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琪,祖籍浙江,一名90后的北京女孩,曾經(jīng)歷三次跳級。2006年,15歲時以北大附中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在校期間,曾任北京大學新聞網(wǎng)記者,采訪過多位外國領(lǐng)導(dǎo)人、學者、企業(yè)家。畢業(yè)后創(chuàng)辦引航家庭教育、名校有約國際文化交流平臺,接觸過大量青少年,并深入地研究了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層次學生的現(xiàn)狀,因?qū)逃辛藨n慮、感慨和深思。2013年出版《15歲上北大——求學應(yīng)考秘訣傾囊相授》個人專著,開創(chuàng)獨到的“安琪學習法”, 多年來用演講激勵過20多萬學生和家長。以“超越,變革,向前”為核心,方法獨到,教育實踐成果顯著,該項目成為北京大學企業(yè)家同學會指定企業(yè)家子女培訓(xùn)項目,其間,還受到國家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表彰。
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
能夠15歲考入北大,在很多人的想象中,一定是天資聰穎、成績出眾的學生。可徐安琪剛上小學時,卻是個連“3+4=?”都會算錯的笨女孩,曾是老師眼中無可救藥的笨小孩。然而后來,卻在別人的訝異中連連跳級,最終在15歲時以698分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曾經(jīng)的她,沉默寡言,才貌平平,而如今的她卻是狀元幫的創(chuàng)辦人,帶著滿滿的正能量,穿梭在學校之間,用新理念點亮孩子們的夢想。隨著新書《15歲上北大——求學應(yīng)考秘訣傾囊相授》一書的出版,徐安琪的名字再一次走入了人們的視野。人們不禁好奇,這個算不上天資聰穎的女孩是如何成功的?又是什么原因,讓從北大畢業(yè)的她,選擇教育作為自己的事業(yè)呢?
這一切與徐安琪母親金永蓉有關(guān)。作為引航家庭教育講師、特訓(xùn)營培訓(xùn)總監(jiān)的金永蓉,原來是浙江省吉安縣一名普通教師, 1993年隨丈夫進京工作,3歲的女兒也跟著媽媽來到北京。徐安琪從小長得又黑又胖,腦門大大的,不是常人眼中的漂亮女孩。加上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性格內(nèi)向的小安琪成了學校一名被忽視的學生,常被小朋友嘲笑為“肉孩子”。
金永蓉開始關(guān)注孩子的“學習方法”,在金永蓉看來,更重要的是態(tài)度,是動力,是你“要不要”。過往的經(jīng)歷讓金永蓉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孩子學習的動力往往比能力更重要。一個人如果不想學,對知識沒有興趣,再怎么談方法也是空談。一個人如果不愿意投入時間與精力,企圖通過所謂的好方法來走捷徑,到頭來也有可能得不償失。在徐安琪的新書中,她與母親分享成長的經(jīng)歷,處處滲透著一種“我要學”的態(tài)度,一種樂觀、自強、勇往直前的心態(tài),而這種心態(tài)正是促使她提升成績的重要原因。金永蓉說,書中雖然講了很多方法,但首先強調(diào)的還是一個“勤”字,在良好態(tài)度的基礎(chǔ)上,幫孩子找到最合適的方法,提高成績便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以強大的內(nèi)心面對學習
金永蓉將思考研究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作為一門“進修課”,她發(fā)表多篇闡述家庭教育觀點方法的文章都談到了這一點。當年,對女兒的教育,就是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使起點平凡的女兒“笨鳥先飛”;她還用“麥田哲理”理論,2014年將“調(diào)皮小子”的兒子徐皇冠也是15歲的年齡、以文科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科技大學。金永蓉似乎用她自己獨有的教育之道告訴人們:一個人最需要戰(zhàn)勝的就是自己。外在的困難看似很強大,但其實往往并不足懼,而心魔才是最可怕的,心中的膽怯、自卑、消極會把自己推向深淵。因此,要讓陽光照進心田,別人怎么看自己并不重要,關(guān)鍵是自己能否做好自己,以強大的內(nèi)心面對學習、面對一切。
談到教育,人們往往會想到學習成績。無可否認,當孩子還需要通過高考才能升入大學的時候,成績就依舊是學生、家長、學校最為關(guān)心的話題。如今,50歲的金永蓉已總結(jié)出一套行之有效提升學習成績的方法,可在短期內(nèi)把學習整體成績從整合中得到有效提升。
