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是英語教學大綱和教材編寫的內(nèi)容之一。教材中詞匯教學設計安排的合理度直接影響英語課堂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幫助學生提高運用英語知識能力的程度。本文對人教版初中《英語(新課標)》教材中的詞匯練習設計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該套教材的特點在于:運用多樣化的詞匯練習來從詞的形式、詞的意義和詞的使用方面鞏固學習者的詞匯知識。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材 " " 詞匯練習設計 " " 分析
一、引言
英語教材對于EFL學習者和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如Sheldon(1987)認為:教材是外語學習看得見的心臟。Hutchinson(1994)認為教材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jù)和學生學習的中心內(nèi)容。英語教材詞匯是教師指導學生操練課文生詞和語言點的主要工具,也是學生記憶生詞、掌握單詞用法的主要途徑。詞匯練習設計反映出教材對詞匯的選擇和單元主題的重點。教材設計者和教師在對教材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到學習者的需求、語言認知水平和英語使用的能力,要優(yōu)先考慮到教材及教材中的詞匯練習是否對學生的產(chǎn)出性詞匯有影響。我國的教學大綱對于各個階段的英語學習都有明確的硬性要求,這些足以體現(xiàn)詞匯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P. Nation(2004)將詞的學習活動分類為:詞的形式、詞的意義、詞的使用。形式包含詞的口語形式、書面形式、詞的構成形式。詞的意義涵蓋了詞的概念意義、聯(lián)想意義。 詞的使用包含了詞的語法、詞的搭配以及詞的使用語境。
當前國內(nèi)有關英語教材詞匯的研究主要是通過語料庫方法研究詞匯覆蓋率,詞匯復現(xiàn)是否與新課標對初中階段詞匯的要求保持一致。大多數(shù)學者都是通過語料庫研究教材詞匯表,如謝家成、何安平(2008)運用語料庫方法對初中教材詞匯表做了研究,發(fā)現(xiàn)教材在目標詞匯覆蓋及對“基本詞匯”的常用語義、典型范式和搭配的呈現(xiàn)方面均有待改進。王戰(zhàn)旗、吳欣(2008)運用語料庫對小學英語教材文本語料進行詞匯分析,認為外語教學詞匯的選擇以詞頻為基礎,同時兼顧詞匯的通用性、教學適應性、學生的認知特點等。任曉琨(2009)對大學英語教材的詞匯設計安排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該教材詞匯豐富,有利于拓展課外閱讀能力。陳海員(2010)對大學英語教材詞匯練習設計做了研究,發(fā)現(xiàn)該教材對詞的使用方面的詞匯練習模塊很多,該教材特別注重詞的使用。
目前,國內(nèi)對詞匯英語教材詞匯練習設計的研究主要在大學和小學這塊,對初中英語詞匯練習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擬運用P. Nation有意識的從詞匯學習活動來分析《初中英語》教材用書中的詞匯練習設計,以便我們能更好地把握重點詞匯,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策略和培養(yǎng)學生詞匯學習的策略。
二、詞匯練習設計的分析
初中《英語(新課標)》是全國各地使用最為廣泛的英語教材,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該套教材詞匯量較為豐富,有過渡性、基礎性和使用性。為擴大學習者詞匯量,該套教材就詞匯練習這塊設計了較多的活動,這些活動都是基于詞的意義、詞的形式和詞的使用三方面來設計。它的詞匯練習設計主要有以下模塊:
模塊一:圖詞匹配:用本單元所學的新單詞與圖中的物品、人物、事件等匹配,識記新詞。
模塊二:根據(jù)聽力內(nèi)容或句子的情景選擇單詞填空。
模塊三:用已給出的詞或者短語給句子、對話或者短文填空,必要時要改變詞的形式。
模塊四:根據(jù)句子的意思來填寫單詞。
模塊五:近義詞、反義詞及易混淆的詞的用法。
模塊六:詞的用法(搭配、語境等)。
模塊七:在寫作中運用本單元的重點詞匯。
圖1是根據(jù)P.Nation關于詞的學習活動分類對初中《英語(新課標)》教材詞匯練習設計所做的分析。
圖1
匹配結果顯示:詞的形式由模塊三構成,基于單詞形式的詞匯練習有61個單元,其中初二、初三的教材此類詞匯練習最多,以詞的拼寫形式和語法形式練習為主。詞的意義這類練習主要由模塊一、模塊二、模塊四和模塊五構成,其詞匯練習設計幾乎涵蓋了61個單元,且練習形式多樣化。詞的使用由模塊六和模塊七構成,基于詞的使用方面練習設計涵蓋了48個單元,主要分布在第三到第五冊教材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該套教材是按主題來設計英語詞匯的,大部分的單元作文都是緊緊圍繞這一主題來設計的。如初一上冊Unit 4 Where is my backpack? 主要講的是物品的位置,單元習作就是介紹房間物品的擺設,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暗示了重點詞匯在單元作文中的出現(xiàn)率要高。寫作練習涵蓋了詞的意義、形式、詞的搭配和詞匯的語法功能等。正如P. Nation 認為,掌握受納性詞匯需要了解其詞義、在語境中的特定含義及其搭配、正式度等。而產(chǎn)出性知識還應該掌握包括對其頻率計詞的搭配、適用場合等方面??偠灾?,該套教材詞匯練習設計很好地涵蓋了詞的意義、形式和使用,詞的意義練習設計最多,這符合新課標對初中英語學習者詞匯量的要求。
