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有根的。教育的根應該深植于民族的命脈、傳統(tǒng)的血液和文化的乳汁,從中汲取豐盈的營養(yǎng),長成參天的大樹。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未來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取決于今天給他們什么樣的教育。重視德行修養(yǎng),以“育人教書”為己任,以幸福學生為使命,這才是理想的教育。
為實現(xiàn)這一理想,山東省煙臺市棲霞鳳翔小學堅持做有根的教育,把孝道文化引入學校,用國學經典浸潤師生,遵循孩子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讓教育返璞歸真,回歸最原始的底線。
文化立?!獱I養(yǎng)“沃土”
學校作為傳播文化、傳承文化的陣地,應該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成為滋養(yǎng)生命的“沃土”。鳳翔小學地處丘處機故里,毗鄰牟氏莊園,環(huán)境優(yōu)雅,學校秉承地域文化精髓,傳播“耕讀世業(yè),勤儉家風”的牟氏持家之道,確立“孝謹純一,止于至善”的校風、“立德樹人,寓教于樂”的教風和“勵志修身,篤學懷遠”的學風,分別以“樂知苑”“求真苑”“尚美苑”“明德苑”命名教學樓、實驗樓、宿舍樓和餐廳樓。創(chuàng)建了以《論語》《弟子規(guī)》為文化底蘊的樓體文化和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墻,優(yōu)化了文化育人環(huán)境,形成富有內涵的高雅校園文化體系和濃厚的大愛教育氛圍,并作為一種文化著色于學校德育教育的全過程。
孝道育人——培植“主根”
源遠流長的孝道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石,是幾千年來民族倫理道德的精華。學校創(chuàng)設了孝道文化教育體系,按“四三二一”倒金字塔式逐步將孝道文化推向深入?!八摹奔戳⑿ⅰ行ⅰ鷤餍ⅰ撔ⅲ阂孕⒌牢幕逃秊榍腥朦c,樹孝德,立孝道;設立“孝道文化,回歸最原始的教育底線”校本課題研究組,研討孝道本源;編寫校本教材傳承孝道;開辟“教師論壇”,組織教師定期討論實施過程經驗和問題困惑等。“三”即誦孝→演孝→寫孝:堅持“每日一讀”;每學期開展一次“孝心與感恩讀書朗誦會”;每學期組織一次“‘愛在鳳翔,孝行天下’讀書征文”,暢談孝道感悟。“二”即評孝→展孝:每學期評選“文明禮儀之星”“孝親明星”等;設立孝道文化走廊,展示班級活動和班級明星?!耙弧奔葱行ⅲ航Y合母親節(jié)、重陽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廣泛開展孝親敬老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設置了《孝道教育實踐配檔表》,同時開設家庭實踐日、校園實踐月,感恩父母、感恩老師;在牟氏莊園勤儉家風實踐基地,感知牟氏家族的耕讀、儉樸家風,感受傳統(tǒng)、感恩歷史;在關愛老人活動基地,定期到孤寡老人家中關愛老人;在親子環(huán)保實踐基地,父母與孩子一起清潔環(huán)境衛(wèi)生,培養(yǎng)大愛境界。
習慣培養(yǎng)——發(fā)展“側根”
葉圣陶先生曾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睂W校創(chuàng)建了富有特色的“一日八練”,即:敬一個隊禮、送一個微笑、唱一首好歌、練一小時身體,堅持每日“做一次口算、寫一篇好字、讀一篇美文、寫一則日記”,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素養(yǎng)。
讓讀書成為習慣,伴隨成長,是學校引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2008年,學校創(chuàng)設了棲霞市第一條校園“書韻路”、成立了第一個校園讀書社——桑葚讀書社、建立了第一個煙臺晚報小記者站,每學年出版一期《桑葚熟了》學校期刊。每學期以“世界讀書日”“中國讀書日”為依托開展校級讀書朗誦會,每月組織學生讀書征文,每周開展經典閱讀,每日堅持“朝誦、午讀、暮思、晚記”,異彩紛呈的讀書活動,培養(yǎng)了師生讀書習慣,提升了學校文化內涵。
多彩活動——拓展“須根”
只有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學校致力于送給每個學生“四真”:微笑的你真美,樂學的你真棒,向上的你真行,健康的你真好。
藝術教育活動活色生香 "學校開設了器樂、炫舞、陶藝等藝術教育特色工作室,同時設立了乒乓球隊、田徑隊、籃球隊,把花樣跳繩選為學校大課間集體項目,切實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快樂學習、健康學習、自由學習的良好氛圍。
特色示范班精彩紛呈 "2010年起,學校開展特色示范班創(chuàng)建活動,旨在用目標去激勵學生,用活力去感染學生,用創(chuàng)新去吸引學生,用智慧去啟迪學生,用文化去豐富學生,用良知去引導學生。孩子們在自然有序的趣味化校園活動中汲取了知識,獲得了能力,充分體現(xiàn)了嚴格、責任、關懷、堅持的育人理念。
良心執(zhí)教——全員“培根”
作為教師,必須用職業(yè)的態(tài)度彰顯人生價值,用“我就是這樣教的”來詮釋職業(yè)追求,來堅守教育良知。2008年起,學校開展了“以一帶十,全員育人”導師活動,提出了“我是母親更是教師,他是學生更是孩子”的育人思想,真正讓學生感受愛的溫暖與感動,實現(xiàn)平等師生關系。教師成長建設中,學校成立了青年教師協(xié)會和“名師工作室”,層層選拔科研型骨干教師為培養(yǎng)對象,依托學?,F(xiàn)有國家、省市級名師“一對一”地跟蹤指導,帶動全校教師整體提升教學素養(yǎng)。
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關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春風化雨、春華秋實,需要放慢腳步、靜待花開。因此,重要的是從現(xiàn)在開始,要讓孩子們面對變化、適應變化,認識自己、超越自己,根深、蒂固、葉茂。腳不能到達的地方,眼睛可以到達;眼睛不能到達的地方,心可以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