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闡述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適應專業(yè)實踐應用需要的應用文寫作教學策略:提高思想認識,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完善寫作教材,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師努力完善知識結構,加強實踐鍛煉。
【關鍵詞】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0C-0149-02
調查顯示,應用文寫作知識不僅是當前高素質人才不可缺少的知識儲備,還是各大職業(yè)的核心職業(yè)技能。如今,雖然有很多高職院校開設了應用文寫作課程,但是教學效果并不樂觀。因此,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對應用文寫作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度不足,重視程度不夠
應用文作為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的重要工具,其價值也越來越明顯。有很多高職院校只專注于專業(yè)實踐的應用,并沒有考慮到引用文寫作教學的作用,對其認識度明顯不足。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明確,只是一味地對范文進行模仿,沒有自己的寫作思路和創(chuàng)新,缺乏學習動力,大部分的學生都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對應用文寫作沒有足夠的重視,造成在實際教學中教學質量不高。另外,本身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就不多,可以說是很少,經驗閱歷也比較淺薄,缺乏一定的社會經驗知識,增加了教師教學的難度。
(二)教材滯后,針對性不足
近年來,高職院校具有專業(yè)性的應用寫作教材雖然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但都缺乏特色,針對性不強,與學生所學的專業(yè)知識與社會需求脫節(jié)。大多數的教材都是采用“格式、范文、注意事項”的例子作為前提,只是淺層次解釋寫作知識,并沒有真正意義上解釋應用文寫作的使用價值,導致在實際課堂學習中,學生對寫作沒有邏輯性,教學質量也難以提升。
(三)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實踐不多
現(xiàn)今還是有很多教師持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一味灌輸,忽視學生實際學習欲望與學習興趣,實踐活動的安排也非常少,使課堂缺乏吸引力。往往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淋漓盡致,學生卻并沒有真正理解,在課堂上聽得都很明白、清楚,但是只要動手開始寫作就不知道從何下筆,沒有思路。這樣一來,與當前社會對人才素質的高要求就不相適應。
(四)教師缺乏實際社會工作經驗,教課不生動
應用文寫作的實際特點就是實用,因此教師既要有豐富的知識理論,還要具備一定的實際社會工作經驗。很多高職院校開設的應用文寫作課程都是由語文老師代替的,語文老師一般都是畢業(yè)于語言類文學專業(yè),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畢業(yè)后從學校直接到學校,沒有社會工作經驗,不熟悉各種應用文在不同的工作崗位的運用。這樣一來,應用文寫作教學就會偏向于理論知識與教師所傳授的寫作技巧上,很容易出現(xiàn)一種學無所用的局面。
二、適應專業(yè)實踐應用需要的應用文寫作教學策略
(一)提高思想認識,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在當今社會中,應用文的運用也隨之越來越廣泛,幾乎在不同的崗位以及生活上都有涉及。高職教師應當轉變思想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提高思想認識,重新審視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這是當前高職院校所需要具備的。在實際寫作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樂學”,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完善寫作教材,豐富教學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更好地完善教學內容,并及時進行補充,利用豐富多彩的內容來抓住學生的眼球。在課堂上,教師除教學生一些應用文寫作外,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古代應用文篇給學生進行賞析,比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諸葛亮的《出師表》等,讓學生知道應用文在古代社會生活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增加有關畢業(yè)論文的內容。
(三)改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目前,隨著我國教育的深入改革,一些新的教學方式也慢慢地被廣泛接受,主要有如下幾種:
1.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出一個鮮活生動的場景,引起學生的關注,并且?guī)椭鷮W生理解,使學生在心理上、寫作上都能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情境教學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激發(fā)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通過扮演情境中的角色,感受學習的樂趣。