一個笨孩子,如何在人生低谷絕地反擊,創(chuàng)造自己傳奇般的成才道路?幼年經(jīng)歷的磨礪!一次“兒童園地”游戲中,女兒第一次被選中參與,扮演一個睡著的人,活動規(guī)定:出聲就出局。但一名小男孩在她躺下后故意踩了她一腳,她疼得“哎喲”叫出聲來,老師也不問緣由就罰她出局。當晚,女兒哭著告訴父母。金永蓉沒有過多指責,因為她理解女兒的感受。一天,有小朋友問小安琪:“1塊錢怎么分成兩半?”“聰明”的回答當然是“分成兩個5毛”。但小安琪說:“撕開唄?!彼幕卮鹨齺硇∨笥褌兊某靶Α@L畫課上,別的同學畫的都是太陽、月亮和穿裙子的小女孩,小安琪則畫了十幾條歪歪扭扭的豎道。展覽時,她的畫被放在了角落里。金永蓉看到女兒的畫之后,夸獎女兒畫的“面條”像極了。在家長的鼓勵下,小安琪慢慢地有了學習的動力。小安琪10歲就上了初一。 但在那所普通中學卻過得自由自在,初一期末考試,她又是全年級第一名。上初二的前兩周,她發(fā)現(xiàn)自己對一學期的課程內(nèi)容已了如指掌。金永蓉支持了女兒再一次跳級的愿望。跳級后,在初三第一次語文摸底考試中,徐安琪卻只考了65分。金永蓉幫女兒分析說,65分也不是一個特別壞的消息,班上還有一個考64分的呢?!暗箶?shù)第二”雖然并不光榮,但對于跳級的徐安琪來說,沒有考倒數(shù)第一已經(jīng)很不錯了。媽媽的鼓勵給了她很大的勇氣,她的成績不斷提升,2003年6月,12歲的徐安琪以石景山區(qū)名列前茅的成績,考入人才濟濟的北大附中。
“相信你一定行”
進入北大附中后,隨著高二的來臨,徐安琪出現(xiàn)了厭學情緒。她問媽媽:“人為什么要學習?”金永蓉回答:“學習會使自己變成一個有價值的人……”長時間里,通過對話、觀察,金永蓉明白了,不是女兒本身搞不明白“為什么要學習”,而是她的高考壓力太大了。年齡小、不合群、競爭壓力大,而且,她的目標又是北大。煩惱、壓力一點點地堆積在這個只有14歲小女孩的身上。金永蓉設(shè)法讓她請假半個月居家休息,再次回到學校后,狀態(tài)全新,那些被耽誤的課程,幾天后,很快就被補上來了。北大附中每年都會舉行高三成人儀式,但是其他同學都是18歲,徐安琪卻只有15歲。金永蓉親手為女兒制作了一本特別的影集,并寫下了這樣的寄語: “我們聽過多次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故事,今天卻發(fā)生在你的身上;封面上那個小小的丑孩子,竟然出落得如此美麗,那就是你,我親愛的女兒;今天是你的成人儀式,但你卻只有15歲,你突破自我,超越了同齡,母親為你驕傲!曾經(jīng)一次次設(shè)定目標,一次次挑戰(zhàn)目標,看到你心靈的成長!以后的路很長,成功需要接受更大的挑戰(zhàn),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你一定行!”
2006年高考,徐安琪以總分698分,全??挤值谝幻M入了北京大學元培實驗班。入學第一天,金永蓉對女兒說:“北大好并不等于你好,現(xiàn)在在北大你只是一名極平凡的學生,你要努力成為北大的優(yōu)秀學子,不辜負學校對你的教育?!?由于考入了元培實驗班,徐安琪被賦予進大學以后再選專業(yè)的權(quán)利。大二那年,徐安琪從國際關(guān)系專業(yè)轉(zhuǎn)到了法學。每當回家,金永蓉陪著女兒讀共同喜歡的書。多年來,母女倆形成了默契,一起看書,讀完后各自寫感想,然后讀給對方聽。母女倆一起討論《圍城》《復(fù)活》;一起討論電影《北非諜影》;一起討論時事熱點,討論彼此喜歡的偶像和衣服款式……
幸福地感染更多的人
在北大,女兒吸收著來自各方面的精神“雜糧”。大四的時候,徐安琪受一個基金會的邀請,去巴基斯坦考察。金永蓉不僅支持她,還陪伴她一同“冒險”前往。2010年,徐安琪北大畢業(yè)了,她選擇了自主創(chuàng)業(yè),做學生培訓(xùn)。公司籌備期間,徐安琪邀請母親加入自己的團隊并但任總監(jiān)。金永蓉問女兒:“我夠格嗎?”徐安琪說:“你當過教師,有愛心和豐富的閱歷;你還引導(dǎo)我考入北大,你的思想一直在進步——太夠格了!”于是,金永蓉辭掉了工作,開始與女兒并肩作戰(zhàn)。身邊有人對金永蓉說:“您女兒都大學畢業(yè)了,您該放手,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了?!薄笆裁词亲约旱娜松俊苯鹩廊厮伎贾?,“家長不是合同工,做家長永遠不會退休,家長是個終身頭銜;還有責任幫助更多的人當好家長,因為愛不會變,責任不會變?!庇械募议L聽了金永蓉的講座后說:“我尋求到了與青春期的孩子和睦相處的法寶,很贊同您提出的觀點‘給孩子提前買房子,不如先買腦子’‘家長要與孩子共同成長’,家長要成長就要不斷學習,相信家長成長一小步,孩子必定成長一大步?!边€有的家長說:“聆聽了您的講座,好似春雨滋潤心田,暖風帶來的氣息,令我受益匪淺。在為您兒女驕傲的同時,也清醒認識到本人缺少或是不懂科學教育孩子的方法。但我相信,今后一切都會改變,嘗試照用您傳授的技巧為孩子的成功當好一名合格的參謀!”
徐安琪和母親經(jīng)常出國游學。金永蓉產(chǎn)生了練好英語的迫切愿望,徐安琪義不容辭,開始每天教母親學一小時英語。金永蓉的英語口語還沒有練熟時,2013年5月和女兒一起去美國,簽證官問她:“How are you?”金永蓉混淆了女兒剛教她的“How do you do?”于是就對簽證官說了一句:“How are you?”簽證官奇怪地盯著她看。金永蓉又想起了女兒教她的一句英語,便指著不遠處的徐安琪說:“That is my daughter.”徐安琪的形象氣質(zhì)嬌好,而母親也保養(yǎng)得比實際年齡要年輕許多,簽證官又疑惑地問:“Mother?Sister?”(媽媽,還是姐姐),徐安琪過來解圍,笑著拿出護照說:“最好的母親,最鐵的姐妹!”聽到這句話,簽證官認同地微笑起來。
金永蓉不想老去,她喜歡和女兒一起出差時被別人當成姐妹的感覺;她想一直陪女兒走下去,用母女練就的永遠不變的情結(jié),去幸福地感染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