倍角公式,理科試卷第8題、第17題都考查了二面角;與之相對的,比如文科試卷中雙曲線僅僅作為第7題一個無用的選擇支,其他試題則再無涉及.
3.關于方法考查
理科第14題、第18題都可以利用絕對值不等式的相關知識解決,而且充分顯示了其優(yōu)越性;理科第20題,利用數(shù)學歸納法基本上是按部就班的操作.對以上試題,參加過競賽、補充過相應方法的考生可以輕松應對,對一般考生則會無比煩瑣;第20題,從靈活運用知識方法、考查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等方面分析是一道優(yōu)秀的試題,如果以“機械操作”替代深層次的思維的方法可以解決問題,是不是考查目標的旁落?
另外,第17題立體幾何試題中點的標注,“A1在底面ABC的射影為BC的中點,D為B1C1的中點”,中點沒有字母標注,D標注在上底面A1B1C1中,下底面ABC中的中點字母考生要自己標出,結果肯定是很混亂.首先,不標出中點能達到什么考查目的?再者,在課本中或者類似的情形下,同一個底面上的字母形式盡量一致.雖有點吹毛求疵,但是作為國家級大考還是要盡量規(guī)范.
面對高考試題,考生、老師往往會有頓悟的感覺.“三年白學了!!”考完數(shù)學很多考生很無奈、悲涼、無助!面對考生的“三年白學”,教師做何感想呢?
“三年白學了??!”到底什么意思?學的都沒有考到?考的都沒有學到,沒有學會?
話肯定夸張了!以理科為例,拿掉第7,8,14,15,18,20題,發(fā)現(xiàn)三年也沒有白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還是占較大比例.高考畢竟是選拔性考試,期望人人歡喜是不現(xiàn)實的!
能做的就是努力能達到自己的最高境界,突破自己的瓶頸,拿到自己的高分.
學生沒有學的過程是癥結之一.急行軍的速度,新授課課本也是一帶而過,課堂PPT打出試題,教師自己讀題,然后開始講解,放電影一樣給出答案,諸如此類,人灌或者電灌,趕進度的結果就是都學過還不懂,做過還不對;數(shù)學也是語言學科,要遵循語言學科的教學特點,有閱讀、有模仿,會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給學生學習的機會,讓考生會學習,在考場上能表現(xiàn)出學習能力.
根基不牢是普遍現(xiàn)象.像理科的第7題、第15題本來是最基本的概念與定理的運用,考生卻如墜云里霧里,如拳頭打在棉花上有勁使不出.要在雙基上舍得下功夫,對概念、定理有感知、抽象、概括的過程體驗,在解題過程中考慮概念的運用方式、角度等,積累具體運用的經驗.
解題教學模式亟待改進.解題教學幾乎是目前講臺上唯一的課型,數(shù)學教解題一點不為過,關鍵是方法.對題型、套結論,堆積如山的練習,沒有理解、分析的過程的解題教學可以對付平時的模擬測試,難以適應選拔性考試的要求.教師多下水,多研究,學生才可能減負增效,把握合適練習量,過猶不及.教師有才,讓學生沾點靈氣,教師無才,讓學生學會自己思考,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都是必須的,學生還是要靠自己!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