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產婦焦慮情緒對分娩疼痛、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 以我院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70例健康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其焦慮程度對其進行分組,焦慮組50例為焦慮評分在8分及以上者,非焦慮組120例為焦慮評分不足8分者。比較兩組產婦的分娩疼痛程度、分娩方式、產程、第一產程末端血漿的去甲腎上腺素(NE)與腎上腺(E)濃度、產后2 h出血量以及胎兒窘迫癥、新生兒窒息癥幾項指標。結果 焦慮組50例產婦宮口大開3 cm、宮口大開10 cm時,VAS評分分別為(7.92±1.41)分、(9.52±0.75)分,NE濃度、E濃度分別為(0.76±0.07)μg/L、(3.32±0.30)μg/L,非焦慮組120例產婦分別為(4.27±0.78)分、(5.62±1.38)分、(0.55±0.01)μg/L、(1.70±0.11)μg/L,四項指標比較,均為焦慮組產婦顯著高于非焦慮組產婦,P<0.05。焦慮組50例產婦剖宮產分娩率、產程、產后2h出血量以及胎兒窘迫癥、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均明顯高于非焦慮組產婦,P<0.05。結論 焦慮情緒會加劇產婦分娩疼痛程度、延長產程、增加產后出血量、提升血漿NE與E濃度,并且容易造成剖宮產分娩、胎兒窘迫癥、新生兒窒息癥。因此,醫(yī)護人員應當在產婦分娩前以有效從措施幫助產婦緩解焦慮情緒。
關鍵詞:焦慮;分娩疼痛;分娩結局
產力、產道、胎兒、精神心理狀況是影響產婦分娩的四大主要因素,在臨產前從四方面入手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是順利分娩的必要保證[1]。而分娩雖然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現象,在實質上卻會對產婦造成一種強烈、持久的刺激,因此,分娩往往會會引起產婦及其家人的情緒變化[2]。據調查,在臨產前,95%以上的產婦存在恐懼感,幾乎全部產婦有程度不同的焦慮緊張情緒,27%以上的產婦有產前焦慮癥[3]。造成臨產產婦焦慮情緒的因素存在于諸多方面,比如,產婦性格內向、敏感、多疑、消極、家庭壓力大、對分娩知識了解較少、平素的疼痛耐受度不高、孕期內分泌激素變化[4]。所以,產婦的焦慮情緒難以通過自我開解或外界的幫助支持而得到徹底有效地控制,這就為產婦分娩增加了困難。臨床調查顯示,臨產前焦慮癥狀是造成分娩疼痛的主要因素,且焦慮情緒會極大地危害分娩結局,使母嬰受到損 傷[5]。我院選擇170例產婦進行研究,對焦慮情緒影響產婦分娩疼痛及分娩結局的具體表現進行了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中的120例產婦均為我院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全部為單胎健康初產婦,且胎兒呈頭位、未有明顯的頭盆不襯現象,產婦未有妊娠合并癥或者其他嚴重并發(fā)癥、無抑郁癥狀。在產婦進入臨產狀態(tài)之后,由事先規(guī)定的2名負責人采用交談、觀察兩種方法對產婦焦慮狀況進行評價,并以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定產婦焦慮分值,焦慮評分在≥8分的50例產婦為焦慮組,焦慮評分<8分的120例產婦為非焦慮組。焦慮組:年齡21~35歲,平均年齡(27.0±2.5)歲;孕周為37.5~41.5 w,平均孕周(38.9±1.5) w;焦慮評分為(26.7±3.4)分。非焦慮組: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26.5±2.0)歲,孕周為38.5~42.0 w,平均孕周(39.1±1.7)w;焦慮評分為(4.9±0.7)分。對比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未有顯著差異,P>0.05,兩組間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疼痛評定:分別于產婦宮口大開3 cm與10 cm時,由專門負責人員對產婦分娩疼痛程度進行評定,評定方法為VAS(視覺模擬評分法),具體的分級如下:無痛:0~2分;輕度疼痛:3~4分;中度疼痛:5~6分;重度疼痛:7~8分;劇烈疼痛:9~10分。②產程與NE、E濃度:由一名助產士專門觀察產婦產程,記錄第一、第二、第三產程的時間;第一產程末端,采取產婦的靜脈血,每份4ml,將靜脈血送檢,以改良熒光分光法對NE、E濃度加以測定。③產后出血量:準確記錄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在分娩完成后,對產婦產后2 h的出血量加以測定。測定方法為容積法與面積法,具體如下:10 cm×10 cm的血染紗布定為10ml;或者稱量法,具體如下:以1.05 g等于1 ml的比例對墊子上的血液量進行稱量,計算產婦累及出血量。④胎兒窘迫與新生兒窒息:對胎兒心率實施動態(tài)監(jiān)護;胎兒出生后,以Apgar法進行評分;若評分<7分或者為7分,則判定發(fā)生新生兒窒息癥狀。胎心率的基線為120~160次/min,若胎兒的心率>180次/min,或者<100次/min,則判定為患兒缺氧。在出現缺氧癥狀時,及時地查看并分析羊水性狀,確定是否發(fā)生窘迫癥狀。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統(tǒng)計分析軟件為SPSS 18.0,計量資料的表示形式以及檢驗方法分別(x±s)形式、t值法,計數資料的表示形式及檢驗方法分別為[n(%)]、χ2值法,P<0.05,差異存在統(tǒng)計意義。
