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
大豐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江蘇大豐 224100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最易出現的合并癥,感染作為一種應激,會加重糖尿病病情,使糖尿病病情惡化,誘發(fā)酮癥酸中毒或高滲昏迷等急性并發(fā)癥,使糖尿病的處理復雜化,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該研究通過該院于2009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60例探討糖尿病合并感染的相關因素、臨床特點及治療經驗,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2009年1月—2015年3月60例糖尿病合并感染的患者進行分析,其中,皮膚感染有4例,呼吸道感染有24例,膽道感染6例,胰腺炎2例,肝膿腫2例,糖尿病病足有4例,泌尿系統感染有19例,其中1例為肺部感染伴糖尿病足雙重感染。60例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齡在28~3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4.4±2.3)歲,病程在 2~30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5.6±3.1)年。通過分析研究,60例患者主要的感染是泌尿系統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分別為31.67%、40%。
選取該院2012—2014年糖尿病發(fā)生重癥感染的患者60例進行臨床分析,先為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的患者穩(wěn)定血糖,同時對感染進行治療。
1.2.1 手術前檢查 患者在手術前要進行常規(guī)的手術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平均血糖為(32.87±5.9)×109/L,pH值為7.12~7.45之間,25例患者的血肌酐在181~401 μmol/L之間,血尿素氮在12~20 mmol/L之間,5例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10例患者血淀粉酶、脂肪酶等指標升高[1]。
1.2.2 治療方法 并根據患者的病情為患者進行相應的治療,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給予血液濾過等人工臟器替代治療方法,對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通過無菌清創(chuàng)操作方法,用雙氧水、碘伏、生理鹽水和新潔爾滅溶液混合溶液為患者沖洗,沖洗過后用無菌紗布覆蓋并且包扎,情況嚴重的患者可以將紗布浸泡在高濃度的生理鹽水或者抗生素溶液中,再為患者覆蓋被感染部位,每兩天進行一次換藥[2]。同時,囑咐患者多休息,給患者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控制血糖,保證血糖控制在8~10mmol/L之間,然后時刻進行血糖監(jiān)測,根據監(jiān)測出的血糖指標來為患者調整降糖藥物劑量?;颊哌M食以后,停止在靜脈泵注射胰島素,改用皮下注射胰島素的方法,并且根據患者的情況,給予吸痰、吸氧、導尿等處理,給予肝膿腫患者,行B超引導下肝穿刺,抽取膿液,及時糾正電解質紊亂的狀況。要嚴格控制患者飲食,囑咐患者多吃高蛋白、低糖份、易消化的食物,對部分病情較重的患者收集尿液、血液、痰液或感染部位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實驗。為患者進行抗感染的治療的時候,要提前了解患者發(fā)生重癥感染的原因以及致病細菌,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針對性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有效、好轉和無效,從而計算患者的總有效率。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t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以呼吸系統和泌尿系統感染最常見:呼吸道感染24例,占40%,泌尿系統感染19例,占31.67%,膽道感染6例,占10%,糖尿病足4例,占6.67%,皮膚感染4例,占6.67%,胰腺炎2例,占3.33%,肝膿腫2例,占3.33%,詳見表1。
表1 各部位感染分布情況
為60例患者進行治療后,有1例患者自動出院,1例肺部感染伴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伴有肺心?。┧劳?,其余的58例患者全部康復出院,見表2。
表2 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通過對60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感染的因素跟患者的年齡、病程、血糖控制水平、慢性并發(fā)癥及是否合并其他嚴重基礎疾病有關,見表3。