案例1:在進行求職文書的教學時,讓學生自己設置情景,把學生分為兩組,一組作為應聘者,擬寫好求職信,并做好自己的個人簡歷,另外一組作為招聘者,寫好招聘啟事。通過實際招聘演練,組織學生探討個人簡歷、自薦書等這類應用文寫作時應注意的內容。學生通過激烈討論,總結出很多在進行該類應用文寫作中應注意的事項。學生1:形式和結構必須規(guī)范,這是對所寫文章的第一印象。學生2:內容上應該有針對性,不能寫得太虛太空洞,應突出自身的優(yōu)勢,使別人一眼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學生3:不能寫得太夸張,虛構事實,會使招聘單位覺得面試者華而不實,不可靠。學生4:語言應當通順,用詞準確,決不可出現(xiàn)低級錯誤……學生通過自身體驗,認真地完成學習任務,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覺得課堂枯燥無味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對這些內容的記憶。
2.比較教學法。這里的比較教學法主要是指與其他寫作文體的比較以及相類比較、正反比較。在專業(yè)實踐應用中,有意識地運用比較法,讓學生掌握其中的特點以及寫法,能加強學生的記憶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寫作效率。比如,在上行公文時的請示和報告,這兩者是很容易混淆的,通過比較兩者的寫作模式、內容等不同的地方,使其在寫作時不易混淆。另外,針對不同的文種,通過分析與比較,很快就能掌握其重點。
案例2:比較事務文書與公文書這兩種應用文書寫的特點。先由學生進行自主探討。學生1:事務文書一般為處理實際事務而寫,實用性比較強。公文是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是一種權力的象征。學生2:公文政治性較強,對內容的真實性和規(guī)范性要求較高。學生3:事務文書的寫作對象非常具體,通常為單位的工作計劃或總結,不像公文針對的對象相對較廣。學生4:事務文書通常具有緊迫性,必須在一定時限內完成。有些公文的寫作也有時效性方面的要求……然后老師進行歸納總結和詳細講解。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實訓教學法。實訓教學法主要是培養(yǎng)能力與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寫作的熱情。要想將知識轉化成專業(yè)技能,那么,實訓活動就是重中之重。實訓教學不僅打破了原有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還將理論靈活地運用于實訓中。
案例3:演講稿的寫作。在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要求學生每人寫一篇關于感恩的演講稿,并上臺進行演講,從學生中選取部分作為評委根據演講的內容、語言和身體姿態(tài)等進行評分。學生1:我演講的題目為《感恩父母心》(聲音因緊張而顫抖,肢體不自然),感謝父母給予我生命。學生2:我愛我的媽媽,她是世界上最愛我的人(聲音洪亮,表情豐富)。學生3:我的媽媽雖然很平凡,且身體不健全,但是她卻教會了做人的道理,給了我所有的愛(飽含淚水,非常投入)。學生4:我想對媽媽說:我愛你(剛開始聲音很低,肢體語言不協(xié)調,慢慢的聲音變大了,且肢體動作得當)……通過這種現(xiàn)場演講的方式,不僅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演講稿寫作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提高學生演講的水平和活學活用的基本能力。
4.運用多媒體法。一般性的文種,學生都是比較熟悉的,但是像那種公司的行政公文等一些內容,實際上學生是接觸得很少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法,有效地運用,使教學內容多樣化、具體化、生動化,從而有利于學生對公文知識的掌握與理解。比如,在進行行政公文教學時,教師可以事先找好所需資料,并將其做成幻燈片,配合圖片和聲像等進行教學,使所要教授的知識簡單明了,也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
(四)教師努力完善知識結構,加強實踐鍛煉
應用文寫作教學質量的提高取決于教師的自身能力的提高。在高職院校中應用文寫作教師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技能以及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一些教學知識比如寫作的思路和技巧等應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分析,能在課堂上靈活運用各領域知識,吸引學生注意力。根據實際需要,教師可以在校內相關崗位工作一段時間,積累更多的教學教材,加強實際實踐鍛煉,參加相關各類社會和團體的實踐活動等,從而加深體會,豐富自身經驗。
綜上所述,應用文寫作知識不僅是當前高素質人才不可缺少的知識儲備,還是各大職業(yè)的核心職業(yè)技能,針對當前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所存在的問題,教師只有在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下,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才能有效地提高應用文寫作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蔣明,陳瓊瑤.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科教文匯,2013(16)
[2]曾麗容.文秘應用文寫作存在問題及應對策略——開放式文秘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究之一[J].南方論刊,2010 (11)
(責編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