2結果
2.1分娩疼痛 在宮口大開3 cm,焦慮組50例產婦疼痛的VAS平均評分為(7.92±1.41)分,非焦慮組120例產婦為(4.27±0.78)分;在宮口大開10 cm時,焦慮組為(9.52±0.75)分,非焦慮組為(5.62±1.38)分。兩個時間點,焦慮組產婦的疼痛評分均顯著高于非焦慮組評分,P<0.05。
2.2血漿NE與E濃度 兩組在第一產程末端的血漿NE濃度、E濃度如下所示:焦慮組50例產婦NE濃度為(0.76±0.07)μg/L、E濃度為(3.32±0.30)μg/L,非焦慮組120例產婦分別為(0.55±0.01)μg/L、(1.70±0.11)μg/L。焦慮組產婦的NE濃度及E濃度均明顯地高于非焦慮組產婦,P<0.05。
2.3產婦結局 分娩方式:焦慮組50例產婦中剖宮產分娩13例(26.00%)、陰道分娩37例(74.00%);非焦慮組120例產婦分別為20例(16.67%)、100例(83.33%),焦慮組中產婦的剖宮產分娩率與非焦慮組產婦相比,前者顯著高于后者,P<0.05。產程:焦慮組50例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分別為(589±57)分、(54±41)分、(6.7±2.4)分,非焦慮組120例產婦則分別為(394±55)分、(36±20)分、(5.2±1.9)分。焦慮組中產婦的3個產程與非焦慮組相比較,均高于非焦慮組高,P<0.05。產后2h出血量:焦慮組50例產婦產后2 h出血量平均為(232±17)ml,非焦慮組120例產婦則為(150±20)ml,前者顯著高于后者,P<0.05。
2.4新生兒結局 焦慮組中胎兒窘迫11例(22.00%),新生兒窒息10例(20.00%),非焦慮組分別為15例(12.50%)、8例(6.67%),非焦慮組兩種癥狀的發(fā)生率均明顯地低于焦慮組,P<0.05,兩組的差距有統(tǒng)計意義。
3討論
產前焦慮作為一類普遍性的事件,發(fā)生幾率非常高,嚴重的焦慮情緒會直接損害產婦、胎兒以及新生兒的身體健康。臨床調查發(fā)現,分娩期焦慮情緒不僅會極大地提升分娩疼痛度,增加血漿中的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的濃度,還可以加大難產率、無指征剖宮產率,造成產后大出血、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癥狀[6]。而且,焦慮情緒和分娩疼痛還會互相推動,使產婦陷入焦慮與疼痛的惡性循環(huán)中,深入地破壞分娩結局。因此,掌握焦慮對分娩結局的具體影響,對焦慮情緒實施積極的干預與應對十分必要。
我院為了了解焦慮對于分娩疼痛、產婦分娩結局的具體影響,此次對50例非焦慮患者及120例焦慮患者實施了綜合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焦慮患者的分娩疼痛VAS評分高、產程長、第一產程末的NE與E濃度高、剖宮產分娩率高、產后2 h出血量多、胎兒窘迫與新生兒窒息發(fā)生頻率高,各項指標與非焦慮患者均存在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這一研究進一步證實了焦慮情緒對于分娩結局的不良影響,與其他相關研究的結論具有一致性。
針對本研究中發(fā)現的焦慮情緒的誘因及其對分娩結局的不良影響,研究人員總結了緩解焦慮狀態(tài)的兩點點措施,具體如下:①自身調節(jié):舉辦孕婦健康課講座,向孕婦講解妊娠、孕期護理、分娩方式、產后護理、育嬰等知識,增加孕婦對于分娩事件的熟悉度,減輕孕婦緊張感,切斷焦慮來院。②分娩中干預:采用熟練的按摩技巧幫助產婦進行按摩,促進孕婦順利分娩;在宮口打開約3 cm時,為嚴重焦慮者靜脈推注適當劑量的安定,以緩解焦 慮[7];采用合理的分娩鎮(zhèn)痛方法減輕分娩疼痛,比如腰硬聯(lián)合阻滯麻醉方法。
綜上所述,產婦臨產前的焦慮情緒可以加劇分娩疼痛,對分娩結局形成不良影響。因此,醫(yī)護人員應當借助于產前的孕婦自我調節(jié)以及分娩中的物理與藥物干預等方法,幫助產婦紓解焦慮情緒,以減輕焦慮情緒帶來的危害,使分娩順利完成,保護母嬰結局。
參考文獻:
[1]郭愛英,劉玲.產婦焦慮情緒對分娩影響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2,07:67-68.
[2]屈英澤.產婦分娩疼痛程度及其影響因素與分娩結局的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3,24:48-49.
[3]王江梅.分娩時疼痛的影響因素及其對分娩結局的影響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07:1014-1015.
[4]周昔紅.孕婦產前焦慮狀況及其對分娩結局的影響研究[D].中南大學,2010.
[5]周昔紅,李樂之.孕婦產前焦慮狀況及其對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08:803-808.
[6]施向陽.分娩疼痛程度及其相關影響因素與分娩結局[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3,13:127-129.
[7]許育嫻,許多,陳遠理,周紫瓊,王竹珍.產時焦慮程度與分娩結局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10,10:1334-1335.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