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麗艷
[摘要]:著重介紹了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從感情的概念與種類開始描述,之后對感悟的價值進行分析,接著提出巧設意境情景交融、互動共鳴傳遞深情的教學觀點,最后以闡述作文要融入感情結(jié)尾。
[關鍵詞]:情感教育 語文教學 感悟 情景 互動
一、感情的概念與種類
人類是有感情的動物,而且人類的感情可以不斷地豐富。人類的感情有很多種,親情、至情、友情、愛情,交情,真情,情真意切;綺情、純情、溫情、思情、歡情、豪情、悲情,情景交融。五花八門不一而足。詩人白居易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學當中,情感教育也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文以載道,情為心聲。在語文教材里,很多文章都是千古流傳的名篇,行行字字里,洋溢著作者的激情,抒發(fā)著作者的情感,認真地閱讀,能夠與作者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文學就是人學,不管是什么體裁的文章,里面都顯著地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向往,對真理的呼喚。中學生都是青少年最美好的一段時光,這段時間的語文教學,應該始終貫穿情感教育,語文雖然是一種工具,但是它的思想性不可忽視,古往今來,很多優(yōu)秀的不同凡響的人物,他們的語言智慧都是無比的高超。從語文教學當中,認真地閱讀課文,挖掘文章里面深刻的人文精神,找到很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共鳴點,引領學生進入作者的心靈深處,從而豐富自己的心靈,塑造健康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會發(fā)現(xiàn)美、體驗美,進一步創(chuàng)造美,和大家共建一個美麗和諧的社會。
二、讓學生感悟到真情的價值
因為人有豐富的感情,所以在教學當中,利用語文學科的特點,以情感為主線,讓學生增加學習的興趣,認識到語文的意義,讓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先就是要做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一個對學生充滿愛的人,一個對生活充滿激情的人,懂得感情對人生的意義,能夠很好地把握感情在教學中的作用,當然也有著超乎常人的對情感把握的敏銳度。一個語文老師,如果不能夠做到一心營職,如果缺乏對教學的熱愛,如果對人生缺乏深刻的了解,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可能對教材中的文章有深刻的領悟,不會發(fā)現(xiàn)文章中真摯的人性之善。教師雖然不是一個作家,但是一定要有作家的耐心和觀察力;教師雖然不是一個杰出的詩人,但一定要有詩人的萬丈豪情和對現(xiàn)實的關注;教師也不一定是一個畫家,但一定要懂得去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描繪美。語文教師肯定不如音樂家的專業(yè)強,但是他一定要懂得語言的音樂性,一定要有音樂家的細膩和柔情。也只有做到了這些,語文教師才能夠充滿魅力的,帶領學生走進語文的感情世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人性的真情。中學語文課本《詩詞五首》中,介紹了幾首詩詞,在教學前要認真地查閱資料,掌握作者寫作的背景,感悟讀者的真情,杜甫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憂國憂民?在他的詩里面包含著對祖國人民的祝愿,渴望為民族奉獻自己的滿腔熱情。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貧寒家境的困擾,使得這顆唐代詩壇上閃著奇光異彩的新星,于約公元817年過早地殞落了,離開世界的時候年僅27歲,在他短短的一生當中寫下了幾百首詩,他是怎樣的懷才不遇,壯志未酬?陸游這個偉大的詩人,一生盼望著祖國的強大,年紀老大,胸懷天下,以年邁之軀,僵臥孤村仍夢赴邊關,馳騁沙場的一腔愛國情。這些都能對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激發(fā)起他們強烈愛國情懷。
三、巧設意境,情景交融
《不朽的失眠》這篇課文,我?guī)ьI大家認真地閱讀了一遍,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把學生們帶進了作者的情感之中,作者細膩的筆墨跨越千年時空,對張繼展開豐富的遐思聯(lián)想,細致地描繪了張繼落榜以后的失魂落魄,唐代詩人云蒸霞蔚,名家輩出,張繼才華并不超眾,不過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詩人,但是《楓橋夜泊》冠絕一時,成為千古傳頌的名篇,如果不是《楓橋夜泊》流傳下來,我們可能早已忘記了他的名字,但是,正是因為這首與眾不同的詩,讓他一直保持著在詩壇的不凡的地位,歷代詩選,都毫不例外地收入此詩,直到廣為流傳的《唐詩三百首》的問世,使這首詩成為唐詩三百名篇之一,傳誦在中國的大地甚至遠播海外?!稐鳂蛞共础芬皇自?,已使張繼千古留名,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賜,成為遠近馳名的游覽勝地。了解了《楓橋夜泊》這首詩創(chuàng)作的背景,學生們展開了無盡的遐想。實際上,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同樣的一首詩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允許每個人有不同的見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好的藝術作品,有廣泛的想象的空間。閱讀一篇文章,講解一首詩,采用多種方法,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比如播放幻燈片,配樂詩朗誦等多種形式,將學生帶進一種優(yōu)雅脫俗的意境,讓他們感受到美。再比如講授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這篇課文的時候,又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在課堂上進行表演,給同學們安排不同的角色,根據(jù)每個人的喜好和特點,讓他們朗讀課文,充分把握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境生情,以情感人。
四、互動共鳴,傳遞深情
在課堂上教與學產(chǎn)生頻繁的互動,桴鼓相應,如影隨形,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師生能夠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這是一個最基礎的教學要求。產(chǎn)生了共鳴以后,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和傳遞深情。我們學習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他那句振聾發(fā)聵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融進了多少愛國的情懷啊!整篇文章氣勢恢宏,層層蓄勢,音聲朗朗,一氣呵成,氣壯山河,富有音樂美的凝練語言抑揚頓挫,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我安排學生單人閱讀,小組一起閱讀,男女生合作閱讀,通過各種閱讀方法,然后進行積極的討論,同時布置作業(yè)要求學生寫讀后感。這些互動的方式,讓學生體驗到作者的壯志與情懷,讓學生產(chǎn)生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我再進一步拓展進行教學,向他們介紹了范仲淹的兒子,他的三個兒子個個繼承了他的遺志,每個兒子都十分優(yōu)秀,大兒子范純?nèi)蔬€做到宰相,而且有獨到的教育方法。《宋史》介紹到,范純?nèi)式渥拥茉唬骸叭穗m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爾曹但常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賢地位也?!币源伺囵B(yǎng)學生謙虛謹慎、拼搏向上、仁義讓人等多方面的道德情操。
五、生發(fā)情感,再現(xiàn)激情
語文教學最終的目的,是結(jié)合課文與作文的有機銜接,讓學生能說會寫,提高他們的語言文字智慧,進一步升華真情實感。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感情真摯,發(fā)自肺腑,文字樸實,描寫動人。通過一些關于細小瑣事的描述,表達了父親對作者的關懷,描繪了父親慈愛與高大的形象。給學生布置作文,寫相關的作品,要求一定要寫出對親人的感情。作文交上來,不乏佳作,有個學生寫了一篇《狠心的爸爸一樣是真愛》,描述了爸爸在自己小的時候,為了幫助別人,不得已把自己放在家里,自己嚎啕大哭。其實,爸爸有大愛,這是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的必須,屬于情感的升華,是靈魂的提升與凈化。
總之,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感情的投入,就增進了對教材的理解,加強了對作者寫作意圖的領悟,提高了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