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三年級起,老師就寄希望于學生已經(jīng)擁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而不會花很多精力去研究字詞教學,我認為,三年級起的詞語教學也應該得到重視。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好識字、學詞的方法和規(guī)律,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中高年級;字詞教學;形象聯(lián)想;辨析理解
中圖分類號:G623.22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3-053-1
很多語文老師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孩子們一到三年級,就會出現(xiàn)錯別字集中爆發(fā)的情況,孩子們常常會提筆忘字,特別是在答題和作文中,錯別字特別多。導致這種情況原因比較復雜,但有一點必須反思,那就是從中年段開始,我們對生字詞的教學重視程度明顯不足了。一二年級的老師把識字、寫字教學作為重點,有很多方法和經(jīng)驗,孩子們總是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逐字逐詞的學習,并進行經(jīng)常性的練習,這個時候他們的錯別字比較少。但到了中高段,他們的識字量大了,學習課文的要求高了,老師們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精讀講解上。識字、寫字教學明顯弱化了。從三年級起,老師就寄希望于學生已經(jīng)有了獨立識字的能力,而不會花很多精力去研究字詞教學,對于學生如何學習生字詞的關注也很不夠,很多時候,我們的第一課時的識字教學僅僅是走過場,生字詞教學方法單一,力道薄弱。我認為,三年級起的字詞教學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
理由有三:首先,識字、寫字、理解生字詞,這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學一貫的重要任務。其次,學好生字詞能夠為閱讀理解掃除障礙,也是學生深入學習文本所必須的準備工作。第三,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都是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基礎的,扎實地進行字詞教學,幫助學生掌握好識字、學詞的方法和規(guī)律,對他們今后的學習也是很有裨益的。筆者將舉出幾個例子,談談自己是如何進行中高年級的字詞教學的。
一、抓住字形特點,在形象聯(lián)想中識記
我在教學三年級《小露珠》一課中“臨”這個字時,先讓學生說說這個字容易寫錯哪里。他們之前的預習作業(yè)已經(jīng)批改,學生已經(jīng)看到了錯誤現(xiàn)象,那就是容易把最后一個部首,多寫一豎。這個時候,我請他們說說這個字在課文中組的是什么詞。他們找到了“夜幕降臨”一詞。下面我就引導他們聯(lián)系這個詞語的意思來記住字形:“夜幕降臨”中的“臨”指的是夜晚來了。夜晚來了,太陽也困了,噗通一聲睡倒了,所以這個臨的下半部分就是一個睡倒的“日”字。以后寫到這個字,就聯(lián)想這個詞,聯(lián)想它的意思,就不會把“臨”寫錯了。
再比如,學生常常將“摘”和“商”里面的部分寫錯,我就啟發(fā)學生:摘里面的“古”就好比長長的藤上結(jié)了個瓜,長熟了就要摘;商是大家七嘴八舌議論,所以里面是八口。這樣,在生動形象的講解中,學生的印象變深刻了,還知道一種識字的新方法,尋找字形中的與意義相關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詞語意思來記生字。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生字詞教學中充滿妙趣的因素,讓每一個生字都給孩子留下深刻有趣的印象。這樣的有趣味的教學方式也能激發(fā)起孩子對語言文字的興趣,鼓勵他們創(chuàng)意解讀文字——讓一個個文字在兒童的心里變成一幅幅有趣的畫面,有意思的故事。
二、準確把握字義,在辨析理解中識記
同樣是《小露珠》一課中的生字詞,我在教學“水蒸氣”一詞時候,為了使詞語教學發(fā)揮更大作用,做了這樣的嘗試。先問問學生水蒸氣是什么樣的,生活中有沒有見過。學生舉了水燒開后咕咕冒蒸氣的例子。這個時候,我出示了資料中對水蒸氣的解釋:“1.水達到沸點時,變成水汽。2.水沒有達到沸點,緩慢蒸發(fā)變成蒸氣。”出示后,我做了一些簡單的講解,告訴孩子們“達到沸點”就是指水燒開。接著我繼續(xù)追問:“課文中的小露珠變成水蒸氣是哪種情況?”學生讀文中的相關段落,發(fā)現(xiàn)小露珠變成水蒸氣是因為太陽照射,熱量越來越大,漸漸變成水蒸氣的。教師接著點撥:“哪些詞語寫出了這是個緩慢的過程?”學生讀畫詞語,找到“漸漸的”、“越來越”等詞句,體會到露珠變成蒸氣的過程,同時,也準確地理解了詞語,理解了課文。這個時候,接著進行朗讀指導,把露珠變化的“緩慢、逐漸”的過程讀出來。這樣指導之后,學生體會到了文章的情理意趣,讀出了感情。在感情朗讀之后,教師以此契機,引導發(fā)現(xiàn)課文的寫作的特點:“這篇文章雖然是童話,但表達的很講究,用詞很準確,里面蘊含著科學知識?!边@樣一來詞語理解、初讀指導、課文內(nèi)容理解三大目標融合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我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詞語教學處理好了,理解課文也就不難了。精心設計的富有意趣的詞語教學環(huán)節(jié)還會成為突破課文重難點的切入點。
三、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在品讀感悟中識記
《二泉映月》一文中“靜影沉璧”一詞,學生總是會寫錯,“璧”字尤其錯的多。為什么呢?通過課堂上的了解,我發(fā)現(xiàn)學生并不理解這個詞,沒有意識到這個“璧”字指的就是文中月亮在水中美麗的倒影,是用玉璧來打的比方,表現(xiàn)的是月亮皎潔,無暇的美感。而《二泉映月》中有一段對月下美景的精彩描述,那種意境使人仿佛看到了皎潔的月亮撒下沁涼的清輝,還在泉水中投下潔白的倒影,多么幽靜,多么動人。而這種美好的情境,完全可以由“靜影沉璧”這個字的理解生發(fā)開來。我?guī)е鴮W生一個字一個字的認真解讀這個詞,靜影指誰的影子?沉是什么意思,璧又是指什么?然后引導他們想象,皎潔的月亮在水池中投下潔白明亮如玉盤般的倒影,水是那么靜,月是那么靜,仿佛是一塊潔白無瑕的美玉,沉在水底中,散發(fā)柔和的光芒。感悟到了這樣的畫面,他們牢牢的記住了這個“璧”的含義,記住了這個美麗寧靜的詞語,積累了一段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獲得了一份美玉明月般的美好體驗,教學效果非常好。
綜上所述,詞語教學除了應貫徹字詞教學的一貫傳統(tǒng)——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外,還可帶領學生對所學字詞進行理性認識和情感色彩的辨別分析,要完成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跨越,幫助學生形成獨立識字的能力。此外,詞語教學也完全可以成為理解課文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并借由詞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細致、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受和探索精神。除此之外,我認為作為教師確實要靜下心來研究生字詞教學,更多地關注漢字構(gòu)形理論,真正弄清漢字構(gòu)形的依據(jù),并用形象生動的講解,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把每一個漢字的教學做準確,做扎實,那么詞語教學也就會“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