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寫作對于初中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初中生作為主體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地位,將話語權歸還給學生,在校園活動、社會生活、自然環(huán)境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話語空間,加強初中生寫作技巧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了學生本身的話語權。
關鍵詞 初中作文教學 話語空間 學生主體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4.052
On Student Body Discourse Space in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LI Yiding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00)
Abstract Writing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improve overall language literacy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writ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anguage teaching. While clearly dominant position as 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ing of writing and will be returned to the student the right to speak, to create student-centered discourse space for students in campus activities, social lif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trengthen writing skil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an not ignoring the voice of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discourse space; student body; strategy
1 話語空間的意義
話語空間指話語權的活動空間,即語言空間。“對于話語空間的相關研究最早是發(fā)端于現(xiàn)代語言學,由Saussure的語言組合聚合說提及。然而真正對話語空間研究起到引領作用的研究是語法學家對空間語義表達的探討?!雹俣捳Z空間與教育學之間的關聯(lián)又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話語空間在文化方面、語言方面等方面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教育學。然而“教育學作為一種獨特的話語體系不僅是對教育現(xiàn)實的表達,更是話語主體對教育的感受和要求的表達?!雹谠诔踔凶魑慕虒W中以學生為主體的話語空間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的想象和言語提供了相對自由的空間,在教學的過程之中這種更注重學生自主發(fā)揮的形式越來越受到更多一線教師的青睞和重視。怎樣讓學生在生活中領悟美好、在自然中發(fā)現(xiàn)美好、在校園中感受美好是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努力引導的。一篇好的文章最重要的莫過于真情實感,學生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會發(fā)現(xiàn)、會思考、會表達,將所看所思所想化為靈動的文字。為學生營造話語空間就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在思維的天空中自由飛翔,創(chuàng)作出更好更有特點的文章。
2 初中作文教學的話語空間現(xiàn)狀
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便是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能力也是語文工具性的表現(xiàn)。當前初中作文教學以機械訓練為主,忽略學生作為主體的話語權。作文成為技巧的堆積羅列,從中無法看到任何作者的真情實感。很多時候學生寫作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自身修養(yǎng),反而像是被強迫而為,學生提不起興趣,寫作手法過于僵硬。教師不能從根本上把握作文教學的本質,學習者的話語權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處于被剝奪的狀態(tài),即便有情要抒發(fā)也無從下手,這對作文教學來講是極為致命的?!伴L期以來,我國的作文教學基本上是一種固定套路的形式訓練,學生作文沿套路、仿范文甚至改頭換面地偷抄‘優(yōu)秀作文’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幾乎成為一句空話?!雹垡虼耍絹碓蕉嗟慕萄腥藛T意識到初中作文教學中學生主體話語權的重要性,將主體話語權交予學生,構建和諧的話語空間成為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課題。
3 將學生主體話語空間融入到初中作文教學
3.1 在校園文化中培養(yǎng)學生多看書、多積累
“學校不是一個寂靜無聲的世界,它在話語的加盟下,構成一個喧囂熱騰的有聲世界?!雹艹踔行@文化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體會校園文化的過程中,通過讓初中生學習課內必修及選修教材、閱讀課外讀物,比如:《三國演義》、《紅樓夢》、《茶花女》、《湯姆叔叔的小屋》等國內外名著。在閱讀這些文章的過程中學生多積累各類文學作品這樣便會逐漸積累更多的作文素材,如《紅樓夢》中的:“柳垂金線,桃吐丹霞。柳葉饞吐線碧,絲若垂金?!边@句寫春的佳句便可用于初中作文寫景散文描寫春的景色。然而不同的學生主體在閱讀同一篇作品時會有不同的領悟,如學生在學習九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的楊修之死一文時,有的學生認為楊修數(shù)犯曹操之忌,曹操內心深惡此人,早有斬殺之心,此時不過借著“雞肋”事件安其一個“造言”“亂我軍心”的罪名,乘機除之而已。還有的學生認為曹操因“嫉賢妒能”而殺楊修,認為作者本意是“鞭曹”,曹操殺修表現(xiàn)了操的好惡本質。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領會文中大意后為學生布置一個600字的小作文,談一談對于《楊修之死》這篇課文的理解和感想,再針對同學們各自的特點挖掘出適合用于日常寫作的素材。在批閱過程中不宜以自身標準為基點過多否定學生的觀點,一旦對學生的作品全面否定會打擊學生對于寫作的熱情,如果過于偏離主旨或是學生思想過于偏激,教師可以適當引導改正,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思想。校園文化不僅包括課堂中的知識,它也包括校園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還有校風、人際關系等。校園文化能夠激發(fā)青年學生激情,能夠喚醒學生高尚的、獨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比如校園的時代性活動。在活動過后可以讓學生寫一個關于活動過程中的體會,總結關于活動的心得,這樣在日常的積累中會懂得與同學和睦相處,明白在團體中要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為良好的人格塑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在社會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多觀察、多領悟