廖二元、超楚生等研究認為,高濃度血糖有利于鏈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等的生長,且高血糖狀態(tài)使血漿滲透壓升高抑制白細胞的趨化活性、粘附能力、吞噬能力與細胞內殺傷作用,大幅減少抗體的生成。如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較高血糖狀態(tài)中,自身抵抗力下降,同時常伴有血管神經病變、營養(yǎng)不良、低蛋白血癥、繼發(fā)水和電解質紊亂導致失水等綜合因素,易誘發(fā)感染,一旦感染,則加重糖尿病病情的可能性較大,對治療效果影響大,且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縮短患者的生存期,所以早發(fā)現、早治療意義重大。糖尿病患者在長期處于血糖較高的狀態(tài)中,導致血糖滲透壓高于正常水平狀態(tài),患者的白細胞功能就會被影響受到損害,白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就受到嚴重的影響,導致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從而被細菌感染引起重癥感染。相關資料顯示,白細胞吞噬細菌的作用在血糖水平為11 mmol/L的時候就會減弱,從而不能起到免疫抵抗的作用,而且以為人體在高血糖的狀態(tài)中,細菌繁衍滋生的能力最盛,所以是非常容易引起重癥感染的[4]。
表3 糖尿病患者發(fā)生感染的因素
(1)該研究提示,糖尿病合并感染與患者的年齡、病程、血糖控制情況及有無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等因素有關。
①隨年齡的增長,糖尿病發(fā)生感染的危險性增加。
②血糖較差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發(fā)生率明顯升高,可能與高血糖環(huán)境有利于細菌生長且可抑制白細胞功能有關。
③有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患者合并感染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無慢性并發(fā)癥的患者。糖尿病并發(fā)大、中血管病變時組織缺血、缺氧,有利于厭氧菌生長,同時由于血流緩慢,白細胞功能受抑,抗體分泌減少,亦導致機體易感染;神經病變時,患者感覺障礙,易受損傷,自主神經病變致膀胱肌無力、尿潴留,有利于泌尿道細菌生長繁殖。
④病程長者合并感染的機會增加,可能與隨病程延長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增加有關。重癥感染的患者,應用抗生素不能起到細菌吞噬作用,反而造成細菌大量的繁殖,細菌的耐藥性增強,從而促進重癥感染的加重,在治療糖尿病重癥感染患者的時候,首先就要先為患者穩(wěn)定血糖水平,減少血糖波動范圍,為患者給予營養(yǎng)支撐,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讓患者多食用高纖維、高脂肪酸、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2)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易發(fā)生感染,其特點如下。
①以呼吸系統感染與泌尿系統感染最常見,且泌尿系統感染,多發(fā)于女性患者,與女性泌尿生殖道的生理解剖特點明顯相關。
②糖尿病合并感染臨床表現各異,多數情況下感染征象不明顯、癥狀不典型。
③老年、血糖控制較差或存在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患者,感染發(fā)生率較高,一旦發(fā)生感染,病情易惡化,處理較困難,所以對糖尿病患者應時刻警惕異常,如糖尿病患者病情突然惡化或失控,尤其是伴有發(fā)熱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應首先從感染方面尋找原因,重視血、尿常規(guī)及胸片、腹部B超等常規(guī)檢查以便及早診斷并及時治療,提高治療效果[5]。重癥感染患者要做到及時準確的診斷,醫(yī)生通過對患者臨床表現、檢查結果等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制定針對性的用藥方法,確定病原菌的類型,采用聯合抗生素治療的方法,提高糖尿病伴重癥感染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治療糖尿病重癥感染的患者,已經不能使用單一的抗生素進行治療,醫(yī)生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法,采用聯合用藥的手段,通過更加合理更加科學的流程,對糖尿病重癥感染患者進行治療,控制患者的炎癥以及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
[1]劉海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0,14(5):183-184.
[2]尚志杰.比較全身麻醉和腰-硬聯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剖宮產術的臨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7):35.
[3]張云飛,李建君,孟繁燁,等.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22例的診治體會[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23):2585-2586.
[4]王曉英,姚合斌,尹義存,等.14例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臨床分析[J].天津醫(yī)藥,2010,38(3):242.
[5]林華新,容永璋,莫玉華,等.48例糖尿病合并重癥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49(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