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英 (貴州航天醫(yī)院泌尿外科,貴州 貴陽 563003)
腎結石作為臨床上一類發(fā)病率較高的泌尿系統(tǒng)常見病,以青壯年作為高發(fā)人群,主要表現為腰部酸脹不適,或在身體活動增加時伴有隱痛或鈍痛感,嚴重時腰部可產生陣發(fā)性呈刀割樣的劇烈疼痛,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不小的影響?,F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經皮腎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腎結石得到了廣泛應用,我院現針對輸尿管軟鏡與經皮腎鏡治療腎結石的臨床效果展開對比分析,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自2012 年10 月~2014 年10 月收治的60 例腎結石患者,全部患者均在我院行CT 檢查后確診,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輸尿管軟鏡組及經皮腎鏡組,每組各30例。輸尿管軟鏡組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齡24 ~71 歲,平均為(45.6±2.3)歲。經皮腎鏡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齡25 ~73歲,平均為(48.5±2.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結石大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輸尿管軟鏡患者采用輸尿管軟鏡治療,全部患者取截石位后行全身麻醉處理,于輸尿管硬鏡直視下進鏡,使得輸尿管擴張后置入輸尿管軟鏡。確定好結石位置后,采用200 μm 的鈥激光光纖維進行碎石治療。經皮腎鏡組采用經皮腎鏡治療,全部患者取俯臥位,行全身麻醉處理后于B 超定位下選擇目標腎盞作為穿刺部位,穿刺成功后建立皮腎取石通道。將輸尿管硬鏡經工作通道進入,采用550 μum 鈥激光光纖碎石治療。
1.3 療效評價指標:將無明顯殘石或殘石直徑在3 mm 以下無明顯臨床癥狀作為清石成功,同時觀察兩組患者中不同直徑結石治療期間的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 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t 檢驗,以均數±標準差的形式對數據進行表示,以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清石率、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對比:直徑≤20 mm結石的患者行輸尿管軟鏡治療較經皮腎鏡治療相比明顯減少了術中出血量,同時縮短了手術時間,直徑>20 mm 結石的患者行經皮腎鏡治療較輸尿管軟鏡治療相比顯著提高了清石率、增加了術中血量,縮短了手術時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清石率、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對比
表1 兩組患者清石率、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對比
組別 例數 清石率(%) 術直中徑出≤血2 0量m(mm l結) 石手術時間(min)清石率(%) 術直中徑出>血2 0量m(mm 結l)石手術時間(min)輸尿管軟鏡組 30 88.24(15/17) 7.7±2.5 68.3±14.5 76.92(10/13)10.4±4.2 92.3±23.6經皮腎鏡組 30 81.25(13/16) 80.2±26.7 48.6±12.1 92.86(13/14)86.2±28.7 60.8±8.5
有研究報道指出[1],輸尿管軟鏡在治療直徑≤20 mm 腎結石方面具有重要的碎石效果,同時具有較高的清石率,同時可見此種治療方法具有術中出血量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等優(yōu)勢,與我院本次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但對于直徑在20 mm 以上的結石,若采用輸尿管軟鏡結合鈥激光碎石治療的手術時間過長,增加了手術操作風險的同時未能提高清石率。有臨床研究結果顯示[2],對于直徑在20 mm 以上的患者采用經皮腎鏡治療則可取得更好的臨床效果,結合本次研究數據可知,經皮腎鏡治療腎結石可明顯縮短手術時間,顯著提高清石率。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此種治療方法雖可作為治療較大腎結石的首選手段,但在手術期間仍易引起出血、感染、損傷周圍器官等情況[3]。為此,要求臨床醫(yī)師需掌握好手術操作技巧,并具備扎實的理論依據,以選擇合適的手術類型,治愈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 陳 明,徐丹楓,崔心剛,等.B 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鏡碎石術的臨床應用[J].山東醫(yī)藥,2010,50(10):78.
[2] 施小東,程 躍.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進展[J].國際泌尿系統(tǒng)雜志,2009,29(6):812.
[3] 陳 勇,潘文博,賴廣平,等.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J].廣西醫(yī)學,2006,28(5):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