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qū)教育局組織了全區(qū)中小學、幼兒園、成校的校園長、書記參與暑期讀書會。此次會議規(guī)模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與會者都很受啟發(fā),很有收益。作為一個農村小學的校長,又處于埭溪這個正在騰飛的區(qū)工業(yè)重鎮(zhèn)上,筆者也有很多感觸。在此,筆者結合在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埭溪鎮(zhèn)上強小學的工作情況,談談自己的一點想法。
自從吳興區(qū)建區(qū)以來,各方面順利發(fā)展,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當地的教育事業(yè)也同步推進,不斷取得新成就,特別是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都開拓了新的局面。隨著“十二五規(guī)劃”的實施,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已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周邊各縣區(qū)也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各種改革,推出了很多新的舉措,這對校長們來說,壓力也是很大的。因此,校長只有也必須迎難而上了。
現在的教育,雖然已經進行了多次的改革,但應該說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的,有些對教育工作者來說,也是一種困擾。比如,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么?人們其實都在說,教育是為培養(yǎng)人,那么到底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人才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換句話說,學校培養(yǎng)的學生,成了什么樣的人以后,才可以達到教育的目標?
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從本質上說,是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注重開發(fā)受教育者的潛能,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fā)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也就是說,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面向少數學生,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而不是單純應付考試,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fā)展能力,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機械地接受知識。然而,最初提出素質教育的時候,看似搞得轟轟烈烈,但人們對所謂的素質教育的理解是很片面的。結果,素質教育變成了僅僅就是唱唱、跳跳、畫畫這么簡單了。而實際上,另一方面,學校的應試教育還是搞得扎扎實實,倒還是很出“成效”的。因為它操作簡單,效果明了,同時中考、高考機制的存在,使分數變成了人們心目中最重要的東西,大家似乎覺得沒有比這更好的考核評價方法了。
筆者參加的這次學習讀書會,副司長、區(qū)委書記和副區(qū)長都對此進行了明確的要求。學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進一步去研究,改變現有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著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當然,校長們也知道這不是說說這么簡單的,需要去努力探尋;而且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耐心和信心。這就要求學校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搞好教師培訓工作,深化教師素質教育意識,提升教師自身素質,提高教師綜合能力,因為教師隊伍的水準是搞好素質教育的最重要的保障。同時,學校要調整教學安排,抓好特色教育,深化書香校園,搞好社團活動,抓實實踐課程,改革學業(yè)評價模式,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在原有的基礎上,把素質教育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教育均衡
教育均衡,實質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則的支配下,教育機構、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擁有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確保其實際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機構和教育群體之間,平等地分配教育資源,達到教育需求與教育供給的相對均衡,并最終落實在人們對教育資源的分配和使用上。
從個體看,教育均衡指受教育者的權利和機會的均等,指學生能否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均衡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從學??矗逃庵竻^(qū)域間、城鄉(xiāng)間、學校間以及各類教育間教育資源配置是否均衡;從社會看,教育均衡指教育所培養(yǎng)的勞動力在總量和結構上,是否與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需求達到相對的均衡。當前人們關注的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主要是指我國不同地區(qū)之間、城鄉(xiāng)之間、同一地區(qū)不同學校之間、同一學校不同群體之間的教育均衡發(fā)展問題?;蛘哒f,它主要涉及的是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權利保障問題、教育的民主與公平問題。對每一個孩子及其家長來說,當然都希望接受更好的教育。
同在一片藍天下,孩子們應該享受同等的教育,作為教育者也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但人們都知道,教育要真正實現均衡是很難做到的,城鄉(xiāng)間差距是明擺著,好的師資都在往城里集中。而好學校的第一個標準就是有好老師,從農村培養(yǎng)好的老師也都調到城里了,那么鄉(xiāng)下的學校怎么能跟城市學校去比,而且這還對農村學校的良性發(fā)展產生了負面影響。另外城鄉(xiāng)之間學生的配置、設施設備之間的差距,信息之間的不對稱,外部教育環(huán)境的差別等,使城鄉(xiāng)的學校在“娘胎里”就是不一樣的。因此,城鄉(xiāng)之間的小孩子們享受的不可能是均衡的教育。而現在,貧富之間的差距在進一步拉大,社會階層的進一步分化,使教育均衡化更加困難。教育均衡只能說是一種理念,也是從以人為本的角度考慮,從社會和諧發(fā)展的角度考慮,要努力實現教育均衡。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教育具有個性化的特征,這也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搞一刀切,社會、家庭的不同需求也要求有不同的學校。所以,教育均衡化也是在一定范圍內的均衡?,F在要做的是努力解決好農村學校的師資問題,配備好設施設備,使差距能夠盡量縮小,使普通的義務教育學校之間逐漸趨向均衡。
