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德芳
在日常教學中,我發(fā)現在許多學生身上存在著一種現象:上課能聽懂,但做作業(yè)時卻不會獨自分析,常常出現一些差錯,如算錯、抄錯、遺漏、混淆、思路偏差等。雖然教師一再強調,學生仍然會在不知不覺中出錯,而且訂正以后“舊病復發(fā)”的現象較多。究其原因,就在于學生不善于運用反思整理自己的思維,理清自己的解題思路,建立已有知識與新問題之間的聯系,這樣就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后續(xù)學習。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我嘗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對學生進行反思性學習的指導。
一、以情境喚醒意識,激發(fā)反思興趣
良好的認知情境能引起積極的心理反應。任何有效的教學行為得以實施,總離不開一定的情境,反思學習也如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積極為學生營造一個促進他們進行反思學習的氛圍,一個在實際情境中構建問題的空間,來激發(fā)他們反思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比如我在教學《比例尺》中求實際距離時,我將新知識轉化成問題,分成幾個相關聯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合作學習,反思知識的內在聯系,內在規(guī)律。學生憑借比例尺的意義能找到不同的解答,有用算術解,有用方程解。在學生詳細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之后,我因勢利導,及時引導學生對照別人的解題思路進行反思:“這種解法我為什么沒有想到”,“這些解法之間有什么聯系”等。我又讓學生觀察上面的解法,說出自己喜歡哪種解法?同學們在眾多的解法中根據自己的理解、掌握水平、選擇解法。在這一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從不同的側面、多角度地思考、體會探索的方法、策略,使學生在不斷地反思中,加深對比例尺的理解,掌握求實際距離的方法,也溝通了數學知識與能力之間的聯系。
由此我發(fā)現在教學中如果經常追問學生:“你還有其他解法嗎?”“你的想法與別人的有什么不同?能不能具體闡述一下?”“你覺得自己的方法比別人的好在哪里?”等等,就很容易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反思氛圍,有助于誘發(fā)學生對自己的認知進行反思,最終優(yōu)化自己的思考過程。
二、以意識促進內化,培養(yǎng)反思習慣
當學生產生了反思的意識后,教師應積極而及時地幫助學生,使這種意識內化為學生一個重要的學習習慣。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好的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將終生受益,它對人的影響廣泛而深遠,而且,學生在具有了一定的反思習慣后,相應的能力也會逐漸提高。學生解題后的反思可以使其對問題本質重新剖析,將思維由個別推向一般,使問題層層深入,思維深化。學生在反思自己學習行為中,自己說服自己,自己戰(zhàn)勝自己,從他律走向自律,從自律走向自覺,進而讓他們在每一次反思中都得到提高,取得進步。
1.在課堂上進行題后反思方法的指導
即是要在課堂上教會學生怎樣進行學習反思。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反思所解問題的結構特征和解決過程。反思所解問題的結論,并在反思過程中形成新的知識組塊。反思作業(yè)的解題過程,并為自己的作業(yè)設計一個反思欄等。這樣便能通過指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易于學生養(yǎng)成檢驗、反思的習慣,提高學習效果。
2.引導學生進行學后反思
即是在每次學完后,對自己追問:“學得怎么樣?”這樣做能促進學生對學習進行全面的審視,對自己客觀地認識和評價,提高學習的責任意識。我要求學生每周至少寫一則反思日記,為自己出一章檢測卷,并組織在班級或小組中交流。通過冷靜的反思,多數學生能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能針對不足提出改進意見。學生在交流反思日記時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比較高;并且學生在做其他同學出的測試題時很有興趣,熱情也很高;敢于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想法。
三、以參與建立關系,提高反思能力
《學記》中有這樣一句千古名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币馑际钦f:如果學習中缺乏學友之間的交流切磋,就必然會導致知識狹隘,見識短淺。這說明了學習中交流的重要性,這也是新課程倡導的合作學習理念。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反思學習關系,能極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建立互動的反思關系,通過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協調能力與合作精神,建立起民主和諧的學習關系,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成功機會,獲得更多的體驗,有利于完成能力和道德的雙重構建。首先是要建立良好的新型師生關系,使學生有話想對老師說,敢對老師說,而且能通過教師批閱學生反思日記的形式,在師生之間建起一座互相了解、交流的固定橋梁。其次是溝通學生之間良好的互助學習關系。課前可以小組為單位,由學生提出在自主學習中發(fā)現的問題。課堂教學中應盡可能每節(jié)課引導學生討論一些有爭議的問題。課后便通過互助學習小組,共同反思,取長補短。課堂上教師示范解題反思的過程中自己想到的,但未與老師交流的問題,作業(yè)中對某些習題不同解法的探討,學習情感、體驗的感受,也可以在小組中提出來交流互動,這樣就極大地提高了反思效果,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流,學會創(chuàng)新。
學習反思,猶如一面鏡子,能幫助學生清晰地認識自己,把握自己,并在此基礎上實現自我更新和重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提升自己數學學習水平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學習是反思的,沒有反思的學習不可能深刻。我們教師要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性學習,將反思性學習與反思性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反思的過程中自我成長,在反思的過程中學會學習,掌握數學知識和方法。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古井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