初中階段是在中學語文課堂作文教學過程中尤其重要的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是最基礎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目標。其中“寫”的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初中生的邏輯思維、用詞的恰當準確、提升個人的文學素養(yǎng)以及擴展想象的空間都有一定的作用。寫作源于生活,想要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就要從生活中汲取有效的寫作素材。社會是由無數(shù)個個體所組成,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有的絢麗有的平庸或稍縱即逝。對于同一件事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在寫作中也是一樣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話語空間在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便能很好地體現(xiàn)出來。例如針對某一時事熱點,教師先不以個人標準評價其好壞,給予學生話語權,放開學生的思維,以學生個體主觀角度評寫其對于這一事件的理解、看法和意見?!安牧鲜俏恼碌馁|地,生活中源頭活水流淌,筆下的文章就生意長流。指導學生、鼓勵學生從五光十色的生活中學會捕捉材料的本領,是寫作教學的要義之一?!雹菀囵B(yǎng)學生從社會生活中汲取寫作素材就要鼓勵學生“身”入生活、“心”入生活,用“眼”看,用“耳”聽,用“心”感受,勤于思考,善于運用學生自身話語權為自己的寫作增彩添色。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哪怕只是件細微的小事,一個淺淺的微笑,一絲淡淡的心緒,只要學生自身有所感悟,我們教師就應該為學生提供可以讓學生任意發(fā)揮的話語空間,寫出作者的某種心靈感受,成為文章的契機和切入點。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針對時事熱點與學生進行談論,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后讓每一位學生用300字寫一個小總結,這樣談論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對學生寫作收集素材的過程。寫作是人們抒發(fā)個人情懷、袒露個人心靈的最好的方式,也是聯(lián)系心靈世界與現(xiàn)實生活的最佳橋梁,在初中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在訓練學生基礎寫作技巧的同時給予學生話語權,讓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味地循規(guī)蹈矩,重復陳舊內容和固有格式,而導致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難有創(chuàng)新。將話語權歸還給學生,才會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寫,才會有更好的更新穎的作品出現(xiàn)。
3.3 在自然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多創(chuàng)新、多個性
初中作文是需要靈性的,這種靈性不只是來源于書本、來源于生活,來源于我們身邊的大自然。法國藝術家羅丹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睂懽鞯牟牧蠌膩砭驮谖覀兩磉?,然而好多學生卻在動筆時搜索枯腸。如若沒有用心去體會自然之聲、感悟自然之美,單單只是根據(jù)教師所讀范文去臨摹摘抄、生搬硬套,那么學生的主體話語權也就無從體現(xiàn)。這種話語權是來自自身對于自然的感知,如寫一篇以“雨”為主題的寫景散文,有的學生覺得一場雨好似交響樂中的小號般輕快,而有的學生覺得雨會使人變得敏感而脆弱,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便要努力去傾聽學生的心聲,尊重他們的話語權,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的環(huán)境和一個較大的展示個性、表達情感的自由空間,由此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喚起他們的創(chuàng)作激情。自然的美是任何美都無可替代的,多在自然之中發(fā)現(xiàn)美之所在不僅會陶冶情操還會讓學生更加愛護自然,用寫作的方式將所感受到的記錄下來也是對學生成長本身的一種見證。“學生在人格上與教師絕對平等,學生有獨特的精神世界和價值觀念,學生自由地、自主地、民主地參與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有選擇的權利和創(chuàng)造性自我表現(xiàn)的權利,學生也是主體?!雹拊诮虒W過程中,學生一樣是以主體的形式存在,教師在教導學生寫作中是引導而不是決斷,要讓學生的思維如自然中的小鳥讓其自由翱翔于知識的天空中,而不會是將學生的思維禁錮于傳統(tǒng)老舊的思想牢籠中。作文與做人是密切相關的,一篇好的文章的作者也必然是一個具有高尚情趣的人。小至身邊的小樹抽芽、小花綻放,大至自然的日升日落、萬物變遷,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如此歷練寫出的文章也必定是山也含情水也笑。
總之,注重初中生的話語權,為學生構建并維護其話語空間,在加強初中生寫作技巧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了學生本身的話語權。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于寫作本身的興趣,而不是強制性地將寫作規(guī)范在條條框框中。學生的作文立意、謀篇、遣詞、造句要建立在自己的真實感受之上,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感悟,用靈魂寫作文章才會有生命力。
注釋
① 魏本李,周海燕.話語空間的語篇構型[J].東北師大學報,2011(5).
② 栗玉香.實現(xiàn)教育學話語根本性轉換的途徑[J].教育評論,2003.4.
③ 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基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④ 李喬生.淺談公開課對學生話語空間的剝奪[J].基礎教育研究,2010(3).
⑤ 于漪.品嘗作文中的歡樂[J].語文教學通訊,2005(12).
⑥ 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