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fā)性食管破裂是指因食管管腔內壓力驟增,致使鄰近橫隔上的食管側壁全層縱行撕裂,可并發(fā)嚴重的縱隔、胸腔感染,及中毒性休克等。是一種臨床上少見的,誤診率及死亡率高的急性胸部疾病。采用食管腔內置管術治療自發(fā)生性食管破裂,可使食管腔與置管粘合,不僅可以阻斷消化液、食物及氣體進入胸腔或縱隔而造成的化學損傷及胸內感染,有利于食管裂口愈合;且早期可經(jīng)空腸造瘺管注食,為患者提供必要的營養(yǎng)支持,能糾正水電解紊亂,提高機體抵抗力,控制感染,加速食管裂口的愈合。2014年8月,本科收治1例自發(fā)生食管破裂的患者,行食管腔內置管術治療,術后通過精心護理,防止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F(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患者,男性,64歲,因2w前外傷后突發(fā)上腹部疼痛及呼吸困難于當?shù)蒯t(yī)院就診,行胸片檢查示:左側液氣胸,予安置胸腔閉式引流管,待液氣胸明顯減少后進食;進食后第3d患者逐漸感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發(fā)熱、左側胸腔引流液明顯增多,呈褐色伴食物殘渣;口服美蘭試驗:有藍色胸腔液引流出;痰培養(yǎng)示:鮑曼不動桿菌及真菌;診斷為自發(fā)性食管破裂、左側膿氣胸。予禁食、抗感染、腸外營養(yǎng)支持治療。治療期間病情無明顯好轉,患者自行要求轉院,于2014年8月1日轉入院。入院后行碘水造影檢查示:食管中段瘺口。胸片示:左側液氣胸;血常規(guī):白細胞14.9×109/L,中性粒細胞:10.21×109/L。院后予抗感染、腸外營養(yǎng)支持及對癥治療。于8月5日在全電視胸腔鏡下行左側胸腔探查、食管腔內置管、空腸造口術。
1.2方法 患者全麻仰臥位,單腔氣管插管,于腹部正中,自劍突下至肚臍上端,切開一15cm長縱形切口,暴露胃食管連接部,將胃管下端退至口腔并固定,暴露胃腔,作為胃造瘺口;準備食管支撐管(外徑2cm,內徑1.5cm)從口腔插入經(jīng)胃造瘺口引出,支撐管的側壁剪一2.0×1.0cm側孔,作為食物進入胃之孔道;將食管支撐管上端縫合的橡膠管上端與口腔內胃管下端牽引連接,自鼻腔牽拉退出胃管并同時將橡膠管上端牽引出鼻腔,固定于鼻腔孔,作牽拉食管支撐管。
1.3預后 手術非常順利,術后予抗感染、腸內營養(yǎng)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對癥換藥治療。住院40d,患者因經(jīng)費緊張強烈要求出院,出院前復查胸片示:無明顯感染征象,左側胸腔無氣液體;血常規(guī):白細胞6.63×109/L,中性粒細胞:3.36×109/L;痰培養(yǎng)無細菌感染。一般情況尚可,傷口愈合好,食管腔內置管及空腸造瘺管固定好,食管腔內置管腹部管腔周圍有肉芽組織生長,無胃液滲出。
2護理
2.1心理護理 提供富有人情味的護理,促進舒適,醫(yī)護人員在使用高科技手段治療患者時,不要忽視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作為醫(yī)護人員,不僅要關心患者的疾病,還要關心患者的心理、精神狀態(tài),防止自己的言行給患者造成的傷害[1]。加強患者術后的心理護理,麻醉清醒后及時反饋手術情況,注意多傳達有利信息,患者有疑慮時耐心解釋,認真回答患者的問題,讓患者感到正在康復之中,對治療充滿信心。
2.2嚴密觀察生命體征 麻醉未清醒前平臥頭偏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病情平穩(wěn)、完全清醒后即改30°斜坡位。嚴密監(jiān)測并記錄患者的神志、意識、血壓、脈博、呼吸、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每30min 1次,術后6h病情平穩(wěn)后可1~2h1次,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5%以上,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或中毒性休克的發(fā)生。
2.3保持呼吸道通暢 胸部手術患者,由于創(chuàng)傷大、手術時間長、術后活動受限、體力衰弱及懼怕疼痛等因素影響,使呼吸道分泌物積聚,咳痰費力,易發(fā)生肺內感染或全肺不張。因此鼓勵和協(xié)助患者咳嗽、排痰是術后一項重要措施。術后24~48h內,鼓勵患者每1~2h進行深呼吸運動,每次8~10次。協(xié)助患者有效排痰是保持呼吸道通暢的主要措施。鼓勵和協(xié)助患者主動咳嗽是排痰最有效的方法,每1~2h進行1次,可選擇以下常用方法:扣拍胸背法、扶持前胸后前法、手指按壓氣管法。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可行高頻霧化吸入3次/d,稀釋痰液,濕化氣道使痰液易于咳出。
