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需要一定的物理空間,但更需要教育空間。盡管學校有很大的校園,很高的樓房,很優(yōu)的設施,如果沒有先進的教育思想,精良的教師隊伍,科學的教育方法,學校的教育空間會很小很小。
學校不論大小,只要有先進的辦學思想,確立起適合于自己學校發(fā)展的教育理念,一定能開創(chuàng)出較大的教育空間。學校不搞產(chǎn)業(yè)化,不為金錢辦學,但要管好錢,用好錢,把有限的資金用在育人的關鍵處;千萬不能搞形象工程。學校教育無大事,從撿起腳下一片紙屑做起;學校教育無小事,要對每一名學生的終生負責。
學校能不能主動開展課程之外的教育活動?能不能全面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習之外的能力?這是優(yōu)等學校與一般學校的重要區(qū)別。一所學校養(yǎng)著孔雀、白鴿、猴子、小兔四種動物,墻上寫著“像孔雀那樣漂亮,像白鴿那樣純潔,像猴子那樣敏捷,像小兔那樣溫柔。”這樣的校訓,比那些豪言壯語更實在。當學校把賺錢當成辦學目標之后,學校就會失去教育真實;當學校把追求升學率當成教育唯一目標之后,學校就會偏離教育本質(zhì)。
評估一所學校,除了看學校那些顯性設施、標志物外,更應看學校特色和隱性教育功能,要看建設是否符合學校實際,要看是否有利于學生的成長,要看是否充滿生機活力。建設美麗的校園環(huán)境和先進設施,不是給參觀者看的,而是給師生受教育“用”的,那些喊口號、擺樣子、中看不中用的東西要盡可能少一些。教育管理部門要給學校留下一些“空白”,讓學校在這些空白中去勾勒美麗的圖畫,做出多選的答案。鼓勵學校在“空白”中去行使創(chuàng)造決策權(quán),挖掘教育空間資源。
(博客鏈接:http://5016hjf.blog.163.
com/blog/static/28216201201411384950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