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廣州瀨粉特別喜愛。尤喜三處食用:員村二橫路對面小巷店;赤崗南菜市場老街小店;東山口菜市場正門排檔。第一次在廣州遇到瀨粉,有一種久別重逢的感覺——仿佛重返從前歲月,與老友重逢,而我才來廣州十年,為何如此?難道那小小一碗的瀨粉中藏著童年,藏著家鄉(xiāng)?藏著某種神秘的召喚嗎?細膩粉質(zhì)的大米制品,加入海鮮和其他葷味,熬成一鍋,可口鮮美,十足小吃風范,有粵菜的清淡和清淡中令人回味的鮮美,屬于輕口味的鮮美,比江南小吃更加從容家常,比成都小吃更婉約含蓄,遠非大富大貴,卻是獨樹一幟;遠非聲名遠播,卻是南國一香,悠悠長長,穿越歲月,有一番滄桑,卻又是平常心一顆。有一回看電視節(jié)目介紹福州小吃鍋邊糊,突然醒悟童年記憶的頑強,原來在福州城的鍋邊糊與廣州城的瀨粉之間有某種相似性:米粉類、湯呈糊狀、海鮮味道、滾燙入口。說實在的,我在福州長大,雖然離開三十多年,以后也就回去過一回,但童年記憶始終盤旋不去。盡管我讀中學后才接觸福州市井生活,早點偶爾吃吃鍋邊糊——因為那時中學生沒有早點錢,鍋邊糊的印象并不比福州魚丸深刻。
瀨粉其實就是廣州的米粉,傳統(tǒng)標準瀨粉是一桶白米漿,從一個細長漏斗一縷一縷地漏進水里,形成寸把長的條狀,再與底湯混合煮燴?,F(xiàn)在則多是機器加工,好似粗米粉截成一寸長短。但各處也有變化,比如都叫瀨粉,到了與廣州毗鄰的佛山,就已經(jīng)是靠近米粉的形狀了。我第一次在佛山市高明區(qū)看他們舉辦“瀨粉節(jié)”,端出來的明明就是一根一根的米粉,不知相隔半小時車程,為何有如此變化?不過一個道理明確,都是米粉系列產(chǎn)品。
2015年年初去長沙出差,因為修地鐵、因為大霧霾、因為陰雨天,這座城市變得黯然失色,變得濕冷混沌。幸好有小吃,有各色小吃店,讓黯然失色退場,讓勃勃生機煥發(fā)。正宗的長沙米粉,形態(tài)別于桂林別于南昌別于廣州瀨粉,并非清爽的一根根鮮明,而是類似于刮刮粉一縷一縷,但開水中煮熟撈起卻又成了細面條般清清爽爽,浮沉在肉湯中, 點綴著肉絲木耳酸菜豆角加主色的紅剁椒,細細嚼食如面條般細膩,卻又有著米粉般的韌性。最搶味的還是湖南配料,一大鍋的辣椒炒酸菜,一大瓶的紅剁椒。關鍵是壓倒一碗湯粉的配料噸位與分量,客人隨意加。觀察小店,客人多是大勺加料,絕對重口味,絕對怕不辣。印象深的還有隨處可見的炸臭豆腐,黝黑方方小塊,沸油中炸熟,竹簽串著吃,滿街炸,滿街吃,小店炸,街攤炸,長沙女孩衣著時尚卻舉著竹簽嘴角噙著黑呼呼的臭豆腐,亦是典型街景。哦,還有神秘的檳榔,嚼啊嚼,古怪卻誘人的味道,無法形容??!這個試圖把湘菜高檔化卻又掩蓋不住充滿誘惑的鄉(xiāng)土氣息,這個充滿小吃的城市,這個復蓋濃濃鄉(xiāng)音的城市。
才從湘江邊領略長沙常德醴陵米粉,又到贛江邊嘗遍南昌吉安鉛山米粉。江湖一脈,都是米粉世界。雖然家常小吃,卻亦五彩繽紛;各有獨門利器,各有看家本領。長沙米粉與桂林米粉形成反差。但吃了幾回,也沒分清長沙常德醴陵米粉之區(qū)別,也許天太冷,也許湯太鮮。南昌炒粉則是當?shù)卦琰c加名菜,一般肉絲豆芽黃芽白菜梗加辣椒,鐵鍋大火快炒因為不斷加各種佐料,師傅邊炒邊用鍋鏟鏟料進鍋,鍋鏟一敲鍋沿,佐料爽快進鍋,哐哐哐!動作麻利,眼花繚亂;鐵器相撞,聲音悅耳,因為有香味飄來。這類小吃,最適合街頭排擋小店,可以親眼目睹制作過程,正好體驗那粉那菜,如何變戲法一般成為“我的菜”!多油多醬多佐料,辛辣重口味。米粉油汪汪地閃亮,黃豆芽黃牙白或是次而求之的空心菜,恰如其分以新鮮色相口感輔佐相伴。
最耐人尋味的是三元錢一碗的拌粉,米粉都是當?shù)厣虾玫竟人疲嬖诟骷易袅喜煌?。在熟油醬油辣椒蒜蔥重口味的總原則下,各有獨門配料?;蜃噪缢岵讼滩?;或蘿卜或菜頭或豆角。總之口感各異,差別中自有風景。吉安米粉除佐料外,基本在南昌味道的統(tǒng)轄之下。鉛山米粉就獨出一路,不但米粉粗些,底湯亦有講究。配料四五種,自取自配,給食客一個自己發(fā)揮的空間。此法我最贊賞,豐儉由人牽涉到錢包, 咸淡酸辣則關乎口味,眾口難調(diào),但桌上的調(diào)味可以稍稍平衡。最嘆長沙遭遇大壇酸豆角大壇紅辣椒,南昌似乎溫柔一點,小罐小碗小盆。也難怪霸蠻乃湘人,當年湖南來幾個年輕人,不就在贛江邊掀動了十萬農(nóng)工舉起梭標。那年頭距今已近百年,但米粉依舊辣椒依舊。無論湘江珠江,無論長沙南昌,無論湯粉炒粉拌粉,米粉始終與辣椒肩并肩,紅白相間都是米粉。
哦,南方的米粉,我的米粉家族!
江 冰:廣東財經(jīng)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并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小說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中國文學學會副會長、廣州市文藝批評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小說年度排行榜評委。入選新世紀本領域最有影響的35篇論文、中國作家協(xié)會新銳批評家、廣東省十大優(yōu)秀社會科學科普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