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特色辦學的今天,校園文化上的標新立異、匠心獨運似乎成了別于他校的招牌,有重文的,有重質(zhì)的,有文質(zhì)兼?zhèn)涞摹@確實催生了一個個讓人賞心悅目的校園,然而,作為一個教育者面對這應運而生的種種校園文化,倒是引起了筆者對得體校園文化建設的幾多思緒和感慨!
正確認識校園文化的屬性
學校文化是學校的本質(zhì)屬性,是一個學校比較穩(wěn)定的精神狀態(tài)和行為風格,是學校思想、實踐最直觀的外在文化方式,是崇尚社會核心價值觀在精神、環(huán)境等方面一種文化的形式。它源于校園,面向師生,重在育人,服務社會。其建設主旨在于使教育回歸教育,使學校成為學校,它的形成應是由所有的校園人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能落地生根,經(jīng)久不衰,每時每刻、無處不在地啟迪著學校人的智慧,供給健康成長的養(yǎng)分,開啟美好的心靈,引領(lǐng)人們把持人生目標的正確航向,從而展示出自然、活潑、向善的校風。校園文化絕不是靠某個人的主觀臆造,實施嫁接式的生搬硬套、推陳出新,那樣看似花花綠綠、熱熱鬧鬧,確是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基淺,收獲的只會是“人在文舉,人息文亡”。
確立良好的校園文化品質(zhì)
營造催人奮進、勵志向善的良好文化品質(zhì)對學校品位、內(nèi)涵等有著重要的影響,是攸關(guān)校園文化是否具有生命活力、滲透張力及別開生面的關(guān)鍵所在。那么,何為良好的文化品質(zhì)呢?筆者認為,有兩種品質(zhì)尤為重要:一是文質(zhì)兼?zhèn)洌褪俏亩皇?,質(zhì)而不野。能讓生活在校園里的每一個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感受到沁入心扉的文化芳香,覺得處處有人在與你進行心靈的溝通,讓你明白真理、茅塞頓開。二是廉潔雅致,所謂廉潔就是在物態(tài)層面切忌為了奪人眼球去用華麗、昂貴的材質(zhì)來打造奢華的場景,因為豪華、奢侈、氣派折射出的是一種高貴和富有,背離了平民化、大眾化的本質(zhì)屬性,其本身就是不廉潔、不均衡、不公平的,甚至會走向庸俗化、格式化。至于雅致則是遵循自然,平常而貼近生活,通俗而富有魅力,直白而展現(xiàn)氣節(jié)的不俗之雅,猶如聽天籟之聲,讀生活通鑒,悟人生百味,賞七彩陽光。絕不是那種可望而不可及、缺乏生活緣由的高雅。
注重校園文化的“五適性”
在多年的服飾文化育人實踐中,李漁的“婦人之衣,不貴精而貴潔,不貴麗而貴雅,不貴與家相稱,而貴與貌相宜”服飾觀使教育者明白,只有和諧的服裝,只有與人相稱,與貌相宜的服裝才美。校園文化的建設同樣如此,只有和諧、以人為本的文化才具有潛移默化的自然感化的作用,才算得上是潔、雅、相稱、相宜的得體文化。而這樣的文化集中體現(xiàn)在“五適性”上:
適合性。這是校園文化是否與之相稱、相宜的基本要求。教育者知道文化起源于人們的生活實踐,服務于人類的育人活動,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fā)展。由此,無論什么階層、行業(yè)、區(qū)域所形成的文化都離不開適合性,校園文化也不例外。作為不同的年齡對象所處的不同學段來說對文化的認知各有迥異,幼兒園和小學的校園文化應側(cè)重于亮麗、直觀、形象、生動的風格,重在良好興趣的培養(yǎng)、正確行為習慣的引導,如果盲目拔高文化認知,催生文化早熟只會適得其反,揠苗助長。
適用性。校園文化展示的是一座學校的精神、風格,內(nèi)容上具有凝聚力、感召力、親和力、針對性且符合各階段培養(yǎng)目標服務需求的才是適用的。方法上注重以文化人的活動,充分發(fā)揮學校人在校園文化過程中的主體作用,采取分塊租賃、師生聯(lián)辦等做法來強化班隊活動、文化布置等文化陣地的自主性。那種將校園文化完全交給廣告公司或校外的專業(yè)人士來進行所謂的文化包裝,其結(jié)果呈現(xiàn)出的僅僅是一種外在的精致、典雅,失去的卻是把文化還給師生職工的權(quán)利以及對文化形成的認同,這種不速之客的文化帶給人的是那種為文化而文化和被文化的感覺。
適時性。如果說校園文化與服飾文化存在相通的話,那么,不同的時機就應該有其不同的校園文化,就如孟子所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這種不同不是功能上的,而是每年乘時事文化之勢,待各種節(jié)日文化之時。因為這些適時的文化既能活絡校園文化的經(jīng)絡,又能給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文化印象。
適地性。不同的國家、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校園文化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借鑒、傳承、發(fā)展的道路上以地方性、民族性、傳統(tǒng)性文化為根脈,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在彰顯區(qū)域文化元素進程中確立自己的文化圖騰;利用功能性文化裝點處、室應該成為一種共識,也只有如此才能達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境界。
適度性。事物的運動與發(fā)展以適度為好,校園文化的布置講究“畫龍點睛”,將圖騰性文化貫穿其中,做到層次分明,脈絡清楚,功能明晰。內(nèi)容上把握一個主線,切忌包羅萬象;密度上舍得留出給墻壁透氣、給人以想象的空間;色彩上有機和諧,給人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視覺美感,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里折射出的原始而又本真的文化,追求文化的回歸與天人合一。
總之,美麗有特色的校園就是一部經(jīng)典名著,讓人百讀不厭,獲取智慧,啟迪人生。有得體文化的校園將是一幅雋永的畫卷,讓人賞心悅目,引人入勝、陶冶情操、滋潤心肺。
(作者單位: 江蘇省丹陽市前艾中心小學)