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等待戈多》揭示了現(xiàn)代人的生存狀態(tài),表現(xiàn)出人類世界的荒誕和無意義。這出戲的主題就是“等待”。等待,象征著沒有意義的生活,在現(xiàn)代人看來,生存只是一種“等待”,一種永遠(yuǎn)無望的“希望”。
關(guān)鍵詞:荒誕; 等待; 希望
一、《等待戈多》人物的象征意義
《等待戈多》中的人物總共只有六個,即:兩個流浪漢埃斯特洛岡和弗拉季米爾、波卓和他的仆人“幸運(yùn)兒”、報信的孩子和一個從未出場的人物——戈多。這六個人物都是象征性人物,而且可以分為三組:第一組是埃斯特洛岡和弗拉季米爾,第二組是波卓和他的仆人“幸運(yùn)兒”,第三組是孩子和戈多。有人認(rèn)為,從第一組和第二組四個人物的名字看,他們似乎是全人類的象征,或者,至少是全歐洲的象征,因?yàn)榘K固芈鍖欠▏说某S妹?,波卓是意大利人的常用名,“幸運(yùn)兒”叫呂克,則是英國人的常用名。不管怎么說,這四個人物肯定不是分別代表某個國家或者某個階層的,而是抽象的人類象征——這是沒有疑問的,因?yàn)閯≈芯褪沁@樣的臺詞:“在這個地方,在現(xiàn)在這一刻,全人類就是咱們,不管你喜歡不喜歡?!眳^(qū)別在于,第一組即兩個流浪漢,我認(rèn)為可以看作是“現(xiàn)在這一刻”的象征,而第二組即波卓和“幸運(yùn)兒”,則可以看作是“過去歲月”的象征——讓這兩個人物出場是對歷史的象征性回顧。第三組即孩子和戈多,毫無疑問,是“未來”的象征,其中孩子代表人對未來的意識,戈多代表真正的“未來”。
此劇名為《等待戈多》,而戈多始終沒有出場——這是理所當(dāng)然的,既然戈多代表“未來”,他就永遠(yuǎn)不會出場。如果戈多代表未來,那么“等待戈多”也就是“等待未來”。貝克特本人說:“倘若受難者希望上帝出來援助他,他就大錯特錯了,只有虛無在等待他?!?/p>
貝克特說:“只有虛無在等待他”即表明戈多是“虛無”,同時又表明這種“虛無”是被等待著的,因而又不是真正的虛無。實(shí)際上,貝克特指的就是“未來”,本意上的未來,因?yàn)槲磥碛肋h(yuǎn)不會來,來了就不再是未來。所以說,未來是一種被等待著的“虛無”。換句話說,這里的關(guān)鍵既不是未來也不是虛無,而是“等待”。但是,這種“等待”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等待,因?yàn)樗却氖恰疤摕o”,或者說,它只是為等待而等待,卻又不可能不等待——這就是該劇象征性地表現(xiàn)出來的“人類處境”以及這種處境的“毫無意義”,或者說荒誕,因?yàn)闊o意義即無目的,而無目的即荒誕。
二、《等待戈多》主題思想
“人類處境的毫無意義”可以說是以《等待戈多》為代表的荒誕派戲劇的基本主題,但這里并不存在悲觀主義問題,因?yàn)檫@一主題所涉及的不是具體的社會生活,而是一個形而上的哲學(xué)命題,即:人的存在從根本上說有何意義?既然現(xiàn)代人已認(rèn)定上帝和天堂或者前世和后世之類的東西只是古人編造的神話,那么人類生存的目的又何在呢?既然我們不知道生存的目的,當(dāng)然也就不知道生存的意義(所以說,“世界是荒誕的”)。那么,我們既然不知道生存意義,我們只知道生存從根本上說是毫無意義的,我們又該如何生存下去呢?就像《等待戈多》最后寫到的,戈多即便永遠(yuǎn)不來,我們也會像兩個流浪漢一樣永遠(yuǎn)“等待”下去。
《等待戈多》中的兩個流浪漢必須面對的,是以野蠻方式殘忍而無意義的生存著。劇終我們不知道戈多的身份,正如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么。但我們明白一件事,無論經(jīng)歷怎樣的苦痛折磨,有一種東西是永遠(yuǎn)拿不走的,那就是希望,對未來的美好希望。
三、結(jié)語
劇中的兩個流浪漢是生活在苦難中的人類的象征,人們處在一種生死不能的尷尬境地。他們總是等待明天,指望明天能把人從今天的生存困境中解救出來,但事實(shí)上沒有明天,只有等待。流浪漢渴望戈多的到來,以擺脫自身的困境,可是戈多永遠(yuǎn)不會來。明明知道不會來,還是要等待,在等待中死去、消亡。因?yàn)樗麄冎荒馨严M耐杏诿魈臁懊魈旄甓鄿?zhǔn)會來。”在這個意義上說,《等待戈多》是對于人類生存狀態(tài)的自我嘲諷,它強(qiáng)調(diào)的是生命的存在如既荒誕又無奈。但是,“等待”畢竟是一種執(zhí)著的追求,是明知無望而仍堅持不懈地追求。因此,《等待戈多》又是對于人的存在價值的自我肯定,是人類對于命運(yùn)、對于荒誕世界的蔑視和抗?fàn)幘?,是敢于承?dān)絕望的勇氣。該作品的意義有兩點(diǎn):一是揭示人類在一個荒誕世界的尷尬處境和絕望情緒;二是展現(xiàn)這種處境中人類不屈的意志和心底那盞不滅的希望之燈。
參考文獻(xiàn):
[1]焦耳.于小丹.貝克特——荒誕文學(xué)大師[M].長春;長春出版社,1995.8.
[2]黃晉凱.荒誕派戲劇選[M].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96.
[3]孫彩霞.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xué)與圣經(jīng)[M].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劉秀玲(1980~),女,漢族,碩士,陜西澄城人,西安文理學(xué)院外國語學(xué)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xué)法及英美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