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素質(zhì)對于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影響深遠,所以在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注重自身素質(zhì)提升,為教學工作打好基礎;也要創(chuàng)設良好師生關系,為有效教學創(chuàng)設平臺;更要注重開展交流合作,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還要加強課后有效復習,不斷的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通過自身的素質(zhì)提升、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來實現(xiàn)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教師 "教學 "有效性 "策略
韓愈《師說》中提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要求老師言傳身教注重學生基礎知識教學之外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品質(zhì),引導學生學生通過主動學習提出他們的疑惑,面對學生的疑惑,教師要有足夠高的知識涵養(yǎng)有效地解決這些困惑,這就對于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策略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做到:
一、“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注重自身素質(zhì)提升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言高為師,身正為范”,即為言語高深的人能夠成為老師,行為端正的人成為典范,這與“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說明想要成為合格的教師,不僅需要良好的學識,還要有高尚的品德。“想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夠注重自身的素質(zhì)提升,以便能夠滿足學生不斷增長的知識需求,同時也能給學生更科學的教學引導。教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無不影響著學生。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教師要用自身的行為,用人格力量來教育和感染學生。同時,我們一定要常修為師之德,做一個有風格的人、有風度的人、有風骨的人,做一個道德高尚,正直無私,富有愛心的人。只有這樣,我們的言行才能對學生產(chǎn)生震撼,才能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感動學生、教化學生。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教師應加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透徹理解并掌握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zhì)量觀,抓住機遇,認真學習新課程改革措施,積極踐行新課程改革精神,敢于創(chuàng)新,多學習,多思考,勇爭新課程改革的先行者,開拓者,甚至領路人?!皩W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運用到教師身上也是如此:現(xiàn)代社會飛躍發(fā)展,知識更新快,信息量大,教師不學習就會落后。因此,教師必須努力鉆研專業(yè)理論,不斷學習現(xiàn)代教學教育理論,完善知識結(jié)構(gòu),及時傳遞新的信息,并用新的教具和新科技手段輔助教學,以便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加深學生的學習感知,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二、“親其師而信其道”——創(chuàng)設良好師生關系
我國教育名著《學記》中指出“親其師而信道”,學生親近、信任、尊敬這個老師,才會聽從他的教導,更加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實施。所以在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善于培養(yǎng)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的真摯情感,化情感為學習的動力,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進而加強學生與科目學習之間的認知,提升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化解課堂上的沉悶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和藹可親。在面對學生回答錯誤的時候不要直接的嚴厲批評,而是要善于引導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逐步的引導他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減輕學生的學習心理壓力,讓他們能夠以良好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
三、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注重開展交流合作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往往是教師一個人“霸占”課堂,教師在講臺上講的天花亂墜,很多學生則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因為小學時期學生的心智發(fā)育不完善,學習認知、學習注意力很難集中,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單純的進行“填鴨式”教學,就容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導致學生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厭學、倦學、甚至逃學等狀況。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樹立新的教學理念,認識到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客體區(qū)別,科學的處理師生關系,善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注重開展交流合作,以便能夠運用教師的教學指導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真正意義上的實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四、“溫故而知新”——加強課后鞏固復習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fā)現(xiàn),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shù)”,并根據(jù)他的實驗結(jié)果繪成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從“記”到“憶”是有個過程的,這其中包括了識記、保持、再認和回憶。小學生由于心智發(fā)育不完善,學得快、忘得也快,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及時的復習、鞏固,以便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認知,提升學習的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作業(yè)形式,讓學生能夠?qū)W習的知識及時的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通過實踐運用來加深他們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同時通過實踐活動,也間接的鞏固了他們對于理論知識的識記效率,收到了一舉多得的良好效果。
小學時期是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階段,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與引路人,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素質(zhì)對于學生的學習影響深遠,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改進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便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為他們的日后學習發(fā)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