2.4營養(yǎng)支持 自發(fā)性食管破裂患者由于食管缺乏漿膜層,故吻合口愈合較慢,禁食禁水的時間較長,因此術后早期營養(yǎng)支持尤為重要[2]。通過評估患者的病情、禁食時間、營養(yǎng)狀況、全身狀況及經(jīng)濟條件等,我們?yōu)榛颊哌x擇了腸內營養(yǎng)(空腸造瘺管)支持方式。術后24~48h實施腸內營養(yǎng),先注入少量溫開水,無不適,即根據(jù)患者耐受力、腸道吸收功能、體質制定了合理配方和日需要量的營養(yǎng)液。輸注原則:由低密度到高密度,由少到多逐日增加;同500ml/d逐漸增至2500~3000ml/d,5~7d達到全量[3]。出院時患者體重較入院時增加1.5kg。
2.5加強管道的護理
2.5.1食管腔內置管的護理 術后遵醫(yī)囑適當應用止血藥、抗生素,不適感影響睡眠可應用鎮(zhèn)靜藥。經(jīng)常巡視檢查食管腔內置管上端固定于鼻腔孔,防止扭曲、脫落,移位;食管腔內置管下端固定于腹部,妥善固定,觀察有無胃液從管腔旁滲出,保持管腔周圍皮膚清潔干燥,因為這些酸性液體對皮膚的刺激性很強,持續(xù)刺激易導致局部皮膚紅腫、糜爛及壞死[4]。皮膚發(fā)紅時,涂氧化鋅軟膏或消炎痛散;若有較多胃液從管腔滲出時,可用造口袋收集管腔周圍滲液。使用造口袋的優(yōu)點:①避免了滲液對皮膚的刺激。②能準確記錄滲出液的量及顏色。③節(jié)省費用、減輕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量:減少換藥次數(shù),節(jié)省醫(yī)療費用,同時保持床單位清潔。
2.5.2保持有效的胃腸減壓 有效的胃腸減壓可減輕吻合張力,改善吻合口血供,有利于傷口的恢復。持續(xù)胃腸減壓負壓值保持在6~8kpa,負壓不宜過高,以免引起胃粘膜吸堵胃管或引起胃粘膜損傷出血。當胃腸減壓器內無液體吸出時,應考慮是否血塊堵塞胃管、負壓過大致使胃管頭端與胃壁緊貼、胃管不合適等[5]。此時應擠壓胃管或生理鹽水沖洗胃管,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并詳細記錄,保持胃管通暢,妥善固定,指導患者翻身或活動時預防胃管脫出。
2.5.3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 患者左側放置胸腔閉式引流管,以排除胸腔內積氣、積液,促進肺復張,減輕胸腔內感染。應保持引流管通暢,妥善固定,防扭曲打折,定時擠捏;更換引流液時嚴格無菌操作;密切觀察并記錄水柱波動及引流液的量、顏色,性狀。
2.5.4空腸造瘺管護理 妥善固定、避免牽拉、扭曲行脫出;保持通暢,防止堵塞,每次注入前用20~30ml溫開水沖洗管道,管道禁止注入顆粒性藥物;定期消毒造瘺管管口和外壁,每2d更換1次空腸造瘺管腹壁外端敷料;保持造瘺口周圍皮膚清潔干燥,采用皮膚保護膜和氧化鋅軟膏加以保護。
2.6疼痛的護理 疼痛會使胸廓活動受限,使患者無法進行深呼吸、咳嗽、翻身、坐起等床上活動,因而造成氣管支氣管分泌物潴留、肺膨脹不全,容易并發(fā)肺不張和肺炎。劇烈疼痛可使患者心率加快、呼吸淺快。因此應向患者解釋疼痛原因及可能持續(xù)的時間,幫助其找出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和放松技術,同時肌肉注射度冷丁或使用止痛泵。在使用止痛藥的過程中,應注意麻醉后殘余藥物的作用與術后首劑量鎮(zhèn)痛藥的作用相加或協(xié)同現(xiàn)象的發(fā)生[6]。使用止痛藥物后,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速率,觀察有無呼吸抑制。
2.7出院指導 因患者屬于非計劃性出院,帶空腸造瘺及食管腔內置管出院,所以做好出院宣教尤為重要。責任護士應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兩根管道的必要性,以及院外繼續(xù)家庭營養(yǎng)支持的重要性。教會患者和家屬管道護理方法,防止管道脫落、堵塞??漳c造瘺管自我護理:應講解給藥注意事項、腸內營養(yǎng)使用注意事項,檢查掌握情況,使其能熟練獨立操作。食管腔內置管自我護理:日?;顒訒r要防止管道脫落、移位;注意防跌倒,防止管道戳破賁門引發(fā)大出血。使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的依從性,積極配合治療,15d后返院復查,發(fā)生病情變化隨時就診。
參考文獻:
[1]武正英.胸外科手術并發(fā)癥預防與處理[J].臨床醫(yī)學實驗,2009,18(10):773.
[2]李燕.1例自發(fā)性食管破裂的護理[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7(3):238.
[3]劉小燕,王紅梅,張倩倩,等.輪胎爆炸致食管破裂患者一例的營養(yǎng)支持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4(4):50.
[4]阮瑞霞,喬麗娜,寇雅莉,等.11例腸外瘺患者的瘺口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11):986.
[5]楊連.胃切除術后胃腸道瘺的外科處理[M].腹部外科,2008,9(4):152.
[6]畢娜.術后疼痛及止痛的進展[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7,18(5):160.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