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的消費市場中,隨著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的提高,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本文從對消費、消費倫理等概念及基本理論的界定出發(fā),就大學生消費中存在的消費誤區(qū)及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多角度探析分析,同時就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倫理觀的重要性及途經(jīng)進行闡述。
【關鍵詞】大學生 " "消費倫理觀 " "消費道德教育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倫理觀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人民群眾的物質(zhì)文化生活水平以及消費水平都隨之提高,這種變化也通過在校大學生的物質(zhì)文化生活消費現(xiàn)狀得到了反映,必然會引起大學生消費觀念、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的新變化。下面分析大學生消費倫理觀存在的問題。
第一,經(jīng)濟獨立意識差,理財觀念淡薄。如今大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許多學生對于金錢來之不易的意識淡薄,沒有理財?shù)慕?jīng)驗。上大學后進行獨立生活,不僅消費經(jīng)驗缺失,更沒有與生活相適應的實踐知識。新知識的爆炸式增長、新技術(shù)的迅速推廣應用和新的信息傳播媒介對日常生活的深入影響,使時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又處在不成熟的階段,直接將大學生的消費觀引導到錯誤的方向。
第二,消費過程中缺乏理性,造成過度消費。當代大學生消費支出中總體趨于理性,但部分學生盲目性、感性消費現(xiàn)象十分突出。大學生生日消費、周末消費、老鄉(xiāng)消費等五花八門的消費形式悄然成風,所謂禮尚往來,不丟面子,這在大學生尤其是男生中占了相當?shù)谋壤?。這種把友情建立在消費之上,把友情庸俗化的想法,給大學生的生活帶來了不必要的負擔,也不利于正確友情觀的培養(yǎng)。
第三,攀比心理,消費心理趨同。大學生正處于個性張揚的發(fā)展時期,因而希望自己與眾不同,向社會展示自的成熟,通過消費上的新潮、時尚、前衛(wèi)來表示自己青春的活力。而且在現(xiàn)今社會,時尚和新潮所代表的現(xiàn)代社會的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在廣告的消費意識作用,媒體、明星的示范效應,以及大型商場陳列商品的誘惑下,使追逐潮流的消費成為多數(shù)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從而在大學生的消費觀中建立起普遍的、以不落俗套的形式來展示自我的消費行為。
二、消費倫理觀偏失原因分析
針對前文提出的問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況而言,主要是:(1)學校教育方面,理財內(nèi)容的缺失是造成大學生消費無規(guī)劃的重要原因。(2)家庭原因,一方面,目前有些家庭出現(xiàn)的功利性教育,使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學生中逐漸萌發(fā)并被強化;另一方面,不少家長由于子女上學不在身邊,以多給錢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這種縱容和溺愛行為的導向給學生不合理的消費創(chuàng)造了條件和可能。(3)個人原因,大學生消費道德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更多的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大學生階段是一個走向成熟的過渡階段,比如,多數(shù)大學生缺乏獨立生活能力,開支沒有計劃,極容易受錯誤的消費觀誤導。
三、大學生的消費道德觀如何正確確立
造成大學生消費道德偏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糾正這種偏失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學生的積極參與,多方共同作用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一)學校方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道德觀念也發(fā)生了變化。因此,學校在向?qū)W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之外,也要重視對大學生的消費道德教育,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節(jié)儉的習慣。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其實就是通過消費心理、消費倫理、消費質(zhì)量、精神文化消費的教育。比如開設《消費常識》《消費經(jīng)濟學》等消費教育課程,使學生了解消費觀念、消費者技巧技能、消費習慣與方式以及常用消費品的選擇、評價、鑒賞、使用、維修與保護等,提高大學生對不科學消費的抵抗能力和適應市場的能力;發(fā)揮學校社團的重要作用,開展多種有益的消費教育活動,如開展消費問題研討會、消費知識競賽或有獎問答、消費品鑒別與鑒賞、消費投訴等實踐活動。
(二)家庭方面
家庭、學校、社會對大學生的消費道德教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不可能獨立于學校和社會之外而存在,加強大學生的消費道德教育,不但要重視家庭的教育,更需要學校、社會等方方面面的配合。
高校應加強學校和家庭聯(lián)系,幫助大學生建立一個合理的消費計劃,有效地改善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學??梢愿鶕?jù)當?shù)氐南M水平,制定每學期消費計劃。學校在學期開學時以信件的形式通知家長,供家長參考。家庭是社會環(huán)境的一部分,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的基本條件是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道德觀的重要保障。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更不容忽視。父母愛孩子的方式之一是教育支出一大筆錢為他們的孩子,這種無私的愛,導致孩子盲目消費,奢侈浪費。父母應該摒棄一些不健康的影響,控制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學習的成本,不要盲目放縱,對孩子進行節(jié)儉教育,以形成一個科學、合理、健康、適度消費的好習慣。
(三)個人方面
首先,大學生要樹立適度消費和綠色消費的消費道德觀。從社會道德的角度看,奢侈的消費一旦成為習慣,就會使人失去學習和工作熱情而陷入享樂主義的泥坑。消費雖然構(gòu)成了人類幸福體驗的一個重要渠道和載體,但并非消費越多,幸福就越多。我們追求的不是消費本身,而應該是消費背后帶給我們的幸福和自由。
其次,對于大學生而言,提倡簡約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極其重要。在滿足生存消費和發(fā)展消費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物質(zhì)享受消費,它是以提高生活質(zhì)量、精神消費為中心的更高層次的生活方式。提倡大學生回歸簡約生活,就是要求他們合理的消費和生活,去掉因為物質(zhì)追求而帶給自己的無形枷鎖,以精神上的追求為主,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找到一種真正適合自己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余展洪.關注大學生的健康消費[J].中國教育,2003(2).
[2]張立彬.大學生消費道德亟待關注[N].光明日報,200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