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后三分之一學生的轉(zhuǎn)化工作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其職責所在,它直接影響到后三分之一學生一生的發(fā)展方向,以及班主任工作的成敗。就自己幾年班主任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談幾點看法:
一、幫助后三分之一學生樹立自信
歌德有這樣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財富,你只失去了一點點,你失去了名譽,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氣,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后三分之一學生進步,重新確立起自信心是轉(zhuǎn)化工作的關鍵。教師要花功夫、下力氣幫助他們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后進生通過努力取得成績時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標。在班級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后進生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適合他們干的工作,更可以讓一些取得進步的后三分之一學生介紹經(jīng)驗,發(fā)揮作用,讓他們看到希望,激發(fā)進步的內(nèi)在潛力,確立起不斷進步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能只是“恨鐵不成鋼”,而需煉鐵成鋼。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法,不失時機的關心他們,引導和鼓勵他們爬起來再前進。
由于后三分之一學生學習差,缺點多,教師一定要做到不歧視“差生”。讓他們覺得有人時刻在關心和幫助他們,只有是后三分之一學生內(nèi)心感到自己同樣得到老師的重視,才會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育,這是做好后三分之一學生轉(zhuǎn)化的必要條件。
二、一視同仁、公正無私
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須做到一視同仁、公正無私,只有這樣才能為后三分之一學生轉(zhuǎn)化工作奠定基礎。首先,要用愛來感化他們,愛是教育學生的基礎和出發(fā)點,教育的成功來源于對學生的熱情。對他們,更要真誠的去溫暖滋潤他們的心田,去消除他們懷疑恐懼的心理和壞情緒。絕大部分教師對后三分之一學生是“恨”其不爭氣,然而老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如何,又常常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老師熱愛學生,與學生在感情上建立聯(lián)系,才能了解學生心里所想和所作所為,才能使學生對老師尊敬、信任和親近,學生才會樂意聽取和接受老師講的道理,努力把老師的要求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行為。
其次,要善于捕捉他們的“閃光點”,采取多鼓勵、少批評。教師只有以慈母般的愛與寬容取悅后進生,才會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教育。對待他們的缺點和錯誤要嚴肅批評,在方法上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引導,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主動加以改正。
三、溝通的藝術
抓好后三分之一學生轉(zhuǎn)化工作,溝通是必要的途徑,也是班主任做好后進生轉(zhuǎn)化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這里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以尊重其人格為原則,切忌惡言惡語傷自尊,談話要使學生在百般慈愛、潤物無聲中感到嚴厲。使學生不能不接受,又不得不接受,使其不斷改變進步。
四、因材施教、循序漸進
后三分之一學生學習差、厭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區(qū)別對待,教學應體現(xiàn)多層次性,要注意知識的重點性、系統(tǒng)性,方法的啟發(fā)性、問題的針對性和后三分之一學生的學習個性;大家應該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嗽诮虒W中,要用良好的教學設計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一種利于激發(fā)學生內(nèi)驅(qū)力的環(huán)境氛圍;要對后進生以表揚為主,抓住每一次的閃光點對他們進行表揚;要設計相宜的課堂練習。使他們在課堂上“有飯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標奮斗的希望;此外還要經(jīng)常與他們談心,融洽師生間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勵,并制定可行的目標,培養(yǎng)他們的成功感。教學知識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并誘發(fā)其提出問題,教師給予耐心正確的解答,使其產(chǎn)生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
五、教育要有針對性
要了解后三分之一學生的真實情況和真實心態(tài),抓住問題和矛盾的癥結(jié),教師一定要了解差生,辨明他們心里發(fā)展規(guī)律,洞悉他們的感情世界,清楚他們想要什么?討厭什么?只有真實地了解了他們的思想及個性,才能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好后三分之一學生的轉(zhuǎn)化工作。
六、堅持常抓不懈
后三分之一學生缺少韌性和毅力,一遇到困難,吃點苦,馬上就想放棄。所以對他們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大量耐心細致的工作,后三分之一學生的轉(zhuǎn)化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可能會出現(xiàn)反復。這就需要教師做到鍥而不舍、誨人不倦、堅持到底。
育人,是教師的天職。相信只要我們用真情去教育感化后三分之一學生,用知識去引領他們,他們也一定會變成優(yōu)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