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云??鄒虹霞??甘燦
[摘要] 目的 探討產婦剖宮產術后常規(guī)宮底沙袋加壓對產婦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剖宮產產婦,按照數字表法將所有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患者術后在宮底部加1kg的沙袋,對照組患者在腹部切口位置放置重量相同的沙袋,兩組產婦術后治療和護理方式一致,記錄術后出血量,詢問患者的舒適度,除此之外還要對產婦切口愈合的情況進行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的情況。 結果 觀察組出血量為(112.58±40.41)mL,對照組為(129.63±35.56)mL,兩組產婦在術后4h內出血量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89,P<0.05);觀察組產婦的舒適度不及對照組,但觀察組產婦切口愈合較對照組快;兩組患者均有嘔吐癥狀出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術后常規(guī)宮底沙袋加壓會減少產婦的不舒適度,術后出血量有所減少,并能促進切口愈合,對患者無其他不良影響,有重要臨床意義,可酌情推廣應用。
[關鍵詞] 剖宮產;宮底沙袋加壓;不良影響
[中圖分類號] R473.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04-85-03
臨床資料表明,剖宮產患者產后大量出血,嚴重時可危及患者生命,是我國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1]。目前多家醫(yī)院均認為術后常規(guī)宮底沙袋加壓可以刺激子宮收縮、減少術后出血量,而將其作為常規(guī)護理的一部分,沙袋加壓是指產婦術后回病房時,于患者腹部放置沙袋,以助患者早日排氣,并提高母乳的喂養(yǎng)率,有益于患者早日康復[2],迄今為止,宮底沙袋加壓的做法十分普遍。但產婦在術后短期時間內,會因精神緊張或宮縮無力等原因而出現出血和嘔吐等不良癥狀,這是常見的產科危癥,同時還會伴有食欲不振、嗜睡、浮腫、畏寒、脫發(fā)等癥狀,嚴重者還會出現休克[3],對患者的正??祻陀幸欢ㄓ绊?,為探討宮底沙袋加壓對患者的影響,筆者做了臨床實驗并對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現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法將所有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1~34歲,平均(25.5±2.8)歲,孕周為36~40周,平均(38.57±1.34)周,新生兒質量2.53~3.94kg,平均(2.92±1.04)kg,對照組患者年齡21~35歲,平均(24.4±2.9)歲,孕周為35~40周,平均(38.46±1.40)周,新生兒質量2.54~3.95kg,平均(2.87±1.13)kg。所有患者均無妊娠合并癥或者并發(fā)癥,術中也無大量出血的狀況,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新生兒體質方面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產婦在術后,護理人員將其推入病房,所有患者均呈平臥狀,同時護理人員要協助患者進行轉身、起身等活動,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剖宮產手術后,于患者宮底處加沙袋,質量為1kg,持續(xù)時間約為4h,對患者每小時的生命特征進行詳細記錄,若患者有不良反應發(fā)生,要及時向醫(yī)生說明;對照組患者于腹部切口位置放置沙袋,沙袋質量與觀察組相同,患者的護理方式也與觀察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采用稱重量法[4]對產婦術后的4h出血量進行測量,對所有術后產婦放置統(tǒng)一的護墊,患者出血量=(吸收血的護墊的重量-干凈的護墊的重量)/血液的密度(于本次實驗的計算中,患者的血液密度統(tǒng)一以1.05進行計算),計算的結果以()進行表示,同時對患者在手術后的4h內是否出現嘔吐現象以及患者嘔吐的次數進行觀察[5],計算患者嘔吐發(fā)生的概率。根據舒適量度表可對兩組患者的術后舒適程度進行評定,患者的主觀舒適度可分為4個等級:Ⅰ級為舒適,Ⅱ級為略感不適,Ⅲ級為極度不適。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對文中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出血量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4h出血量的比較
在兩組患者術后4h后,對兩組產婦的出血量進行統(tǒng)計可得,觀察組產婦術后4h內的出血量為(112.58±40.41)mL,對照組為(129.63±35.56)mL,進行宮底沙袋加壓的觀察組患者的出血量明顯低于腹部切口沙袋加壓的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89,P<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4h內嘔吐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在進行剖宮產手術后,采用同樣的治療和護理方式,通過觀察可得,宮底沙袋加壓的觀察組中有19例患者出現嘔吐癥狀,而腹部切口沙袋加壓的患者中有22例混著出現嘔吐癥狀,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由此可見,宮底沙袋加壓不會給剖宮產產婦帶來明顯的不良影響。
2.3 兩組患者加壓后舒適度的比較
經調查比較可得,兩組患者在加壓后,舒適度有明顯的差異,觀察組中,22例患者感到舒適,44.00%,13例患者略感不適,占26.00%,15例患者感到極度不適,占30.00%;對照組中,10例患者感到舒適,占20.00%,11例患者略感不適,占22.00%,29例患者感到極度不適,占58.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5.23,5.48,4.72,P均<0.05)。詳見表1。
3 討論
