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閱讀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本文對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問題分析,指出了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問題是問答教學過于形式化,缺乏真正的交流;過度濫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導致學生閱讀能力降低。提出了改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對策,具體是轉變教學方式,改進語文教學評價體系;通過實踐,切實達到閱讀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分析;對策
閱讀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雖然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了初中語文教學的目標、要求等方面內容,但是由于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對新課標內容的理解上的偏差,以及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和當前教育制度、教學環(huán)境的制約,使得目前的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造成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現(xiàn)象。筆者根據(jù)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從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與方法上入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分析
(一)問答教學過于形式化,缺乏真正的交流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閱讀,感受不同的傳統(tǒng)與不同的文化,感受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時空感,讓學生、教師與文章的作者進行精神上的交流與思想上的碰撞,是一種探索與感知的過程,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學習語言、組織段落造句、理解全文大意和寫作手法的過程。然而在實際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的問答教學方法,過于教條式、刻板式,失去了問答的意義,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真正的交流,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在看似課堂氣氛非?;钴S的回答環(huán)節(jié),學生們都在積極地迎合著教師的要求,都在積極地從課本中直接尋找相應的答案,但其實,學生根本沒有真正的思考過程,回答環(huán)節(jié)流于形式。
其次,學生們在回答老師的提問時,雖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些觀點和看法聽起來好像具有創(chuàng)新意味,但是這種缺乏教師的有效引導,缺乏對文章深入理解基礎上的回答,本身就已經偏離了新課標教育目標的初衷。
再次,整個問答教學過程,缺乏對文章真實的感悟,缺乏教師、學生與作者之間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交流與碰撞。
(二)過度濫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導致學生閱讀能力降低
初中語文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輔助教學。這雖然能夠借助多媒體的形象化、生動化等特點,用一種更直觀的方式把知識展示給學生,而且不僅豐富了語文課堂的教學,還幫助了學生更容易地理解知識。但是,不可否認,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過度濫用,造成了學生對于文本的閱讀能力的下降。學生過度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學習,使其更注重了音效、動畫效果等等,而不會去深刻地研讀文本思想,不會去深刻地體驗文本中的情感。
二、改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對策
針對上述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根據(jù)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通過不斷地反思與總結,嘗試找到改善上述問題的方法與策略,筆者認為,若要改善上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需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轉變教學方式,改進語文教學評價體系
新課標對初中語文提出了明確的教學目標,強調了對學生的語文能力與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指出了語文教學的出發(fā)點與終點。那么,要達到新課標的要求,語文教學的評價方式一定需要改善。而在關于語文教學評價工作的方面,首先要做的是,改變語文教學評價的功能。我們要改變以往的方式,我們應該讓評價工作更多的發(fā)揮促進學生與教師的發(fā)展、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作用。如此一來,減輕了學生與教師的以應試為中心而學習的負擔,從而可以激發(fā)學生與教師的動力,提高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中的積極性。其次,我們要轉變語文教學評價的重心。過去,由于學習成績的分數(shù)、考評分數(shù)等紛紛關系到學生的升學、教師的考評等切身利益,以至于從教師到學生都只看重分數(shù)這一結果,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出現(xiàn)。因此,我們應將評價工作的重心轉移,弱化評價中對結果的重視度,尤其是對分數(shù)的重視度。只有這樣,方能將教師與學生從唯分數(shù)論的觀念中解脫出來,從而真正融入到教學工作和學習中去。
(二)通過實踐,切實達到閱讀教學的目標
如何真正做到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而不只是在課堂教學中的“問答”模式,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師生在教學中不斷探討、不斷改進,更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找尋最完善的方法。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平等的態(tài)度。學生雖然還處于求知求學的階段,但是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并不是任由教師擺布的木偶。因此,教師更應該扮演好的角色應是引導者,引導學生與文本溝通,讓學生理解、思考文本中的內容,多方位、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的信息,而自己則要當好“橋梁”。教師要做好引導者,而不是駕馭者,這便需要教師對學生和文本擁有一個平等的態(tài)度。教師一定要做好引導者,只有教師對學生的引導真正起到了作用, 方能切實的發(fā)揮閱讀教學的作用, 實現(xiàn)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目標。而要做好引導的工作,則需要教師與學生通過閱讀教學的實踐,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反思與歸納方法,不斷尋找更多的好方法,真正做好引導工作,切實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三、結束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需要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重視起來,在深入分析新課標的要求后,根據(jù)每個班級的學生特點,對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適當?shù)恼{整,在實踐中不斷思考、探索和完善,切實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磊.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
[2]史振泉,韓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3.31
[3]張磊,劉芳.探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12
(作者單位: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qū)甘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