該套詞匯練習設計是基于《新課標》要求的大綱詞匯和目標詞匯設計的,詞匯豐富,非常實用,較貼近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重點詞匯復現(xiàn)率極高。該教材詞匯練習主要是在詞形和意義兩大方面設計活動較多,重點詞匯的復現(xiàn)率與詞匯練習設計保持一致。詞的意義方面的練習涵蓋了所有單元,詞匯練習設計基本上都是詞圖匹配、選詞填空,根據(jù)語境完成句子、對話或短文。詞的形式練習主要是書寫形式、語法形式。而涉及詞的使用方面的詞匯練習多出現(xiàn)在第3到第5冊教材中,有詞的搭配和寫作練習。寫作練習考查學習者能否巧妙地將學習者的受納性詞匯轉(zhuǎn)換為產(chǎn)出性詞匯。
此外,筆者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該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詞的意義練習過于側(cè)重詞的某個意思,容易導致詞的語境意義缺失和造成學生機械性學習詞匯的不良習慣。如paper一詞,練習“紙張”這一意義較多,但是“論文”這一意思很少設練習。基于詞的形式方面的練習,主要以詞匯語法形式為主,但練習模式單一,語法針對性較弱。如第三冊Unit 2 What’s the matter? 該單元語法是學會情態(tài)動詞的使用,但是教材中沒有此類練習。在詞的語法結構方面練習涉及較少,如it is said that ...,it comes to ...詞的形式方面的練習沒有涉及構詞法的練習,如合成詞、派生詞和轉(zhuǎn)化詞的練習沒有,初二開始教材詞匯表中有許多單詞涉及構詞法,如pollute和pollution?;谠~的使用方面的練習主要是寫作和詞的搭配,沒有涉及近義詞、易混淆詞的用法和漢譯英練習,如like和as的區(qū)別。漢譯英是最能考查學生詞匯使用能力的方法,它反映了學習者對詞的意義、語法和語義知識的掌握。此外,該套教材詞匯練習多重復題型,第一、二冊中詞圖匹配過于頻繁。在初二、初三教材中,同一話題的寫作練習在self-check部分和section 4 Go for it都有,反復練習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寫情緒。教師應該全面把握教材詞匯練習設計的特點,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詞匯學習。
結論
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語(新課標)》中詞匯練習設計,該套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對于復現(xiàn)率高的重點詞配備了鞏固性的詞匯練習,對詞的意義和形式方面設計的練習非常豐富,這有利于學生鞏固重點詞匯,提高詞匯量。此外,初二、初三的教材上更加注重詞的使用情況,如搭配語法詞匯等。同時筆者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詞的意義練習模式多樣,但是練習偏簡單。詞的形式練習這塊沒有涉及構詞法,詞匯語法練習模式單一,許多重點語法知識沒有配備詞匯練習;詞的使用方面沒有深入的語法詞匯練習和搭配的練習,沒有近義詞和易混淆詞匯的練習,缺乏詞或短語的漢譯英練習。這些不足都在不同程度的影響學習者將收納性詞匯過渡到產(chǎn)出性詞匯。英語教師只有在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的基礎上,有選擇性地利用教材中詞匯練習的優(yōu)點,在教授詞匯學習方法的同時提供大量的相關練習作為補充,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習者鞏固詞匯,真正達到擴大詞匯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P.Nati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2]張偉,馬廣惠.英語(新課標)教材詞匯分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5(1).
[3]謝家成.中學英語教材詞匯語料庫分析[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1).
[4]陳海員.英語教材詞匯練習設計解析[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
[5]王戰(zhàn)旗.英語教材語料庫與小學英語教材詞匯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