產后出血是分娩期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使用宮底沙袋加壓是希望其能刺激子宮收縮、減少術后出血量[6]。但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宮底沙袋加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產婦術后的出血量,說明使用宮底沙袋加壓刺激子宮收縮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使用了沙袋,會影響產婦的活動,增加產婦的不適感。且由于長期受壓,血液循環(huán)會出現障礙,從而引起組織破環(huán)損傷和壞死[7-8]。術后不采用沙袋加壓,利于產婦動作,嬰兒可以進行吮吸,而有效的吮吸可促進催乳素的分泌,有利于母乳喂養(yǎng)。而且沙袋不能清洗,可能會導致感染,且不透氣,產婦容易產生悶熱感[9]。
剖宮產術后使用沙袋加壓在臨床上使用多年,應用已較為廣泛,自然是有其優(yōu)點存在的,在手術切口的位置使用沙袋加壓能預防皮緣下滲血,促進切口愈合;在腹部壓置沙袋,能有效避免腹腔積血;對于瘢痕子宮,使用沙袋加壓能造成瘢痕局部缺氧,抑制瘢痕生長,使得切口整齊美觀,滿足了女性對美的需求[10]。使用沙袋加壓的時間一般在4 ~ 8h之內,便于產婦運動翻身,且可以在加壓的過程中在護士的協助下適當調整沙袋的位置。而從醫(yī)學及人性化的角度來看,產婦術后進行常規(guī)宮底沙袋加壓能夠很好地刺激患者子宮的收縮,對減少患者的產后出血具有較好的療效,能夠關閉附著于胎盤的血竇并壓迫肌層血管,從而促進血栓的形成,對抑制子宮出血有一定的作用,患者也會感覺更加舒適,但是用宮底沙袋加壓對患者進行治療的確會產生嘔吐、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等不良影響,因此,醫(yī)護人員更應注意對患者的護理,要時刻注意患者的表情、身體的變化,及時幫助患者進行轉身,以免引起患者更多的不適。
孕婦術后出血是一種常見的并發(fā)癥,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陰道流血過多。宮縮乏力性出血主要特點是胎盤的剝離延緩,在胎盤剝離前,陰道流血較少或不流血,胎盤剝離之后,患者子宮收縮乏力,導致子宮大出血,若出血未能及時止住,就會出現失血性休克,患者會出現心慌、面色蒼白、頭暈、血壓下降等癥狀,有時,當子宮無力將剝離的胎盤排出體外時,血液就會積聚于宮腔內,醫(yī)護人員可通過按壓宮底部,從而將胎盤壓出[11]。而軟產道裂傷導致的出血與子宮乏力所致的出血并不相同,軟產道裂傷流出的血液能夠自凝,當小動脈有所損傷時,流出的血液的顏色就較為鮮艷。而凝血功能障礙也會導致患者流血不止,其主要表現為血不凝,不易止血。
剖宮產術中出血的原因是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過度緊張,從而使子宮收縮乏力,導致子宮不能很好地恢復和收縮,并壓迫胎盤剝離面的血竇及肌層血管,而研究證明,胎盤因素、子宮裂傷等原因也會導致患者術后出血,其中以子宮收縮乏力為主,子宮肌纖維過度伸展、子宮肌纖維損傷、子宮肌纖維水腫淤血均可導致子宮收縮乏力。在臨床治療時,要根據患者產后出血的不同原因給予患者合理有效的止血措施。剖宮產術后切口愈合較差,可能會感染形成潰瘍,造成的遲發(fā)性大出血對患者的危害更大,切口愈合較差的原因包括解剖因素、子宮切口位置選擇不當、感染、縫合技術、產婦自身狀況等[12]。對于術后出血,先進性基礎治療,在根據B超的診斷結果對原因進行處理,若宮腔有殘留物,則進行清宮術,對于切口愈合較差,則根據愈合情況進行清創(chuàng)修補術或者子宮切除術。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較可得,觀察組患者的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感到舒適的患者也明顯多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宮底沙袋加壓的方式對患者的嘔吐現象并無明顯的緩解作用。
綜上所述,宮底沙袋加壓的方式對剖宮產患者的康復有很好的輔助作用,是一種科學而又人性化的幫助產婦盡快恢復的方式,能夠降低患者的出血量,減少患者的不適感,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于愛秀,張路云.剖宮產術產后出血相關因素分析[J].基礎醫(yī)學論壇,2008,12(22):680-681.
[2] 李靜,馬春遠,曾波瓊,等.剖宮產術后宮底沙袋加壓對產婦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3):210-211.
[3] 鄧德娟.剖宮產切口處置決明子袋壓瘡的預防[J].當代醫(yī)學,2009,15(13):112-113.
[4] 敖沙珍.剖宮產術后宮底沙袋加壓對產婦的影響[J].醫(yī)學美學美容,2013,22(4):149.
[5] 成書玲,宋梅.欣母沛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11,13(11):48-49.
[6] 鄧桂霞.自制子宮帽在剖宮產術中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13):2294-2295.
[7] 王愛寶.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分析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3):248-249.
[8] 魏雪馨.剖宮產術后宮底沙袋加壓對初產婦并發(fā)癥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35(4):583-584.
[9] 王成芳.剖宮產術后宮底沙袋加壓對產婦的影響[J].上海預防醫(yī)學,2013,23(12):673-674.
[10] 李毅,李娜,杜雪梅,等.子宮下段橫形環(huán)狀壓迫縫合術治療前置胎盤剖宮產后出血12例臨床分析[J].四川醫(yī)學,2014,13(6):700-702.
[11] 郝向東.高危產婦剖宮產術蛛網膜下隙丁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4,3(6):429-431.
[12] 游繼紅,陶素萍,楊曉敏,等.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76例臨床診治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17(18):34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