對于農村學校來說,教育均衡的任務更重。教育均衡不能是把原來好的學校的水平降低,而是要著力提升原來相對薄弱的學校,包括師資、設施設備、教育理念等。所以,筆者認為,應該在均衡化理念的引導下,通過政府的幫助,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加上自身的努力,獲得自己的發(fā)展,使自身在原有的基礎上穩(wěn)步上升,逐步向先進學??繑n。
學校安全
學校安全工作,是全社會安全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青少年學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關系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穩(wěn)定。它是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沒有安全,何談教育?這也是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和最敏感的問題,也是學校和教師工作壓力最大的問題。學校安全,沒有退路;安全工作,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在這次暑期讀書會上,每一位領導都把學校安全工作提到了無以復加的高度,校長們也非常明確自己的職責?,F在,安全工作,在學校老師心目中的意識已越來越強,作為校長,安全工作更是每日工作的常規(guī),雖然壓力巨大,但責無旁貸。而作為校長,現在已經沒有必要再來討論這種情況的深層次原因,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把工作做得更細致,更扎實。校長們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以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為抓手,以安全觀念文化為主線,以安全責任制的落實為保障,積極營造平安校園環(huán)境,確保學校財產和師生人身安全,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打造和諧校園。
但另一方面學校也應被好好保護,只有一個《校園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是不夠的。筆者建議有關領導可以在這方面進一步研究,如何給學校撐起一把傘,保護學校及其老師的正當權益不受侵犯。這也是保障學校能夠進一步良性發(fā)展的重要基礎。目前,學校和老師因為怕出事故,所以導致體育課、活動課都是盡量避免大運動。有可能會使學生受傷的運動項目被取消,相關的體育器材被封存,比如跳箱、山羊、單杠、雙杠等,有的甚至連跳高項目也不敢做。體育變成了游戲為主,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體能大大下降,導致人才素質的低下,學生成了玻璃人、瓷人,站在操場上開一個十來分鐘的短會就會暈倒,跑幾層樓梯就會氣喘吁吁,甚至一不小心就會骨折。孩子到底是怎么了?這是一種悲哀!這是嚴重背離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
教育評價
說到這個問題,就必然先要確定關于教育質量的內涵問題。教育質量,應該就是人才的質量。但是現在,以考試分數為主的觀念深入人心,對小學來說,還稍微好一些,這個問題沒有這么尖銳,但中考就是一把標尺,特別是絕大多數家長就是以這個在衡量學校。每次考試或者單元測試就是家長關心孩子最多的時候,而關心的唯一一個方式就是問“考了幾分”。家長來跟老師交流,分數考得怎么樣是最主要的內容。老師也被逼得沒有辦法,不抓好考試分數,真的很難生存!按照當前的有關規(guī)定,一、二年級應該是不留回家作業(yè)的,可家長們不愿意了,還說老師懶惰,連回家作業(yè)都不肯布置。如果正好碰上孩子考試分數不理想。那么,家長那里什么樣的話都出來了,總之老師就是懶惰加無能的代名詞了?;A階段的學校教育質量,是看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主要看對其將來的發(fā)展達到了什么樣的作用,打下了怎么樣的基礎,在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達到了什么樣的效果,對學生的品行有了什么樣的影響,培養(yǎng)了什么樣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等。而這些,很多在短期內或者說當前是看不出來的,真的要對這些進行評價是很難的。
從素質教育的角度看,評價學生要多元化,而不能以點代面,以偏概全。對學生的技能、道德、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動手能力等任何一個方面的忽視,都可能造成學生發(fā)展的偏差。如有的學生只是學習成績好,卻自以為是,自私自利,依賴性強,勞動觀念淡薄,人際關系緊張等。有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不理想,但是他(她)其他方面很優(yōu)秀,待人接物彬彬有禮,熱心誠實,自強自立,體育或者美術、音樂方面特別有天賦等。因此,為了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進行多元化的評價便成了必然的要求。評價學生的“優(yōu)”與“差”的內容和方法是靈活多變的,不要只以“分數”為唯一的標準,教育工作者應該盡量做到全面、準確地評價每一位學生。
作為學校來說,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對學生、對老師、對學校的評價體系,這才是方向性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吳興區(qū)教育局正在研究實施的發(fā)展性評價,是一種很好的嘗試,鼓勵學校自主發(fā)展,引導學校自我完善。但其中也有不少問題,畢竟各所學校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相互之間的可比性不是很大,而各學校自身的發(fā)展也有其基礎的問題,如學校所在的地區(qū)差異、政府因素等,并且有些指標也是很難量化的,比如學校文化建設方面等。所以,發(fā)展性評價還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改進。
當前,教育改革正在進行之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發(fā)展,但也面臨了更多的矛盾??梢哉f,現在是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陣痛時期。學校的職能在很多情況下被擴大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和老師“潛下心來教書,靜下心來育人”的要求。所以,教育改革中也要考慮如何為學?!皽p負”。作為教育工作者,則必須以時代的責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積極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學生、為學校、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